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下)第21期   作者:朱春晓
[导读] 学生在初中时期会学习物理这门课

        朱春晓
        河南省 洛阳市第十一中学  471000
        摘要:学生在初中时期会学习物理这门课,这门课与生活实际联系特别紧密,这门课程还可以,通过做实验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在课堂上,物理教师还可以用实验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集中注意力,还可以吸引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初中物理也是一门比较重要的学科,要想提高物理成绩一定要把物理知识学好,教师会在课堂上运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而趣味实验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基础知识,还可以让学生的实验考试得到高分。
        关键词:初中物理;趣味实验;参与课堂;记忆知识;实践能力
        初中物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都是比较难学的,因为他们以前没有接触过这门学科,所以学生刚开始接触物理时,会找不到一些学习物理知识的方法,物理这门课学科除了要学习文化知识外,还要学习一些相应的实验,通过操作这些实验能够帮助学生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上,教师在进行操作实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课本上的知识,教师也会在操作之后让学生自己操作,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改善他们的实践能力。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探讨趣味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希望能对广大教师与学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趣味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意义
        通过分析物理教材不难发现,很多实验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而教师作为课程的构建者,应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并通过各种趣味实验演示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样既能够为学生创设富有情趣的意境,启发他们的积极思考,还能够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到物理知识的学习必要性,使他们逐渐建立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同时,初中阶段的物理知识较为基础,但是由于学生初步接触这门学科,对此会产生学习的畏惧感,甚至本能地出现抵触心理。这时,如果教师能够将趣味实验引入到课堂中,便能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兴趣,进而为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情感基础与认知基础。
        二、趣味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帮助学生参与课堂
        由于物理是从初中开始学习的,在小学时期大多数学生都不知道物理这门课,所以学生在刚开始学习时会有一些问题,比如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课,但仍然听不懂教师的教授的知识,或者在课本上找不到教师讲解的知识等等。因此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如果他们觉得课堂上听不懂,那他们可能会产生一种厌恶物理的心理,同时他们在课堂上就会变得越来越不认真听课,甚至还会在物理课堂上进行捣乱等等。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趣味教学的教学方式引起学生的注意来让学生认真听课,这样可以记住物理的重点知识,在考试时就可以得到高分。
        例如,本节课要学习的是“物态变化”,在学习这节课之前,教师可以提前进教室几分钟,让学生准备一下本节课上课要用的课本和书籍,在上课时,教室可以先给学生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看一下课本上的知识,然后在提问学生什么是汽化,什么是液化,可以让学生想一想他们在生活中哪些地方遇到过汽化,哪些地方遇到过液化。这些问题便能够引发学生的联想,并唤醒学生的已有经验与认知,使他们积极参与到问题的作答环节中,并使他们初步对汽化与液化现象有了感性认识。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做一个实验,让学生观察水是如何汽化和液化的,通过实验操作活动的展开,给学生一定的视觉冲击,使他们主动参与到观察活动中,并通过观察、分析、思考,进而对物态变化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也使得学生对液化与汽化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最后在要下课时,教师可给学生布置一个观察实验,让学生观察水在烧开时是如何变化的,下节课可以找学生进行分享。

可见,通过趣味化实验的积极开展,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实验活动中,并调动了他们的参与积极性,还通过真实的感受帮助他们获得物理学概念,丰富了他们的认知体验,进而强化了他们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2.加深记忆理解知识
        物理知识其实也是特别容易理解的,虽然物理知识和生活息息相关,但是有些学生他们虽然上课时特别认真地听课,但是下课总是记不住课堂上教师讲的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多帮助学生加深记忆。由于每个人的学习方法都不一样,所以学习的效率也不同,教师就应该在课堂上多帮助学生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其中物理知识可以运用趣味实验的方法来进行教学,物理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他们才可以在考试过程中把题做对,才可以把实验考试做好,只有这样才能在考试过程中得到高分。
        例如,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是八年级的“光现象”,教师应该拿一面镜子,然后用镜子对着光把光反射到黑板上,然后让学生回答光是如何传播的,并且光为什么会到黑板上,这个现象特别有趣,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这节课的学习中,同时,能够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进入到探究活动中,并且这样的简单可操作的实验活动进一步揭示了教学主题,也让学生明确了学习主题。之后教师就开始讲解光的直线传播,还有光是如何进行反射和折射的,这样便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对抽象物理原理的理解。最后可以让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一些现象,之后学生可以像教师一样拿面镜子改变光的传播途径,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堂上教师讲解的知识,这样才会帮助学生改善学生的记忆。由此可见,无论在教学导入环节还是教学中,甚至在教学后,引入趣味实验,既能够使学生快速明确学习的主题以及学习的方向,还能够加深学生对物理原理的理解,以此完善他们的物理认知结构。
        3.强化学生实践能力
        学生的学习能力都很强,所以在初中时期教师除了要培养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外,还应该培养学生的一些相应的能力,有时在学习物理时,教师会用有趣的物理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如果学生的动手能力特别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物理。如果一个人只学会课本上的知识,而并不会运用到生活中,那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就特别弱,在学校学习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增加他们的知识,还要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初中物理还有实验考试,学生在平常训练中注意细节,这样才可以在实验考试中拿到满分。
        例如,本节课教师要教授的内容是“浮力”,教师可以让学生看课本了解什么是浮力,在上课时,教师可以拿一个玻璃鱼缸,再拿一片叶子和一个苹果,之后先把叶子放进缸里边,看看叶子会发生什么变化,之后再看苹果会发生什么现象。这个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本节课的内容,然后教师可以讲解浮力,之后就是讲阿基米德原理,然后思考为什么叶子和苹果他们在水里边的现象不同。最后教师可以给他们布置一个小任务,让他们在课下时认真探索叶子和苹果在水中都受什么样的力。通过这样的实验方式,既能够使课堂置于生活的大背景下,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与学习行为,还能够使他们通过观察、分析以及思考,提高实验操作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他们的物理认知水平,并发展他们的物理素养。
        总而言之,趣味实验这种方法对学生来说有很多好处,教师除了要讲解课堂上要完成的任务之外,还应该多给学生讲解一些关于实验的知识来引起学生的注意,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才可以把知识记住,这样在期末考试或者平常训练就能够把该做对的题做对,才可以得到高分。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教师教授的基本内容,学生还可以通过趣味实验进一步地探索更深的知识,在实验考试时才会把细节做好,才能够拿到满分,因此教师可以用趣味实验来促进学生记忆物理知识。
        参考文献:
        [1]陈扬清.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路[J].教育教学论坛,2016(02)
        [2]苏广忠.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思路之我见[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