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宝才
福田区水围小学
摘要:小学数学作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在增加学生知识积累,提升学生应答技巧,锻炼学生逻辑思维,培育学生严谨态度,实现学生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也因为学科自身难度,学生年龄特点,教师教学不当,教学功利性凸显等问题陷入了困境,因此如何突破教学困境,改善当下的教学环境成为了教师们热议的话题,也是本文即将探究的话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困境;改善途径
让小学数学教学工作陷入困境的因素有很多,有些是外部环境,有些是历史遗留问题,还有的是时代发展出现的新问题,但无论问题性质如何,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阻碍了教学工作正常进度,应该引起教师们的重视并发挥自身素养,敢于正视问题,改善问题,为教育教学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笔者作为一名一线教育工作者,教学时间长,接触学生多,熟悉教学流程,承认教学问题,也愿意凭借自身的力量解决问题,改善教学环境,一番努力后,终有所获,如下所示:
一、创新教学方式,增加教学趣味性
课改背景下,教材编写顺序、选材内容、难易程度与之前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虽侧重于基础教学,但是提高了对学生的要求,让学生产生了畏惧心理,这是学科自身的因素,属于客观因素,难以改变,教师们能做的就是创新知识呈现方式或巧用手段降低理解难度,让课堂变得趣味、生动起来,方便学生消化吸收。
如,在学习《生活中的数》这一课内容时,因为学生不具备数字意识,总是记不住数字,不理解数字的含义,更不知道如何使用数字,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笔者引进了故事教学法,用一个趣味小故事将数字囊括其中,既能增加教学的趣味性,还能建立学科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一举两得,值得借鉴。再如,学到《认识图形》这一课内容时,笔者发挥了信息技术的优势,将呆板、僵化的图像变得生动、立体起来,吸引了学生的目光,还方便学生观察。学到《认识钟表》这一课内容时,笔者将讲解活动改为了动手实践活动,为学生分发了硬纸板、胶水、剪刀、彩笔等道具后就将课堂交予了学生,由学生回忆生活,制作出属于自己的钟表道具,既能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还能让课堂充满生活化气息,值得肯定。
二、宽容学生错误,打造宽松的环境
学生年龄小,能力不足,经常犯错误,出问题,如果教师一味地指责、批评学生,只会让学生心生畏惧,战战兢兢,丧失学习的动力,更为严重的是没有了试错的勇气,更谈不上创新了,为此笔者提出了自己的教学建议:教师要理解学生,宽容学生,认可学生,鼓舞学生,与生搞好关系,打造宽松、舒适的教学环境。
如,在学习《分数混合运算》这一课内容时,同学们需要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应用计算法则熟练地解答问题。因为学习时间长,学习难度大,教学任务重,即便是笔者做好了课前准备工作,制定好了教学计划,还是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为此笔者进行了教学反思,发现问题出在学生身上:他们注意力不集中,总是走神;他们理解能力有限,即便是多次讲解与练习,还是不太懂;他们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问题,生怕被其他同学嘲笑或被教师批评。问题多,效果差,令笔者不满,但笔者没有生气,因为人无完人,不仅是学生就是经验丰富的教师也会犯错误,只要学生主观意识上不是故意的就值得被原谅,借此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
之后,笔者委婉地指出了学生身上的问题并将责任揽到自己身上,从自身找原因,探问题,争取下次做的更好。
三、剔除功利心理,综合素养为目标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师生们为分数服务,即便是在素质教育与课改活动中,部分教师还恪守这一旧观念,践行这一旧理念,为分数而教学,这样做与学科教学本质相违背,这是因为数学课程的开设是为了实现知识的传递,情感的沟通与思维的碰撞,并非单单为分值,观点片面、错误,不利于学生长远的发展,为此笔者提出了自己的教学建议:教师要努力剔除应试教育理念,以学科综合素养作为新的教学目标并为之付出努力。
如,在学习《分数的意义》这一课内容时,笔者不仅为学生讲解了分数的诞生、发展史,开拓了学生的眼界,增加了学生的知识积累,还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进入情境中感受分数的实用价值,此外,笔者组建了帮扶小组,以团体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旨在培养学生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精神,健全学生的人格。再如,学到《圆柱与圆锥》这一课内容时,笔者在制定教学计划之初就考虑到了学情,制定了差异性的教学目标,既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诉求,又不会给学生造成压力,一举两得,值得肯定。当然,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也是笔者的教学任务之一,以期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能力,改变学生的称谓。
四、提升教师素养,确保教学的质量
教师素养的高低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这是因为学生年龄少,能力不足,无法独立完成教学任务,因此要“依赖”教师,听从教师,基于这一事实,教师们不得不明确自身的地位与价值,重视自身素养的提升,严格要求自己,力求成为学生学习效仿的楷模,为教学质量保驾护航。
众所周知,教师素养包含教育思想素养、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和身心素养等多项内容,全方位,多角度地规范教师的行为,督促其不断进步。在教师素养标准之下,教师们不得不具备全局眼光,学会支配教学时间,合理调整教学进度,还能分配教学资源,处理好各种教学要素;教师要眼界开拓,行为积极,能并愿意接受新事物、新理念,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教师要与学生友善,为生着想,不以自身的权威压制学生,强迫学生;教师要品行出众,言行举止可以成为学生学习效仿的对象;教师要善于反思,勤于思考,热爱工作,并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为教育事业贡献终身;教师要身体素养达标,不能因为自己的原因耽误教学正常进度,注意日常锻炼,确保身体健康;教师要善于控场,能应对课堂突发事件,提升教学水平。
综上,小学数学课程在无数师生的努力下获得一些成绩,取得了诸多的成就,同时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且这些问题呈扩大化趋势,已经影响了教学工作正常进度,亟需改善,为此笔者结合实际提出了上述几点建议,具有实用性与针对性,以期能为教师同仁们提供借鉴,为教育教学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彭思凤,华菁.浅析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中国校外教育,2017(07).
[2]汪胜奎.探究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西部素质教育,20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