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运霞
贵州省麻江县第三小学 557600
摘要:语文的学习包括很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写作。作文是体现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载体。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引导好学生提高语文写作能力。在此,本文对于小学语文写作策略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主要从“重视写作基础知识积累”“开展生活化的写作教学指导”“创设多样化的写作练习情境”“加强在写作过程中的修改”这几方面出发,以期可以促使广大教师有所参考,将学生的写作能力有效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基础知识;阅读
语文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所需要重点掌握的学科,在语文中写作占据的比重是很高的。但是从小学生的作文现状来看,他们在写作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也是比较多的,有的学生在作文中总是东拼西凑,有的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很差。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应该从多方面思考如何去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帮助学生尝试克服恐惧心理、消极心理,让学生可以在写作的时候有话可说。下面,本文就对于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进行了具体的研究论述。
一、重视写作基础知识积累
丰富的词语或者是常见的写作方法、技巧等,都是需要学生日积月累的,这样在使用的时候才会有所选择。而对于小学生来讲,他们自己的人生阅历是比较少的,所以他们写作基础知识的获取大多来自于阅读。学生可以在阅读中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还可以更好地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因此,要想提高写作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的写作变得更加顺畅,教师就必须引导学生将写作和阅读结合起来,实现以读促写的目的。此外,学生的阅读应该是广泛的,不仅包括课内阅读,还包括课外阅读。只有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才可以充分发挥阅读的重要作用。
例如,在课内阅读中,教师要带领学生深入分析不同的文章。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编者精心挑选出来的文章,十分符合小学生的阅读特点和阅读需求。因此,教师需要充分把握好教材这一重要资源,促使学生结合教材中的优秀文章去体会写作的技巧。以《观潮》这节课为例,教师在课内阅读教学中需要重点引导学生去体会句子描写,分析其中的修辞手法,并且让学生将一些好的词语积累到本子上。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内进行仿写活动,鼓励学生模仿优秀文章来写一写,促使学生将学习到的写作知识加以迁移运用,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此外,教师还可以在班级中设置“阅读角”,结合课内阅读的需要,将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杂志、报纸等补充到“阅读角”中,促使学生广泛阅读。可以说,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都是学生增加基础知识积累的方式,能够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有效的助力。
二、开展生活化的写作教学指导
写作是作者对自我的反思及对生活的感悟,作文里的文字内容流淌着作者的思想情感。因此可以说,学生的作文基础是生活。但是很多时候,学生对于生活缺乏一定的观察、感悟与思考,从而难以在作文中真实地表达自己,总是会出现东拼西凑、胡编乱造的问题,导致作文出现千篇一律、缺乏新意的现象。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注意生活化写作模式的开展,让学生养成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良好习惯,从而打好写作的基础。
例如,为了开展好生活化写作教学,教师首先可以进行生活式作文话题的引入,在布置写作任务的过程中注意从生活出发,比如可以将写作话题与学生的个人成长经历、生活中令其记忆深刻的人与事等相结合,促使学生可以在写作中积极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同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一定的观察活动,为学生布置一定的观察任务,让学生切实养成勤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具体地,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去观察一花一草,也可以让学生去观察自己周围的人。而且,教师可以要求每个学生建立一本观察感悟簿,将自己的观察感悟等及时写下来,作为写作素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要提炼出生活中的情感要素。
这有利于提升学生观察的自主性及兴趣,有利于增强学生作文中的情感内涵。
三、创设多样化的写作练习情境
学生学到的知识再多,都不如亲自实践,在阅读、观察生活以及教师的讲解中学生已经学到了很多,也积累了很多,而真正让学生将自己学习到的东西应用到自己的作文中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教师平时要让学生动笔去写,为学生创造写作情境。但是在写作情境的创设方面,教师还要注意多样化、趣味性。这是因为总是让学生去枯燥地写,也会导致学生失去写作的兴趣。为此,在写作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情境创设的方式,结合学生感兴趣的因素,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例如,在开展“‘漫画’老师”这部分的写作指导教学时,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些漫画形象,让学生去讨论一下漫画的特点是什么,引导学生认识到漫画通常都是抓住人物的突出特点来进行描绘,从而促使学生认识到在这部分的写作中也要像漫画一样抓住老师的显著特点,如外貌以及典型事例等等。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的写作欲望可以得到一定的激发,避免教师在口头讲解上的枯燥性。又如,在教学“缩写故事”的时候,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开展一个故事大会,鼓励学生讲一讲自己所知道的有趣故事,从而充分调动课堂氛围,促使学生可以产生表达的欲望。可以说,在写作教学中情境的创设也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学生写作欲望与热情的激发可以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四、加强在写作过程中的修改
要提高语文写作的有效性,不仅应重视写作结果,更应重视写作的过程。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要通过细读、观察、分析所给的提示材料,审清题材,还需要注意格式、内容、字数等。在平时的写作练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一起讨论这些要点,避免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出现以上提及的错误。同时,在平时的写作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注重修改,只有通过一定的修改,学生才可以切实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进行针对性的改进,不断完善自己的作文,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例如,在写完一篇作文之后,教师要提醒学生不要急于交给教师,而是可以去反复阅读自己的作文,进行自评自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在格式、内容等方面善于发现问题,并且及时修改自己的作文。同时,学生也可以让同伴读一读自己的作文,获得一定的反馈,进行更好的修改。同时,在教师评改方面,教师也可以改变以往的传统作文批改方法。传统的作文批改方法是立足于挑毛病、改错误,教师用红笔在作文本上密密麻麻地圈点修改,这很容易挫伤学生写作的信心,甚至会使学生对写作产生畏惧心理。对此,教师可以努力寻找每一篇习作的闪光点,采取评分或评语等不同方式,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对于一些典型的错误以及不足,教师在批改的过程中也应该记录下来,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改正这些错误和不足,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同时,教师也需要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发挥优秀作文的带动作用,选取一些范文在全班学生面前进行展示,让学生加以学习。同时,这也能够在学生中间形成一种竞争的氛围,保持一些学生的写作热情。
总而言之,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作为语文教师必须要在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增加知识储备,多组织学生加以练习,让学生在实际写作中消除畏惧心理,培养学生语文写作的积极性,学生只有有了写作练习的积极性,才可以不断积累,不断训练,让自己的各方面水平都得到提升,让自己的整体语文学习效果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欣.我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四点体会[J].华夏教师,2017,18(10):70-71.
[2]齐秋芳.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农村科技,2017(10):81.
[3]牛红莲.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7(32):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