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小学学生语文写作水平的策略和方法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下)第21期   作者:王玉
[导读] 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王玉
        黑龙江省东宁市绥阳林业局第二小学 157212
        摘要: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也是对于教师而言比较不容易开展的一个部分,特别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没有写作的基础而且对于写作的概念都不是很清楚,甚至认识的字和词语的数量也有限,所以对于小学生的写作水平的提高需要有一定的策略和方法,要找到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同时降低对于他们的写作要求,主要强调的是激发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以及对于加深学生对于写作的基本流程的了解程度。
        关键字:写作水平;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记录生活;好词好句;自主创作;思想深度
        每次到了需要写作的时候就会有许多学生会感到苦恼,面对教师给出的题目学生心里一句话也想不出来,完全不知道应该写些什么,久而久之就会对写作产生恐惧心理甚至最终抵触写作,教师应该在平时认真地观察学生,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予以鼓励,积极主动地帮助学生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提供有效的建议帮助学生建立信心。以下是笔者本人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的一些提高小学学生语文写作水平的策略和方法,希望可以为广大的教师和学生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建议进行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是培养学生写作意识的一个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通过阅读学生可以了解别人在进行写作的过程中是如何进行描述的包括一些修辞手法的使用,而且小学生所认识的汉字并没有很多,而且上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仅仅依靠课本上文章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的同时也能够见识到许多课本上没有见过的字或者词语,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词汇量,词汇量可是影响学生写作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且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也可以学习别人文章中对于修辞手法的使用,这对于学生理解课堂上所学的内容也提供了一定的帮助,同时也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例如,在学习《金色的草地》这一节课内容时,这一篇课文主要描述的是作者兄弟俩在草地上进行玩耍发现了那片草地上有许多的蒲公英,风一吹蒲公英就飞的到处都是铺满了整个草地,于是在阳关的照耀下原本绿色的草地就变成了金色的,这篇文章的题目很特别,一般的草地都是绿色的,但是作者却用“金色的草地”为题制造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学生在进行自己的写作时就可以学习本篇文章的命题方式,能够为自己的文章增加看点,并且在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也可以注意别人的文章是怎么命题的,并且在阅读过程中有不懂的地方也可以向教师请教。
        二、鼓励日记记录生活
        只有通过大量的实际练习才能够快速地掌握一项技能,由于还有其他的授课内容需要进行,所以一般学校或者教师一周只会安排一次写作练习课,虽然课上练习的时间不多,但是学生也可以在课下以其他的方式进行练习,其中写日记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办法,学生可以在日记中记录自己这一天中发生的有意思的事情,也可以写自己这一天的心情,对于主题、内容和篇幅都不做要求,只要求一点就是坚持每天都写不要应付了事,这样就可以巧妙地将写作练习与日常生活记录结合在一起。
        例如,在学习《秋天的雨》这一节课内容时,这一篇课文中作者通过自己的观察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在描写秋雨的时候串联着秋天里其它的一些景象,表现出了自己对于秋天的喜爱,关于这一节课的教学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关于秋雨的感受从而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在平时也可以根据某一件小事展开描写,在每天的日记中记录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感想,而且写日记也可以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生活的好习惯,有很多写作大师写作的灵感都是来源于日常生活中的,所以让学生写日记不仅是在锻炼学生进行日常的写作练习,也可以帮助学生搜集更多的写作素材。


        三、摘抄背诵好词好句
        让学生进行课外阅的主要目的就是借鉴别人的写作手法并且积累写作的素材,对于小学生这个阶段,他们对于各种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都还不太熟练,想要让他们在刚开始学习写作的时候就能够出口成章是不可能的,但是在阅读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别人写的优美句子甚至段落,或者是某一个应用比较广泛的词语,为了避免阅读之后就忘记了,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都可以摘抄到一个本子上面然后进行背诵。
        例如,在学习《孔子拜师》这一节课内容时,这一篇课文主要是描述了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在周游列国宣扬儒家思想的时候遇到了一个七岁的孩童,这个孩童面对孔子的问题回答得头头是道、滴水不漏,令孔子也为之信服于是便决定拜这个孩子为师,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像孔子这样已经拥有了这么大成就的人,却能够放下身段拜一个孩子为师,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向他学习这种不耻下问、谦虚好学的精神,在这篇文章中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成语和句子学生都可以进行背诵,当然不仅仅是直接背诵这么简单,对于段落和句子学生在进行记录的时候就可以考虑这些句子可以用在描写哪一类事物的文章中,对于词语学生可以通过查找资料或者询问教师将其意思也写上一起背下来,这样才能够灵活地运用。
        四、引导学生自主创作
        前期学习的重点都放在素材的挖掘和积累上面,当学生有了一定的积累就可以尝试着自己写作了,在刚开始的时候学生可以结合自己之前看过的文章将其中一些合适的语句直接拿出来放到自己写的文章中,这个时候学生刚开始接触写作所以先让学生明白如何组合语句使其成为一个通顺的段落,了解写作的基本顺序,然后就是根据一个句式往里面套入学生自己的话,主要学习的是语法和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
        例如,在学习《听听,秋的声音》这一节课内容时,这一篇课文采用了大量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秋天中其他物体比如秋风、秋天的树叶以及秋天丰收的庄稼发出的声音体现出秋天的声音,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人们秋天丰收的喜悦以及作者对于秋天的喜爱以及赞美之情,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也写一篇关于季节的文章,要求学生要从自己的观察出发,可以运用夸张的手法或者加入自己的想象,但是整篇作文都要学生独立完成,不能够一直模仿别人,这样只会让学生把自己放进别人制作的框架中走不出来,这样的写作算不上真正的创作,学生对于写作应该有一个自己的理解,这时候就要开始训练学生创造自己的写作方式了,鼓励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去写。
        五、挖掘学生思想深度
        思想是一个的灵魂所在,语文教学中最基本的核心素养就是思想素养,一个人思想的深度决定了他所能到达的艺术高度,我们每一个人写作的根源是我们的心之所想,我们所写出来的文章中都包含着我们个人对于一个事物的看法,蕴含着我们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有些人的文章能够流传甚广,就是因为这篇文章能够大多数读者引发共鸣,这种共鸣就是作者包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能够通过语言文字和读者达成共识。
        例如,在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一节课内容时,这首古诗主要是抒发作者独自一个人远离家乡,到了九月九日的时候更加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其中的一个“倍”让作者的思念之情又上了一个台阶,其实这首诗的每一句都是通俗易懂的,但是能够让所有在外的读者读完了这首诗都引发自己的思想之情与作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所以才会流传至今。
我们在注意写作技巧的训练的同时也要注重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并不是说一篇文章要用多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华丽文字才能够被世人所赞扬,才是值得称颂的好文章,往往越是高超的写作手法越是善于用朴素的文字触及别人的内心深处。
        总而言之,小学是学生学习写作的初步阶段,在这个时期学生的写作能力不高、写出来的作品还不成熟,教师一定要及时地鼓励学生并用适当的方法纠正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一定要注意不能够打击到学生的自尊心,容易让学生从此对于写作失去兴趣和信心,在学生还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时,教师应该帮助学生一起分析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也可以向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
        参考文献:
        [1]马长奎.试论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赤子(上中旬),2016(21)
        [2]黄先政.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分段训练模式初探[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26(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