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下)第21期   作者:马进杰
[导读]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在诸多学科中,物理学科由于其抽象零散的特点

        马进杰
        广西容县六王镇第二中学
        摘要: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在诸多学科中,物理学科由于其抽象零散的特点,导致教学效率不断的下降。新时期的教学要求学生不仅掌握基础的知识,同时还应该具备一定的学习素养,而物理学科的素养主要包括感知意识,实验素养,思辨能力以及知识运用。为达到这些目的,教师依据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以下的教学策略,希望可以为大家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在进行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结合生活实际,讲述相应的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的感知意识,提高学生对知识理解能力;随后教师还可以结合相关的问题,引入教学内容,实行分层教学;在学习过程中,还可以适当进行相关的实验教学,在实验中进行简单的拓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适当进行例题讲述,对相关的例题进行分析,培养知识应用能力;最后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笔记的整理,构建知识网络。本文就以上内容进行了讨论希望可以为大家提供参考。
        一、结合生活实际,讲述物理现象,激发学生兴趣
        在进行物理知识讲述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意识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进行高效物理教学的重要保证,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应该以此为前提,教师可以适当结合生活实际,讲述物理现象,培养学生的生活感知意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询问学生相关的生活中物理知识,使学生确立知识来源于生活的观念,逐渐确立物理观念,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素养。
        例如教师在讲述《光的折射》的相关内容时,在进行知识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进行讲述,比如询问学生:当筷子放入水中,我们会看到什么现象?学生进行回答:变弯。教师可以就此提出问题:但是实际上筷子并没有变弯,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学生进行回答:光进入了不同的介质,光线发生了偏折,教师可以进行板书光的折射,通过相关的讲解,使学生逐渐意识到知识来源于生活。随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思考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学生进行相应的回答:当我们踩了一块西瓜皮的时候,我们身体向后仰;当我们被半岛时,会向前趴。教师首先进行赞扬,随后进行解释,激发学生兴趣。
        二、引入物理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适当进行拓展
        在进行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到,知识学习的效率之所以较低,主要是因为学生和教师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动,教师对学生的情况不了解,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相关的物理问题引入相应的知识,逐渐引导学生思考。在教学时还应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根据学生的而回答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实行分层教学,适当进行知识拓展。
        例如教师在讲述《密度与社会生活》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助阿基米德的小故事引入相关的物理问题,告知学生关于密度的相关知识,教师还可以询问学生;人的密度和水的密度哪个更大?密度大的上浮还是密度小的上浮?学生进行相应的回答,通过学生的回答情况,教师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层次划分,同时教师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适当结合信息技术进行死海知识的讲述,教师还可以就密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进行相应的分析和拓展,增加学生的知识面,为接下来的物理教学创造便利。
        三、结合物理实验,培养实践素养,加深学生理解
        在进行初中物理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物理学科与学生接触的其他学科最大的不同在于物理学科经常需要以实验为基础进行教学,但是学生的实践能力相对薄弱,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应该注意及时结合物理实验,培养实践素养,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为接下来的教学创造便利,提高学生理论实践素养。


        例如教师在讲述《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适当向学生讲述这一课时的知识,随后让学生进行理解,教师还可以讲述相关的实验,为使学生提高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教师可以结合信息技术进行视频讲述,学生进行相关实验步骤的记录,教师在进行初步的实验,讲述具体的注意事项,随后教师还可以将易错点以及知识的重点难点,让学生进行操作,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为接下来的教学创造相应的便利。在教学时教师还可以适当鼓励学生之间进行结组,相互合作,并在实验结束之后进行实验报告的撰写,教师及时进行查阅,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进行例题讲述,分析解题思路,提升应用能力
        在进行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到,对于教学而言,学生需要面临中考,而中考是以检测学生知识学习能力为目的的考试,所以在教学时教师还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可以结合相应的例题进行讲述,帮助学生分析相关的解题思路,逐渐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变式练习,锻炼学生的举一反三的能力。
        例如教师在讲述《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出相应的例题: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有一定值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为30Ω,电压量程0-15V,相应示数变化党委10Ω电压为12,为20欧姆时,电压为8,求电压以及定值电阻。教师可以讲述相关的解题思路,分析相应的条件,我们可以得到,我们可以带入相关的数值,当滑动变阻器是10欧姆时,示数为12,当滑动变阻器为20欧姆时,示数为8,那么通过相应的计算我们可以得出定值电阻阻值为10Ω,电压为24v。在学生知晓相关的解题思路之后,还可以继续设置相应的问题,让学生进行直观的自主解答,在教学时教师还应该注意帮助学生锻炼自身的举一反三的能力,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变式学习,为接下来的教学创造相应的便利。
        五、鼓励学生自学,自行整理笔记,进行网络构建
        在进行物理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意识到中学阶段的知识学习逐渐由教师教学转变为学生自学,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应该注意鼓励学生进行自学,同时要求学生进行相关物理笔记的整理,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进行错题本的使用,锻炼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以及质疑能力,逐渐形成知识网络,为接下来的教学创造相应的便利,形成知识体系。
        例如教师在讲述《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整理,使学生知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生停止;通过整理相关的知识,也使得学生明白相应的声音传递介质:固体、液体以及气体;使学生知晓真空是不能传声的。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询问学生:声音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那么如何用实验表现?学生进行知识分析和整理得出可以使用放大转化法,也可以适当采取类比法进行相应的实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展示相关的思维导图,将知识进行初步的整合,此外还应该注意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可以自信构建知识网络,对原声、回声、声速等知识进行分析形成新的知识体系,在教学时还可以利用错题资源,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为接下来的教学创造相应的便利。
        综上所述,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进行高效的物理教学是每一个学生和教师在初中阶段必须面对的问题,但是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知识的学习更侧重于兴趣,所以教师应首先结合实际现象进行讲述,帮助学生降低难度;在教学时教师还应该结合问题引导开阔学生的学习思路;在教学时还应该适当结合实验,培养学生实践素养;进行例题讲述,对相关的例题进行分析,培养知识应用能力;最后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笔记的整理,构建知识网络。
        参考文献:
        [1]李相林.基于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探索与实践[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7(14):79.
        [2]万学东.优化物理演示实验  构建高效课堂[J].物理之友,2017,33(07):32-34.
        [3]夏士银.浅谈初中物理有效课堂的构建[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7(17):54-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