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低段数学课堂中提高学生理解力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下)第21期   作者:杜红
[导读] 小学低年级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

        杜红
        四川省射洪市第一小学校  
        摘要:小学低年级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未来的学习能力与兴趣,为此教师要从小抓起,帮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并以坚实的基础应对未来的高难度学习。在小学低段数学课堂中,教师应该提高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帮助学生更彻底地掌握数学知识,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奥秘,并积极主动地探索数学知识。本文通过信息技术、生活教学、提问引导三个方面进行具体地阐述,致力于在不同的教学策略中提高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低段;数学;理解力
        理解对学生掌握知识的质量十分重要,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刚开始接触数学知识,必定会出现陌生、不知所措的状态,因此教师需要耐心地引导,帮助学生发现数学知识的规律,并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紧接着,教师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使低年段学生能够理解数学知识,并逐渐形成自己的数学思维,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以下是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所总结的相关教学策略,希望能够对广大同仁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信息技术,直观展示图形与位置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行业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教师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小学低段,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不理解,大多来自“陌生感”,当学生初次接触一些数学图形时,得到的便是既定答案,而不是从学生已有的认知中推导出来的,因此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便会下降。而信息技术能够直观地展示数学教材中的图形与位置知识,或从学生已有经验变幻成抽象的数学图形,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完整的图形框架,既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也能够培养学生的空间感,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例如,教师在教学《认识图形(一)》时,很多学生初次接触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体等,不论是在数学概念理解,还是自我空间感上,都会有一定的认知障碍。为此教师通过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一些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的相关物体,如铅笔盒是长方体,教师可以从铅笔盒中抽离出框架,从而形成长方体,并利用信息技术“拖拽摇移”的方式,将长方体进行旋转,使学生能够清晰地在脑海中形成具体、完整的图像。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通过长方形组成一个长方体,使学生的数学思维从平面转移到立体空间中,既能够实现知识转移内化,也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
        二、生活教学,融入数学信息与知识
        数学是一门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极具抽象性与逻辑性,因此学生经常会出现晦涩难懂的状态。

实际上,不论是多么抽象的知识,都来自生活,也为学生服务,为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引入生活元素或案例,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融入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经验中感知数学知识,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此外,教师在引入生活案例时,一定要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否则很容易出现适得其反的教育效果,导致学生的理解难度加大。
        例如,教师在教学《加法运算》时,很多学生在面对“+”这一符号时,表示不理解:“为什么把它放在两个数中间?为什么两个1在一起就是2?”此时,教师为学生举了一个生活案例:“现在老师手中有好多糖果,如果给了A学生一颗糖,那么A学生有几个糖?”学生纷纷回答:“1个。”紧接着,教师继续问:“那老师要是再给A学生一颗糖,他手里现在有几个糖呢?”学生回答:“2个。”教师在这一生活案例的基础上,向学生解释:“大家回答非常正确,其实这个加号的意思就是合起来一共有多少个,两个1在一起就是2,如果老师问大家2+2等于多少?你们知道答案吗?”此时教师再带领大家通过分糖的方式进行计算,最后学生必定能够理解加法这一概念。
        三、提问引导,推动学生思维与发展
        所谓“学贵有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在小学低段课堂中,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并为学生提供一些思路,既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也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抽象的逻辑思维。例如,教师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先带领学生完成“猜图游戏”,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将学生猜对的图形都拿出来进行对比,并向学生提问:“大家观察一下,这些图形有哪些特点?”学生纷纷从大小形状上进行回答,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大家说得都对,但是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些图的边与边之间的组合形成了一个顶点呢?”此时已经有学生回答:“角”。总之,提问是引导学生思考的关键,教师应该灵活地应用,才能够增强学生的理解,推动学生思维发展。
        综上所述,理解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降低学生的数学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帮助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如虎添翼。在未来的小学数学教学发展中,教师也要探究更加多元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带来更有效、趣味的学习体验,使学生能够在数学学习中感受到乐趣,并在思维高速运转的状态下提高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祖庆丽.浅谈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理解与实施[J].数学教学通讯,2020(22):70-71.
        [2]王笑怡.小学数学教学低效的“理解障碍”原因及其对策[J].吉林教育,2020(Z4):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