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庆勇
湖北省监利市城关中学 湖北省荆州市 433300
摘要:新课改以来,构建高效课堂呼声日益高涨,笔者从事中学政治教学工作多年,对于以往教师主导课堂的诸多弊病深感于心,故对如何打造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中学高效政治课堂做了深入的研究,以下就将研究得来的成果和诸位分享一下,还望能对其他教师有所启发。
关键词:中学;政治;高效教学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为满足人才培养要求,新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新课程改革的火焰蔓延到各个科目,包括中学政治科目,其新理论、新方法在中学政治课堂的注入,为中学政治课堂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但据调查发现,由于诸多因素影响,新课程视野下的中学政治教学课堂的变革并没有很好地开展,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导致改革“力不从心”,无法顺利进行。笔者任中学政治教师多年,以下仅给出几点个人的建议,希望对构建高效的中学政治课堂有所帮助。
一、课堂多提问题,引导学生参与
以往的课堂是教师把持的课堂,教师始终站在三尺讲台上居高临下的向学生讲述着知识,这样的课堂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笔者认为,教师要多提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去回答,这样的课堂才是尊重学生主体性的课堂。
例如,在教学“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时,笔者就通过设置一个一个的问题,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到了教学的过程之中,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首先笔者先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然后通过这个故事,给学生提出了几个问题。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便于理解晦涩难懂的哲学观点。故事是这样的——才刚刚进入冬天就下起了一场大雪,一位穷酸的书生、一位贵族和一位农夫便对这场雪发表了各自的看法。秀才对着雪景吟起了诗;贵族则说:此乃皇家瑞气;农夫则喜笑颜开的说:瑞雪兆丰年啊。而旁边破庙里睡的一个乞丐则说:放屁。身份不同的人发表了不同的见解。于是,笔者继续向学生发问:同样的一场雪,为什么这几个人对其发表了截然不同的观点,这是为什么?有学生答到:“由于他们身份不同,老师你在故事里面说了,他们一个是书生、一个是农夫、一个是贵族。还有一个是乞丐。”看来这位学生是认真听故事来。笔者说:“不错,由于他们不同的社会身份。所以发表了不同的看法,那么是不是说他们的社会身份决定了他们对事物的看法?社会存在是不是决定社会意识?”学生思考很快明白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笔者紧接着问:“你能不能就中国古代和现实生活各举一个事例来说明”。如此一来,通过笔者层层设问,就始终引导了学生思考,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
二、小组合作学习,学生成为主体
小组合作学习是最早发端于西方国家的一种教学模式,自上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以来已被广泛的应用于各学科的教学之中。这种教学模式的好处在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能够使每一个人都能够获得展示自己的机会,充分的参与到教学中来,从而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例如,在教学“关消费观念”时,笔者就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由于每个学生的消费观念都有所差异,笔者就让学生在小组中说一说自己的消费观念,并探讨一下每种消费观念的好处与坏处,这样在探讨的过程中既使学生了解了各种消费观,又树立了正确的消费观念。再如,“生活与哲学”,哲学是一门艰深的学问,尤其是唯物辩证法和矛盾这一块历来是教学的难点,笔者也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让学生共同解决这一难点。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只是在一旁指导,观察学生讨论的情况,不再把持着课堂,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也更加高效。
三、创设综合活动,促进能力提升
中学政治综合型活动,侧重于对中学政治各知识点的总结归纳,学生在实践应用环节中自觉自主的将与之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整理,这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具有良好的推动与促进作用。例如,在中学政治必修教材中,法治意识教育贯穿于教材的始终,因此,教师可以以“依法维权”综合型活动开展主题,引导学生利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点就自身合法权益的维护进行探讨交流,并且简要概述政府在消费者、劳动者维权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应该通过何种途径进一步强化政府的职能。
同时,教师要树立综合型思维模式,不断创新课堂活动开展方式,如运用矛盾的观点解读“法治与人治”“法治与德治”的关系、应用联系的相关知识点对比国内外法治建设等。此外,教师要明确自身在活动型课堂构建中的角色及地位,以学生综合能力发展、核心素养培养为活动开展的主要目标,运用多种形式来为学生的学科能力提升创设条件,如为学生解读法律条款、模拟政治活动等,或者邀请当地政府机关人员来校讲解,通过亲临课堂的方式来更好的加深学生对政治知识点的有效理解。
总而言之,中学政治教师要对课堂的构建给予高度关注,立足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以新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思想,迎合中学生能力素养发展的客观需要,最大限度的彰显学生在政治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创新教学形式,进而实现深化学生学科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谢晓. 建设高效中学政治课堂策略研究[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 014(002):20.
[2]何菊芳. 中学政治探究式教学误区及解决策略分析[J]. 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