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建容
重庆市武隆区江口镇中心小学校 40850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以及新课改的持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而当前的小学语文教育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使得大多数语文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忽略了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以及理解能力方面的培养,为其后续学习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文章首先对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对语文教学的意义展开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小学低年级有效阅读教学的具体措施,以求更好的提升小学低年级学生自身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有效阅读;具体措施
引言:在小学阶段的教学过程中,那些低年级的学生由于整体年龄普遍较小,其自身的理解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尚停留在一个初级阶段,这就使得低年级小学生对于各种新知识以及新事物的接受能力相对有限,极大的压缩了语文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创新空间。同时,如果教师仍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理念,没有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加以重视,就会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效率以及学习质量。因此,语文教师必须要进一步创新教学策略,有效降低整体语文阅读教学的学习难度,从而更好的提升低年级小学生对各种语文知识的理解程度。
一、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对语文教学的意义
由于应试教育带来的影响十分严重,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都会采取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主要目的就在于帮助小学生更好的掌握语文学科的各种理论知识,保证其能够在考试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因此,这就导致大多数语文教师并不重视低年级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教学,这也使得小学生无法对阅读教学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自身的综合文学素养以及阅读文本方向都相对较弱。而在素质教育以及新课改的逐步推进下,其中明确指出要积极创新小学阅读的教学模式,强化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力度以及互动力度,从而在提升学生理解能力以及阅读能力的同时,更好的激发出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兴趣。同时,在新课改中还要求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只重视小学生基础语文能力的培养,还要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文学鉴赏能力以及文学素养,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小学生的各种知识来源相对较为片面,教师所展开语文教学的具体依据就在于教材中的内容,而为了更好的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养,就必须要让学生接触到更多优质的文本教材[1]。
二、小学语文低年级有效阅读教学的具体措施
(一)教会低年级小学生正确的阅读方式
教会低年级小学生进行阅读,不如直接为其传授出正确的阅读方式,而较为普遍的阅读方式,主要有浏览、速读、泛读以及齐读等多种方式,站在宏观的角度上来看,应当采取探究式阅读的方式,并将以上几种方法进行综合使用,进一步激发出学生自身的阅读欲望以及阅读活力。而这种探究式阅读的方式,主要就是在小学语文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以一种综合阅读方式以及探索方式,更好的引导低年级小学生来完成各项语文阅读任务,同时,这一过程也属于一种主动探索问题、研究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主要过程,并不是一种固定的结果,其主要目标就在于获取更多的知识,但却并非仅仅局限在这一个方面,企业重视提升学生的探索能力,相对于传统的阅读教学,在这种探究式阅读模式下,教师已经从课堂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转移到了引导地位上,而学生却从被动接受的位置上变为了主动获取。
并且这种探究式阅读方式还有着以下几个主要特点,首先,探究式阅读具有着合作性的性质,其不是一名学生独自进行学习,而是要根据学习内容积极与其他学生一同探讨交流,在明确阅读任务的基础上,选择出与之对应的阅读方式,从而更好的实现具体的阅读目标;其次,探究式阅读属于一种自主性阅读方式,与传统阅读教学中的被动接受不同,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所起到的都是主体作用,教师只需要适当进行引导即可;最后,探究式阅读还是一种具备着创造性特征的阅读方式,其中具有着显著的挑战性以及开放性,使得学生在阅读后能够迸发出许多种创造性想法,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本阅读之中的具体含义[2]。
(二)以多种形式来培养低年级小学生的朗读能力
在我国语文的传统教学经验中,其中的读是最为重要的方式,由于那些低年级小学生自身的年龄特征,使其在课堂学习中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如果教师让其重复进行阅读只会激发其逆反心理,甚至会对阅读学习产生厌倦,因此,教师就应当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唤醒低年级小学生的学习欲望,更好的吸引其注意力,而具体的朗读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为教师范读,这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读书方式,在语文阅读教学正式开展前,就可以采用故事讲述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的明确课文内容,由于教师在阅读时所使用的语气十分有趣、生动,这就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出学生的阅读兴趣,此外,学生在朗读时如果出现了不足之处,教师也要及时给予范读指导,例如在《乌鸦喝水》这一课程的教学中,学生在朗读课文时很难把控好具体的阅读语气,这就需要教师适时提供范读指导,从而起到更优异的阅读效果,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其次是表演读的方式,例如在《狐狸分奶酪》这一课程的教学中,课文详细描写了狐狸与熊哥哥以及熊弟弟之间分一块奶酪的场景,这一故事十分生动有趣,而为了更好的让低年级小学生体会到两只熊想要吃到奶酪的迫切心情,教师就要紧紧抓住课文中吵、咬、急这三个关键词语,让学生能够在朗读过程中进行表演,并且还可以仔细观察其他学生的表演是否细致、到位,还可以适当融入一些识字教学内容;最后是学习默读,通常情况下,朗读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课堂中十分常见,当默读方式的存在感则相对较低,例如在《小毛虫》这一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优先向学生提出阅读要求,“通过默读的方式来明确小毛虫所经历的变化,”同时,教师还要对默读作出详细解释,而由于《小毛虫》这一可文章中拥有着文字相对较多的特点,采用默读方式能够更好的帮助低年级小学生明确全文内容,并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让学生更好的掌握阅读教学内容。
(三)提升低年级小学生的文章理解能力
想要更好的在阅读教学中发挥出阅读的实际作用,采用单纯的重复式阅读方式所取得的具体成效往往不尽人意,只有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才是阅读教学最为理想的状态。因此,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安插一些图片,让学生能够在阅读时产生更加直观的体验,比如在《荷叶圆圆》这一课程中,笑嘻嘻以及亮晶晶这两个词语是阅读积累的重点所在,而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两个词语,就应当通过图片展示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一些亮晶晶的星星或是水珠,使其意识到亮晶晶其实就代表着干净透彻的意思,只需要一副图画就能够全方位的突破传统语文教学中的难点。由此可以看出,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必须要利用多种方式来提升小学生自身的文章理解能力,从而为其后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3]。
结论:在低年级小学语文的教学中,阅读具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师必须要提升对于阅读教学的重视程度,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充分激发出学生自身的阅读兴趣以及阅读积极性,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形成优良的阅读习惯,让整体阅读学习不会枯燥、乏味。
参考文献:
[1]陈丽娜.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策略探讨[J].读写算,2020(27):1.
[2]王小玲,吴永珍.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0(25):30-31.
[3]朱昱蓉.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课外语文,2020(24):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