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成武
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对高中数学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效的课堂提问是保证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最直接的方式,教师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不断提高课堂教学问题技巧,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效的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有效性。本文就结合优化课堂提问提高教学有效性进行探究。
【关键词】课堂提问;高一数学;教学有效性
与初中数学相比高中数学的内容知识点更多,内容更加的抽象,传统的教学模式只能让学生对数学更加的反感,加之新课改的要求要引导学生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乐于探究、多动手操作,进而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重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实践证明,教师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
一、提问具有趣味性,激发学生思维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也是解决问题的先决条件,只有学生遇到感兴趣的话题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尤其是刚入高中的学生来说,在引入新知时一定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要具有趣味性,紧扣知识的本质,才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如,在教学“任意角”时,教师提出:“如果你的手表慢了5分钟你如何校对呢?那么要是慢了1.25小时你是如何校对的呢?当时间校对好,分针和时针各转了多少度呢?具体有哪些区别呢?”通过学生的探究很快就会明白正角、负角、零角的概念,从而推理到任意角。教师结合学生熟悉的情境几何新知进行教学很好的抓住了新定义中的本质,从而完成任意角概念的理解、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的教学任务。这种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有跃跃欲试之感。通过这种提问,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
二、创设启发性问题,提高学生的探究欲
教师在提出问题情境时可以先抛出大问题,让学生根据大问题自主探究出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学生一步一步的解答,最终获得答案后的成功感是快乐的、难忘的,进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让学生基于自己“最近发展区”提出问题,教师把问题创设的比学生的现实发展区高一点,让学生“挑一挑就能摘到桃子”学生的潜能才能够有效的激发,当然教师在提出问题时,一定要注意问题难度要适中,问题过难学生怎么都解答不出来,会使学生丧失解答问题的兴趣,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问题过于简单学生的思维能力不能有效的激发,因此,教师一定要注意提出问题要适中,对学生的思维才能有效的启发,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函数的概念和图象”时,教师可以直接提出:“在初中,我们曾认识利用函数来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如何定义函数?常见的函数模型有哪些?”让学生根据问题去进行自我探究从而引出两集合间用对应来描述函数的概念,求基本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教师通过抛出问题加之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寻求自己探究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
三、课堂提问要有目的性,明确学习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要遵守一定的提问原则,提问内容要明确重点突出,主题明确,只有这样提出的问题才能够真正的体现数学问题的价值。因此,教师要精心备课,设计课堂提问,通过课堂提问激发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参与度,进而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一定要注意新旧知识的结合,让学生体会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了解新知识的形成、发展的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知识。例如,在教学“向量的数量积”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熟知的概念出发,引出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教师:问题1:“向量的加减法、实数与向量的积,其运算结果均为向量,你能找到一些物理模型吗?”在物理课中,我们学过功的概念,即如果一个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产生位移s,那么力F所做的功W。从物理学中力所做的功出发,顺利的引入向量数量积的概念。问题2:“我们在之前学习过任意的两个向量都可以进行加减运算,并且两个向量的和与差仍是一个向量,那么我们就结合任意两个向量是否可以进行乘法运算呢?如果能,其运算结果是什么呢?”进行进行新课的探知。通过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新旧知识的前后呼应,能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感知新旧知识的联系,提高学生学习动力,提高教学有效性。
综上所述,优化问题提问是促进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不仅可以激发学生自主思考的兴趣,还能充分的挖掘学习潜能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要想在高中数学课堂中进行有效的提问教师需要创新提问的方法和策略,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明确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探究欲,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崔书成.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的优化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30):152-153.
[2]李佳.优化课堂提问促进高一数学有效教学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6.
[3]刘亚琴.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7,(6):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