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林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五十一中学 161002
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人们具有良好的探究能力,能够不断地发现现实生活的需求以及生活中存在着的一些问题,从而在探究中促使社会获得进步。物理是一门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密切相连的学科,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科学探究技巧、在教学中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可以间接促进学生在创造性思维和信息素养上的提升,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快速进步,从而提升高中物理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高中物理;探究能力;教学原则;教学对策
在过去的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会将重点放在对学生考试技能的培养上,却忽视了学生在能力上的养成,最终导致了学生在脱离学校教育后得不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因此,在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教育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进行探索,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物理学习观念,学会自主地总结物理信息,从而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质量。以下就是对此的一些具体看法。
一、高中物理教学的原则
主体性原则。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只有充分地发挥出了学生自身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意义的。因此,要想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培养,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教育观念,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惑,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信息整理能力,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课堂上的主人,使学生乐于付出精力到学习活动中来。
趣味性原则。良好的学习兴趣可以更加充分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潜能,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遵循趣味性的原则,构建符合高中阶段学生兴趣需求的教学情景,吸引学生在课堂上的目光,在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前提下来展开教学活动,从而更好的达成教学的目标。
适当性原则。高中学生在学习上具有很大的潜能,但是学生的接受能力也是存在着限制的,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遵循适当性的原则,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展开教学活动,让学生可以顺利地获取知识、获得成长,避免导致学生丧失信心和兴趣的问题。
二、高中物理教学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对策
1.加强对学生的兴趣引导
没有兴趣,学生的学习会变得枯燥、乏味,在学习中的积极性也会大大降低,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兴趣培养,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乐于调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学习知识,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让学生在快乐中获取知识,如此,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学习效率大大提升,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大有帮助。
比如,在教学“时间和位移”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给学生放一段“龟兔赛跑”的动画片,让充满童趣的画面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接下来,教师可以针对故事当中的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从这个故事来看,最后是乌龟获得了胜利,那么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乌龟和兔子谁的速度更快一些呢?怎么才能计算出来?”这个问题的提出就可以让学生切换角度去进行思考,使学生对故事当中的情节进行反思。在学生对问题进行了充分地表达了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可以从物理的角度去理解这个故事。总之,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首先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起来,进而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提高。
2.重视学生的实验探究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在过去的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虽然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比较高,但是应用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却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学生的实验探究被局限了在实验结论和实验步骤的记忆上,从而导致学生很难真正地从中获得成长,不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下,高中物理教师也应当对实验教学的处理做出改进,强调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参与程度,从而更好地发挥出学生的探究能力。
比如,在教学“平抛运动”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使用实验教学的手段,让学生通过实验的方式去掌握平抛运动的规律。为了使学生可以更加高效的展示实验活动,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合力来完成实验操作。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地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多套实验方案,让每个小组去展开不同的方案,并且得出结论,最后在相互交流中了解不同实验方案所导致的结论,观察其中的差异性,从而进一步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总之,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实验教学手段的应用,通过合作实验、演示实验等手段来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在实验的体验中养成良好的问题猜想能力。
3.强化网络资源的开发使用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高中物理教学也提供了很多的帮助,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教学资源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带给学生更加深刻的物理学习体验,丰富学生的物理知识体系,从而使学生可以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识和物理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学生在探究能力上的提高。
比如,在教学“宇宙航行”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就可以使用网络上的资源去展开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下,我们应当积极展开开放性的教学,让学生掌握更加丰富的物理文化,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因此,在本次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搜集与太空相关的资料片,整理出合适的微视频,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更多的信息,从而打开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对物理探究产生兴趣;再比如,在教学“向心力”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找到网络上的资源,向学生展示“羽绒服在洗衣机中甩干过程中发生爆炸”的问题,让学生对这一情景产生浓厚的兴趣,尝试探究其中涉及到的物理观念,从而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总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积极使用网络资源来构建探究性的情景,引起学生的探究动机,从而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
4.关注学生的课下探索
我们的教学应当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让学生可以时刻感受到物理学习的乐趣,从而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可以得到不断的成长。因此,高中物理教师要积极针对过去课后作业设计中所存在着的问题进行探索,改变学生在课下的学习状态,让学生在课下也能够积极主动的探索物理知识,从而更好地落实高中物理教学的目标。
比如,在教学“摩擦力”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项调查的课下任务。摩擦力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的,学生只是很少有意识的去探索而已,在这次的任务中,学生需要仔细观察生活中的摩擦力,思考哪些摩擦力的存在是有助于我们的行动顺利进行的,而哪些摩擦力是有害于我们的生活的。学生可以将获得的信息整理在调查报告上,在课堂上相互分享自己的发现。总之,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认识到学生对课后任务的实际需求,采取合理的课后作业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索,使学生在课下学习活动中也能够获得丰富的探究经验。
本文针对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展开了一番叙述。高中学生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科学教育,已经对科学探究的手段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物理知识经验,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构建出比较有挑战性的教学环境,吸引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引导学生对物理问题进行分析,激发出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能,让学生可以摆脱思维上的惰性,获得探究的能力,从而提升高中物理教学的效益。
参考文献:
[1]蔡云明. 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
[2]米洋洋.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D].辽宁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