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方法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下)第21期   作者:孙伟 凌小敏
[导读] 经济飞速发展促进了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

        孙伟   凌小敏
        广西南宁市第五十四中学
        摘要:经济飞速发展促进了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它成为了教育教学过程中作为重要的工具之一。初中化学学科知识较为抽象,对于学生也有一定难度,因此当教师将多媒体引入课堂以后,化学学科研究的物质与变化变得形象生动起来,学生们对此的学习热情也逐渐高涨,为其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打下了基础。在本篇文章中,笔者将概述初中化学教师如何应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化学课堂,以此促进学生化学学习效率与核心素养逐步升高。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学生;学习效率
        当今社会背景下,多媒体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中,成为人们离不开的工具。当多媒体与教育教学融合在一起后,课堂变得丰富多彩的同时学科知识也变“活”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也随之升高。初中化学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化学课堂时,中学生感受到了化学知识的多彩与趣味性,在深入研究化学知识的过程中真切体会到了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意义,并且实现了学以致用目的,为以后学习和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奠定了基础。
        一、利用信息技术突破重难点
        重点与难点是每个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们研究和关注的焦点,他们会将更多的精力应用在突破重难点知识上,希望学生能够快速掌握重难点知识。化学学科是一门科学性和抽象性并存的研究性质的学科,在课堂中学生难以提起兴趣,更难以突破重难点知识。信息技术的辅助使得化学知识变得形象生动,为教育教学清除了些许障碍,成为初中化学教师最喜欢的一种教学方式。当初中化学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突破重难点知识时,学生们在课堂中获取的化学知识效率逐步升高。
        例如,学生在学习“水的净化”内容时,初中化学教师先创设了情境,利用多媒体将同等体积的河水以及矿泉水呈现出来,提出问题“这两种水属于哪一类物质以及里面含有哪些物质”。学生认真思考,并将“混合物”以及“杂质”、“矿物元素”等回答出来,为教师引出“水的净化”话题打下了基础。随后,教师又借助信息技术将自来水厂净化设备以及井水过程通过信息技术呈现出来,促使学生能够通过视频了解到“沉淀、过滤、吸附三个环节分别都能够除去哪些杂质”,并且学会区分软水和硬水。除此以外,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学生们还进一步学习了过滤和蒸馏的实验操作技能,构建了完整的水的净化的知识体系。
        二、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直观教学
        化学学科不仅仅研究宏观的物质,还会带领学生一起探析微观的知识点。不管是宏观还是微观的化学物质都是学生在化学课堂中所要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们进一步了解世界的关键所在。

初中化学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宏观物质以及微观变化等直观地展示出来,促使学生对化学知识产生兴趣的基础上能够实现直观教学。在形象又直观的化学课堂中,学生们的参与度会明显升高,学习效率也会由此提升。
        例如,学生在学习“一氧化碳”内容时,初中化学教师一首歌内科先通过信息技术播放出煤气中毒的新闻报道,引导学生思考“煤气中毒是由什么气体引起的”、“煤气中毒的原理”、“在煤燃烧的过程中一氧化碳是怎样产生的”等问题,由此引出“一氧化碳”知识点。当讲解到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内容时,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将实验探究过程直观地呈现出来,促使学生观看完视频后自主描述实验现象并总结出实验结论。学生们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十分认真仔细,生怕错过了任何一个环节,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也由此升高。紧接着,在学习一氧化碳还原性时,教师仍旧应用多媒体将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在加热的情况下发生反应的视频呈现出来,同时展示出碳还原氧化铜的视频,促使学生仔细观察视频找出实验装置的不同并说明其中的原因。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学生们参与课堂讨论活动的热情很高,掌握化学知识的效率也随之升高。
        三、利用信息技术填补实验缺陷
        提到化学学科,所有人都会想到实验。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基础,也是促进学生高效获取知识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们十分重视化学实验教学。信息技术出现在化学实验课堂中,能够给实验教学提供更多的帮助,并且弥补实验课堂中的一些缺陷,促进学生思维活跃的同时提升他们课堂主动性。鉴于此,初中化学教师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展开实验教学活动时,化学实验变得有趣起来,学生们通过实验获取化学知识的效率也进一步升高。
        例如,学生在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内容时,初中化学教师在课堂中先通过黄铜与黄金辨别的话题引出课堂内容,并展开金属化学性质的教学。当讲到“金属在空气中加热”实验时,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将镁条、铝片以及铜片燃烧的视频呈现出来,促使学生通过实验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并且得出相应结论。当讲到“金属与酸反应”实验时,教师仍旧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金属镁、锌、铁、铜等金属分别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的实验呈现出来,鼓励学生自主通过实验视频进行交流和讨论并得出几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信息技术辅助的化学课堂中,实验以动态直观地形式呈现出来,真正弥补了课堂实验的缺陷,学生获取知识的效率也进一步提升。
        一言以蔽之,在以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进程中,初中化学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突破重难点、实现直观教学、填补实验缺陷等,以此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学习与探究产生兴趣的同时提高其化学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郭柏玲. 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 10(28).
        [2]王冠宇. 如何利用多媒体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J]. 都市家教月刊, 2015, 000(002):209-2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