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艳
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蟠龙镇中心小学 江西 赣州 341000
摘要: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人生成长过程也可以视为学习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阅读是我们认识世界和了解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尤其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认知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弱的,在对世界的认识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要想更好地丰富学生的认知,促进学生的成长,阅读是最为基础也是最具有性价比的方式之一。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阅读教学的开展,积极地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和对教学现状进行系统的分析,针对这些现状提出更加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得阅读教学的开展更具有全面性,也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学现状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历史长河发展的中,知识都是从书籍中积累、发展的,丰富的知识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认识世界。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阅读教学的开展不仅仅是能够丰富学生的认知,还能够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语言,掌握写作技巧,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法运用能力,能够更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但是在现阶段的教学过程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也正是这些问题导致了阅读不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小学语文教师要以现代化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正确地认知教学现状,并以更加科学和丰富的教学方式开展阅读教学,既能够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为学生之后的人生成长奠定基础。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开展现状
在现阶段的阅读教学开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弊端,这些弊端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教学的开展,也阻碍了阅读的意义。具体内容如下。
(1)阅读内容的局限性
阅读教学开展的意义就是为了更好地丰富学生的认知,让学生能够更加正确地认识世界,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阅读思考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思想。要想更好地达到这一目的,阅读内容的丰富性是基础的前提。但是在现阶段的教学开展过程中,部分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阅读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阅读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
例如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部分教师仅仅是对学生进行教材内容上的教学。让学生通过预习阅读的方式初步了解阅读内容之后再通过教学,让学生对阅读内容有一个更加深层次的认识。这样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而且阅读内容十分地单调,既不能够做到丰富学生的认知,还无法做到学生阅读的自主性。这样的教学方式限制了阅读教学的开展,导致阅读教学效率不尽如人意。
(2)阅读形式的表面性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认知和理解能力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弱的,所以在阅读教学开展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积极地对其进行引导,才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但是在现阶段的阅读教学开展过程中,部分语文教师没有对其进行阅读引导,学生没能够掌握更好的阅读技巧。导致部分学生在阅读开展的过程中,对阅读内容的认识停留在表面,没能够深入地了解文章。
例如在阅读教学开展的过程中,部分教师仅仅是让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阅读,或者是通过开展课外阅读的活动来更好地开展阅读教学,但是这种教学开展和活动开展并没有得到更深入的发展,教学形式和教学活动流于形式,导致部分学生对阅读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之上,既不能够发挥阅读对学生成长的作用,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开展策略
语文教师作为教学开展的引导者,要重视教学方式的创新,根据上述教学现象,提出更加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的效率。
(1)重视阅读内容的丰富性和自主性
在现代化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主体地位。
教师教学方式的创新和教学内容的更新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围绕学生所开展的,在这其中教师发挥的是重要的引导作用。在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要想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就需要积极地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阅读内容的丰富性,更好地丰富学生的认知,同时再加以学生自主性的辅助,让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自主地选择阅读内容。将两者相结合,既能够使得阅读教学更好地开展,还能够更好地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的效率。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设置“图书园地”的方式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自主选择的过程中更好激发起阅读兴趣。首先,语文教师可以发动学生按照学生自己的想法在教室的一角布置“阅读园地”,通过这样的方式更好地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然后教师要丰富阅读内容,可以从图书室借阅,也可以让学生将家里的书籍捐赠给班级,或者是语文教师为学生订阅的方式来丰富阅读内容。在此过程中,语文教师要重视阅读的自主性,让学生能够自主选择阅读内容,并且要给予学生一定的阅读和思考空间和时间。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阅读,也能够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从而更加有效地开展阅读教学。
(2)重视教学活动的多样性和目的性
要想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阶段的学生容易被一些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所吸引,从而积极地融入到教学当中去。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教学活动开展的多样性,以此来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还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活跃的阅读氛围。但是,在丰富教学活动的同时,教师也要重视活动开展的目的性,以发挥阅读教学开展的作用,促进学生成长为目的,结合多样的活动形式来开展教学,更好地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语文教师可以开展朗读比赛的方式来丰富学生的阅读活动。首先语文教师要为朗读比赛拟定一个主题,例如古诗朗读比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自行选择古诗内容,然后对其进行深入的了解,教师也可以教授和指导学生朗读的技巧。然后让学生按照抽签顺序上台朗读,其他学生对其进行评分,分数最高的学生获胜。或者是定期开展阅读交流活动,让学生讲述自己阅读之后的读后感。在此过程中,语文教师也要积极地融入到学生当中去,与学生一起既能够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还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体现阅读活动的丰富性,同时还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体现阅读活动开展的目的性,从而达到一举两得的教学效果。
(3)重视教学指导的创新性和针对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理解能力相对来说比较弱,这个时候语文教师就需要积极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但是在教学指导的过程中,语文教师不能够仅仅是通过传统的讲述法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应该重视教学指导方式的创新性,结合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和现代化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同时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语文教师还要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教学指导的针对性来做好因材施教,更全面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语文教师要教授学生良好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的效率,例如最为基础的批注笔记法。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对文章内容进行注释,或者是将自己内心中的感想,见解,疑问等写在文章的空白处。这样的方式能够很好地集中学生阅读的注意力,提高阅读的效果。还可以通过探究阅读法的方式学生能够对文章内容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使得学生对文章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有利于知识向能力的转化。之后语文教师要重视学生阅读过程中文章写作手法的解析,可以通过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例如多媒体,对学生进行一个更加直观的指导,既能够让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还能够体现教学方式的创新。通过这样的方式体现教学的创新性和针对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综上所述,阅读对小学生来说是具有非常全面且重要的意义,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重视阅读教学的开展。除此之外还要重视阅读教学方式的科学性和丰富性,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在丰富的阅读中不断地矫正自己的三观,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从而厚德,德以载物。
参考文献:
{1}王显东.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中华少年,2017:65.
{2}李克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创新策略探究[J].中华少年,2017: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