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高段数学教学效率之策略

发表时间:2021/3/2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5期   作者:  张继词
[导读] 在本篇文章中,小学数学教师针对高段学生学习特点提出了几点能够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效率提升的方法。
        张继词
        重庆市綦江区第一实验小学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发展进程中,学生课堂主体地位、高效课堂等目标的实现是所有教师所追求的,并提出了很多相应的教学策略。高年龄段的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较多,这就需要教师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手段。在本篇文章中,小学数学教师针对高段学生学习特点提出了几点能够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效率提升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段;课堂教学;学习效率
        在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和优化过程中,教师们的教学依据和手段也随之发生转变,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被动式教学方式,也“拯救”了学生,使之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并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小学数学学科知识较为基础,数学兴趣以及思维的培养对于学习效率的提升也十分重要,因此教师结合学生学习现状提出了以下几点能够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效率不断提升的方法,希望学生能够在融合课堂环境的基础上高效获取数学知识与能力,为以后深度学习以及生活奠定基础。
        一、重视学习兴趣培养
        兴趣是促进学生进步的源泉,也是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动力,因此教师们十分注重兴趣的培养,希望他们在兴趣的指引下不断进步与发展。进入高年级以后,学生们已经有了明确的喜好观。此时,小学数学教师再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就难以激发他们兴趣,可以将新课改中提出的新颖的教学手段代替传统方法,以此增强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为其取得快速进步以及学习效率的提升奠定基础。
        例如,学生在学习“圆的周长”内容时,小学数学教师一上课先利用多媒体将两名学生自己制作的铁圈展示出来,提出问题:“同学们认为谁制作的铁圈会滚得更远呢?”学生纷纷指向直径大的圆,教师问其原因时,他们纷纷表示那个圆圈更大。随后,教师再次借助多媒体演示了最终结果验证了学生的猜测,并由此引出“圆的周长”概念,使之了解到“什么是圆的周长”,并对圆周长的计算方法产生兴趣。随后,教师拿出一个荧光棒围成的圆圈,继续问道:“同学们能够说出制作这个荧光圈需要多长的荧光棒吗?”一学生道:“这还不简单,打开量一量就知道了呀!”其他学生也附和,表示认同。教师随之带领学生一起探究了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促使学生掌握了圆周长计算方法。趣味性较高的数学环境中,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效率也进一步升高了。
        二、创设相关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法是新课改提出的一种高效的教学手段,它是将教学情境与学习内容融合到一起的教学方法,也是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提升的一种教学方法。针对高年级小学生,数学教师可以创设出符合他们学习特点的相关情境,以此促进学生快速融入情境并高效获取数学知识。在喜欢参与的情境活动中,学生们能够真正实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也能够与情境融为一体,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例如,学生在学习“鸡兔同笼”内容时,小学数学教师将提前准备的一些道具拿出来,将几只鸡和兔子放进了笼子里,并说道:“如果这里面一共有35个头和94只脚,你们能够在不一一数鸡和兔子数量的情况下计算出它们各自的数量吗?”学生频频点头,教师继续道:“怎样计算呢?”学生们立即献计献策,有的人说让所有的动物都抬起两只脚来,剩下脚的个数除以2就是兔子的数量,然后再用头的总个数减去兔子的数量就是鸡的个数。教师没有对此作出评判而是鼓励学生自主完成计算。有的学生则提议道:“如果笼子里全是鸡的话,脚的个数应该为35乘以2等于七十,比已知的94少,说明里面肯定有兔子,而少掉的这24再除以2就是兔子的数量!” 教师鼓励学生说出答案与前面学生得出的答案进行对比,然后再带他们一起进行验证。在验证完毕后,教师又将一道相似的题目展示出来,使之应用相同的方法进行计算,以此增强其记忆。在创设的情境中,枯燥的数学问题变得生动起来,学生们的参与度也随之升高,学习效率也升高了。
        三、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之前,受到了传统教学理念的严重影响,教师们很少会留下很多的课堂教学时间给学生,促使他们主动参于活动,在课堂中也以“严师”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导致很多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都不高,甚至出现“畏惧”学习心理。新课改实施以后,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尝试通过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展开教学,在消除教师与学生隔阂的同时促使学生学会尊重教师并且使之全身心投入到与教师的互动中,进而高效掌握数学知识。
        例如,学生在学习“反比例”内容时,小学数学教师通过对口令的游戏展开教学,说道:“假如一个面包的价格是2元/个,老师现在说一个购买的数字,大家快速说出相对应的价格可以吗?”学生齐声道:“可以!”教师道:“一个面包!”学生道:“2元钱!”教师继续道:“2个面包!”学生回答道:“4元钱!”经过几轮口令后,教师请学生自主说出面包总价与数量间的关系。学生能够从口令游戏中发现其中的规律并很快说出正比例关系。之后,教师将一共有30个苹果平均分给不同个数的小朋友,并将具体的表格呈现出来,促使学生在通过计算完成表格的过程中说出人数与每个小朋友获得苹果的个数间的关系。很多学生能够说出它们的乘积都是30,教师顺势和他们一起分析了变量、不变量,促使学生说明了两者间的反比例关系,促使学生逐步掌握了反比例知识点。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中,学生的心情较为放松,能够和教师平等的交流和讨论,获取知识的效率也随之升高。
        综上所述,小学高年数学教师一定要结合学生学习现状从兴趣出发,通过情境的创设以及师生关系的建立等多方面展开教学活动,以此促进学生在感兴趣的基础上高效获取数学知识与能力。
        参考文献:
        [1]寇学昭. 浅谈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效率的策略[J]. 学周刊, 2016(11):125-126.
        [2]王禄华. 浅谈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效率的策略[J]. 教育, 2016(11):00059-000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