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悦读——谈小学语文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下)第21期   作者:毛打比
[导读] 目前,在新课改热潮兴起的背景下,加强素质教育已成为一个主流趋势

        毛打比
        四川省凉山州越西县越城镇城郊小学
        
        摘要:目前,在新课改热潮兴起的背景下,加强素质教育已成为一个主流趋势。大部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都非常注重素质教育的导入。比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逐渐加强学生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笔者在接下来的研究中,首先探讨了小学语文自主性阅读能力的重要性,然后明确指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及方法。
        关键词:悦读;小学语文;自主性阅读;培养
        引言:在新课改广泛实施的过程中,为我们现代化教学引入了全新的思想与观念。其中,“自主、合作、探究”等逐渐开始在各个学科中广泛应用,由此来看,加强小学语文教学思想及模式的创新与改革是一个必然的选择。对此,广大一线教师需要将“自主教学理念”在课堂活动中逐渐渗透,并对其给予足够的广泛关注与重视。叶圣陶先生曾明确指出:“书是需要学生自己读懂的,并非是教师手把手教的。”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活动中,广大小学语文教师而言,需要将课堂活动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例如,在对教材知识进行深入讲解的过程中,加强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及提升是重中之重,这也是促使学生综合水平得到全面提升的一个根本基础。
古往今来,有很多名言激励、鞭策着人类的不断进步。在知识的海洋中,通过阅读能够让读者真正地感同身受,并产生与作者相同的情感与体验。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来看,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与不同年级的阅读分量等有着一定的相关性,对此,广大语文教师,需要选择有效的应对策略,针对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引导与鼓励,由此能够不断地强化学生的阅读兴趣,为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做铺垫。
        一、加强学生自主性阅读能力的意义
        (一)拓展学生视野
当学生在阅读书籍时,通常能够感悟到一些传统的历史文化及古人的思想情感。利用阅读,帮助学生通过文字、语言等体会他们现实生活中不能接触到的理想与美好。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阅读的过程中,应该帮助学生去感受到其中更多的思维情感,促使课余生活更加地丰富、多彩。
        (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通常来说,在小学三年级之后,需要开始培养及锻炼小学生的写作能力。特别是需要引导学生对字词的理解与认识,唯有利用培养学生的自主性阅读能力,方可让学生更有针对性地掌握及积累一些优美、经典的词句,为今后的写作积累大量的素材。
        二、小学语文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路径
        (一)利用情境创设,培养学生的阅读热情
由于小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的重要阶段,和成年人有着极大的区别,他们对外界很多新鲜事物都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与探索欲。那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需要发挥学生的固有特性,培养学生的阅读热情,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

并且,广大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平等互动的机会,让学生能够自由表达,积极地抒发自己的感悟及体验等。具体来说,需要注意几个问题:①教师需要以现实生活为基础,为学生创设真实的阅读情境,将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背景等与教学资源全面融合;②通过情景对话的方式加强学生的阅读体验,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演绎,并对教材中的一些情景进行还原,让学生将教材中的一些情感更真实地表达出来,促使学生对理解能力大大提升;③运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营造贴近现实生活的阅读情境,让一些单调、无趣的文字转变成形象、生动、贴近现实生活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④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自主性阅读,而且还需要加强教师的讲解感染力,并通过生动、优美的语言,促使学生与文章融为一体,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以便于对文章中的内容更具体、全面地理解。
        (二)规范阅读指导技巧,增强自主阅读能力
优化阅读指导模式,是培养学生自主性阅读的一个基本条件。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是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阅读任务的一个必要条件。根据新课标的内容发现: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期间,需要激发学生的主观意识,强化学生的感悟能力,鼓励学生在重复、深入阅读的前提下,对文章中的语言蕴藏的情感、语法等让学生由感性认识转变成理性认识。所以,若要增强学生的自主性阅读能力,则需要改变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鼓励学生方式去阅读,激发学生的自主阅读兴趣。当学生在进行自主阅读期间,需要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真正地彰显出教师的指导功能,为学生介绍科学、合适的阅读技巧,让学生在学习传统语文知识期间,能够真正地掌握相应的阅读方法,为达到自主阅读的目的做铺垫。
        (三)开展多元化的阅读活动,增强阅读乐趣
开展多元化的阅读活动,能够将学生自主阅读的成果更全面地展示出来,并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加强阅读形式的创新与改革不但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主阅读热情,而且能够让学生在此期间分享经验、交流阅读体验等,并逐渐养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具体来说,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内容。①整合学校图书馆的阅读资源,安排学生在课余时间多阅读,不管是纸质书籍,还是电子书籍,要让每一位学生有书读、读好书。②定期开展手抄报活动,阅读是进行写作的一个基本条件,所以,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养成摘抄优美词句的良好习惯,将学生的读后体验及感受及时地记录下来[1]。时间长了,能够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当然,在安排学生进行手抄报设计也是能够达到相同的效果。并且,学生在制作手抄报期间,需要彰显出自身的想象力与创新力,逐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③定期举办阅读交流会,交流会的主题通常以近期校内的热点话题为主导,也可以筛选出与课堂知识相关的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踊跃抒发自己的所感所想。④鼓励家长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开展亲子阅读活动,且和孩子一起探讨阅读内容,并将所感所想记录下来,逐步增强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及感悟能力。并且,教师需要定期开展阅读小能手评选活动,为学生真正地养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做铺垫。
        三、结束语
加强小学生的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环节的一个核心内容,并且也是一项不可忽视的教学任务。所以,教师需要积极实施新课改下的“自主”理念,结合具体情况,加强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促进教学思路不断拓展,为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彭旦琪. 让"阅读"成为"悦读"——浅谈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J]. 新作文:教研, 2019, 000(002):P.100-1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