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成因及有效对策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下)第21期   作者:吴 丹
[导读] 小学阶段的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比较低下,一直是我们国家当前阶段素质教育实施的重要阻碍之一

        吴 丹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引龙河农场学校 164141
        摘要:小学阶段的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比较低下,一直是我们国家当前阶段素质教育实施的重要阻碍之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广,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已经成为了相关部门的关注点,通过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反思与深究,我们可以看出在语文课堂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比较陈旧,导致了整体课堂教学效果比较低下。因此,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点思考现存的问题,并且正确认知到造成相关问题的原因,进而提出有效对策,本文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成因及有效对策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成因;有效对策
        随着当前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广泛普及,各种知识都在不断进行丰富,小学阶段的学生需要全面掌握到相关的知识内容,所以学生们在小学阶段的成长过程中接触多种学科知识学习,如果在课堂中的教学效果低下,那么学生就难以有效掌握到相关的基础知识,不利于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知识水平提升。所以,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明显可以看出,小学语文课堂中依旧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比较多,教师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加以有效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满足当前阶段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问题的成因
        现阶段的小学语文课堂中依旧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结合实际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造成这些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主要是由于受着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许多教师仍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仅仅依靠自己在课堂中的讲解,难以结合学生的兴趣开展课堂活动,并且无法有效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了学生们在课堂中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一些学生容易在课堂中出现犯困、走神等各种现象。
        二、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
        (一)营造良好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好奇心较强、玩心较重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的兴趣优化教学方式。因此,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氛围,调动学生们的兴趣与积极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进而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例如,在进行《松鼠》教学的过程中,由于课本教材中基本上将文字知识作为了主要内容,学生们难以正确了解到松鼠的外形特征等,所以笔者在课前搜集了关于松鼠的图片,以及相关的视频介绍等资料,将这些资料制作成了微课的形式。然后笔者在课堂中借助多媒体技术将微课视频播放了出来,为学生们创建出了良好的课堂情境,吸引了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力与兴趣,让学生进行直观的欣赏与观看。

最后,笔者再结合课本教材中的知识内容进行讲解与分析,引导学生结合文章内容与微课视频资料进行思考,有效强化了学生们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如此一来,笔者运用信息化教学方式有效营造出了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
        (二)采用课堂提问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开展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有效引导学生在掌握到知识的同时,能够不断进行自主思考,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学习能力,并且有效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部分。所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采用提问方式,有效引发学生的自主思考与分析,强化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进行《梅花魂》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在课堂中提出了:文章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梅花魂”指的是什么呢?文章开头与结尾处有着怎样的联系?为什么“外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起来了”呢?要求学生们一边阅读课文,一边进行自主思考与分析,有效强化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学习能力,同时还有效顺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出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最后,笔者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总结进行了回答,并且给予他们针对性的指导与表扬,进而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
        (三)丰富课堂教学活动,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
        小学阶段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相对来说是比较差的,死板、单调的方式并不适合小学阶段学生,难以集中学生的课堂兴趣与注意力,进而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因此,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丰富的课堂活动,强化学生的认知,进而提升教学有效性。
        例如,在进行《晏子使楚》教学过程中,为了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笔者组织学生们结合文章内容展开了实际表演活动,增强学生在课堂中的兴趣,合理为学生们分配角色,分别扮演“晏子”、“楚王”、“宾客”等人物,让学生们结合文章中的人物对话进行表演活动,并且配上自己的动作、语气、表情等。如此一来,学生们在课堂扮演的过程中就能够逐渐加深对于文章知识的了解,并且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以及综合实践能力。
        总而言之,当前阶段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师需要结合实际问题分析原因,并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方式,开展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兴趣,强化课堂教学效果与质量。
        参考文献:
        [1]丁美玲.新课改以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状况研究述评[J].林区教学,2017(07):30-32.
        [2]何少叶.小学语文课堂学情分析及教学对策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5(46):251-2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