杨志宇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小学
摘要:在新时期的教育环境下,广大教师都在思索优质的教学策略,期望学生可以产生学习知识的浓厚兴趣,进而以恰当的引导方式达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懂得创设促进学生进步与发展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呈现出良好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益。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效率;信息技术;合理问题;现实生活
数学是一个涵盖知识面很广的学科,具有极高的学习价值,从小学阶段就是学生的重点学习内容。所以身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我们,当付出探析优质教学策略的实际行动,从而将其落实在课堂之上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喜爱,绽放出精彩的小学数学课堂。下面,我将结合自身从事小学数学教师这份职业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关于如何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作如下几方面分析:
一、借助信息技术,降低学生学习难度
毋庸置疑,信息技术是优质的教育资源,对于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而言,该资源的出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难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我们既要有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更要在课堂实践活动中付出借助信息技术授课的实际行动,以求使学生产生学好数学知识的良好自信,达到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目的。
比如,以引导学生学习《圆的认识》这一节为例,首先,我借助信息技术将大自然中有关于圆的图片展示在了课件上,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感受到了美的存在,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我以信息技术动态演示了画圆的过程,让学生尝试运用工具自主进行操作,旨在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而引导学生认识了圆的特征,使学生对半径、圆心、直径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我带领学生探索了半径与直径的关系,助力学生对圆的特征有了充分的把握。最后,我做了课堂小结,组织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了学习收获。这样,我通过借助信息技术,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让学生感受到圆的重要性,使学生带着极高的学习兴趣参与了课堂,事半功倍地促进了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切实达到了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目的。
二、提出合理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素质教育理念备受推崇,这一理念让教师否定掉了应试教育理念下的题海战术。
基于此,身为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师,要懂得像学生提出合理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优化学生的解题能力水平,让学生享受解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实现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目标。
比如,以引导学生学习《分数除法》这一节为例,首先,我板书了一些数,让学生快速说出这些数的倒数,从而活跃了学生的思维,由复习旧知的角度导入了新课内容。然后,我对学生提问道:“把一张纸平均分成二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列出算式。”进而以逐渐升华性的问题带领学生学习了分数除法的算理,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中的转化思想,提升了学生的计算技能。最后,我引导学生归纳了学习内容,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了成功解决问题的感受。这样,我通过对学生提出合理问题,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使学生以活跃的思维参与了课堂,实现了培养学生自主解题习惯,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目标。
三、联系现实生活,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实践表明,在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有数学知识的应用,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也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得到了教师的充分肯定。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懂得联系现实生活,在课堂之上体现数学的现实价值,引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以求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完成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任务。
比如,以引导学生学习《折扣》这一节为例,首先,我为学生介绍了打折在生活中的应用,调动了学生的生活认知经验,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然后,我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学习了如何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使学生理解了打折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我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做了归纳整理,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了学习收获。这样,我通过联系现实生活,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获取到了具有现实价值的数学知识,极大程度上深化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助力学生意识到了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性及重要性,顺利完成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总而言之,唯有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情况下分析教学策略,才能够保证教学策略的有效性,进而将其落实在课堂之上让学生体会数学学科的魅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达到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殷俊峰.关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05):67+28.
[2]张承义.新课改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6(11):91.
[3]张艳.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联系生活实际提高课堂效率[J].亚太教育,2016(2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