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化教学与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结合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下)第21期   作者:许志华
[导读] 近年来,语文课本知识的不断拓展对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多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许志华   
        安徽省宿松县实验中学新城分校 246500
        摘要:近年来,语文课本知识的不断拓展对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多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较为枯燥的课本教学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上学生精神涣散、打瞌睡的不良现象严重,这样的课堂无法为学生呈现好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如何选择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应用于课堂之中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每一位教师都要思考的问题之一。娱乐化教学与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结合在构建课堂良好学习氛围、拓展课外趣味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强化学生语言学习能力、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值得小学语文教师斟酌采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娱乐化教学;营造宽松课堂氛围;拓展课外趣味知识;强化语言运用能力;丰富课堂教学方式;培养长期语文兴趣
        娱乐化教学与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结合将学生接受度较高的游戏与语文知识融会贯通,与单一的板书教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样的教学方式最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对于知识的排斥性,其趣味性吸引学生主动了解知识、学习知识、掌握知识,让学生在游戏中轻松愉快的提升语文学习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课堂的别样魅力。在本篇文章之中,笔者结合自身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验,对娱乐化教学与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结合进行了一番探讨,并提出以下五点建议,希望本篇文章的内容能够为各位小学语文教师带来一定的教学帮助。
        一、营造宽松课堂氛围
        在教学方式多元性较弱的语文课堂中,学生积极性难以调动起来,语文教师无法使课堂呈现好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之中应用趣味性较高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在语文课堂中应用游戏化教学可以很好的解决课堂氛围低沉的问题。在氛围宽松的语文课堂中,学生更容易放松自己的身心,对于知识的接受程度也会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例如,在《猜字谜》这一篇课文的教学课堂中,本节课题为教师将娱乐化教学运用于课堂之中创造了条件,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之前让学生猜一个字谜,以此吸引学生对于本篇课文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这样说:“课堂开始之前,我先跟大家一起玩一个游戏,大家仔细听好哦!一点一横长,一瞥到南阳,南阳两棵树,长在石头上。聪明的的大家想到是什么字了吗?”以游戏开头的课堂使学生快速投入进新课文的学习之中,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主动汲取知识,有效减少了学生在课堂中注意力涣散的不良情况。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准备字谜游戏并在课堂中增加学生间小组比拼的环节,教师的加入在活跃课堂学习氛围的同时也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二、拓展课外趣味知识
        虽然小学阶段的语文知识难度较小,然而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推动了各种知识快速流动,课本中单一的知识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于学习多元文化的需要。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需要教师在多方面进行培养,教师在课前的备课工作中准备一定的课外知识为学生进行趣味知识的拓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例如,在《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这一篇课文的教学课堂中,民间故事往往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如果时间允许,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当地的民俗博物馆中进行参观,或是让家长利用假期时间带领学生前往游览,让学生在参观游览的过程中自行了解民间故事相关知识,这也是学生语文学习主动性提升的过程。教师可以拿出一节课的时间为学生举办讲民间故事活动,鼓励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在班级中分享自己所了解的民间故事。课外趣味知识不是一定要由语文教师进行教授,教师也可以将主动权交由学生手中,学生在寻找课外知识、探索课外知识、分享课外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这也极大的拓展了学生的眼界。


        三、强化语言运用能力
        在单一的课本教学中,课堂更倾向于教师向学生源源不断的传授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忽视了教师与学生的良性互动,不利于学生语文思维的构建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强化。在娱乐化教学中,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逐渐学会与教师进行交流互动,教师在此基础上对于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从而使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例如,在《口语交际:推荐一部动画片》这一篇课文的教学课堂中,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不能只靠教师在课堂中的课文讲解,在不断地实践和锻炼中才能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富有趣味性的课题更易让学生在课堂中敞开心扉,从而投入到课堂的实践交流之中。课堂开始之前,教师可以挑选一部早期的动画片段为学生播放,播放结束后为学生介绍自己与该部动画片的故事,让学生从教师所描述的故事中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迸发自己的灵感。锻炼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方式有很多,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围绕动画片的主题进行交流探讨就是其中一种,讨论环节结束后由各小组推举讲的最好的小组成员到讲台上与全班分享自己推荐的动画片,除此之外,学生也可以小组合作演绎自己喜欢的动画片的经典片段,这样轻松愉快的课堂让学生体验到语文的别样魅力。
        四、丰富课堂教学方式
        娱乐化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在丰富语文教学方式的同时也为小学语文教师提出了较大的考验,教学方式有千千万万种,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将游戏与知识结合起来,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在课堂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这都是小学语文教师在改善课堂效果前必然要思考的问题。
        例如,在《习作:“漫画”老师》这一篇课文的教学课堂中,学生对于描绘与自己朝夕相处的教师一定有许多的想法,本节课的主题也在潜移默化中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但在开始写作练习之前,语文教师仍需采取一定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写作思路进行适当的引导拓展。教师可以这样说:“你最喜欢的教师是谁呢?你为什么喜欢这一位教师呢?你觉得从这一位教师的身上你学到了什么呢?”或是“你最喜欢的一位教师的长相穿搭有什么特点呢?在图画本上把这位教师最美的样子画下来吧!”学生参照自己的绘画作品进行习作练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投入到对于教师细节的思考当中,这样的教学方式富有趣味性,多样化的课堂使学生更易放松身心、接受知识、提高能力。
        五、培养长期语文兴趣
        除了营造宽松课堂氛围、拓展学生课外趣味知识、强化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丰富课堂教学方式,娱乐化教学与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结合还可以达到培养长期语文兴趣的目的。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学习往往具有三分钟热度,游戏与知识的结合形式新颖,娱乐化的教学方式在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从而培养学生长期语文兴趣方面起到不小的作用。
        例如,在《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这一篇课文的教学课堂中,小学阶段正是锻炼学生想象力的黄金时期,娱乐化教学在语文课堂中的有效应用可以从多个方面使学生的想象力和语文学习兴趣得到提升和锻炼。在习作课堂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先与学生围绕课文主题进行畅谈,在教师的引导之下打开学生的思路。教师还可以通过绘画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拓展,比如,教师可以这样说:“我在黑板上画了一只长了翅膀的小猪,通过这只神奇的小猪,大家有什么样的想法呢?你又能想象出什么样的故事呢?”。学生语文兴趣的长期保持需要教师进行持续性的引导,过于枯燥的课堂内容极易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各方面语文学习能力的长期发展。
        总而言之,学生成绩难以提升都有一定的原因,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具体特点进行详细分析,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需要教师选择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应用于课堂之中,娱乐化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为解决学生学习效率低下、课堂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是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和语文学习能力的良策。
        参考文献:
        [1]牟莉芬.趣味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文学教育(下),2016(11)
        [2]邢秀云.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5(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