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
安徽省马鞍山市东苑小学 243000
摘要:在当前,新课标提出,教师要能结合教学实际做出教学优化,使用更加有效的教学策略方法来推进教学,为了贯彻这一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实际中就需要能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当前教学设计中存在的不当之处,再结合具体的问题作出相对应的教学调整,达成教学优化的进行。本文对小学数学优化开展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并结合教学实际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教学优化策略,希望可以对教师的教学有所启发。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优化;教学研究
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学生所要学习的重要学科,这一学科相较于同时期学生所要学习的其他学科而言,具有更高的难度和抽象性。而如何帮助小学学生突破数学的学习就成为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重要目标。为了达成教学的突破,教师在教学实际中需要能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反思研究,分析其中是否含有不合理的成分,在此基础上教师再从问题出发,采用更为有效化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提升教学的有效性。针对于如何达成小学数学教学的优化进行,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际从四个方面进行了简要论述。
一、结合教学实际,调整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开展教学所采用的方法,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就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有效性,为了达成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进行,教师就势必要能保证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但在当前的教学实际中,笔者发现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使得教师的教学难以有效的进行。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部分教师将理论讲授法作为教学的主要方法来推进教学,其认为小学阶段的学生其能力发展较差,若让学生理解知识非常困难,但若通过直接讲授的方式使学生将对应知识加以记忆,学生就可以慢慢的达成知识的理解。但这样的想法是不当的,这种强记灌输的教学方法会使得学生对数学产生抵触情绪,这对于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也不符合新课标所提出的教学要求。而为了实现教学调整的进行,教师就势必要能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尝试着开展更为有效的小学数学教学。在教学方法的调整上,笔者推荐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教学结合问题导学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其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的构建,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学习小组,然后让其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改变以讲授为主的教学形式,换而提出一些教学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得出相应的结论。这样的教学方法应用可以有效的凸显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价值,且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可以得到更好的激发。
例如,在进行“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这一课的教学时,为了达成教学的有效推进,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就可以开展以小组合作教学和问题导学融合的教学。在其中,为了达成教学的有效准备,教师在备课环节中要能针对学生小组的划分和有效教学问题的设计进行研究。在教学问题构建完成后,教师课上就可以利用教学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化的思考,进而达成相关知识内容的有效化掌握。
二、联系学生发展,构建分层教学
学生是独特的人,也是发展中的人,没有两个学生是完全一样的,而在实际的学习中,学生本身也会受到先天智力因素和后天努力情况的影响造成其学习发展的差异性,这些差异使得面对教师同样的教学,不同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反馈也是完全不同的。有的学生会认为教师所教学的内容非常简单,自己很快就能掌握,而教师有多番强调练习,让其很烦躁。又有的学生可能会认为教师讲授的知识过难,其很难快速理解,教师提出的要求也太高,其也很难达成教师的要求。这样的情况就体现出教师开展分层教学的必要性。分层教学是分层化的教学,即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所开展的分层次、分梯度的教学,不同发展层次的学生在其中有着不同的学习任务和目标,所有学生的学习发展需求都基本可以得到满足。而为了达成分层化教学的构建,教师在教学前就需要能将学生的学情研究重视起来,将学生进行合理的划分,并联系所划分的梯度,将教学目标要求分层化。
例如,在进行“分数乘整数”这一课的教学时,为了达成学生的有效发展,教师就可以结合本课的教学内容开展分层教学。在其中,教师可以先就学生的发展对其进行小组划分,在小组划分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较差、一般、良好三个层次。针对于较差的学生,教师要能认识到其能力发展的不足,将教学要求主要放在基础知识和算理的掌握上;对于发展一般的学生而言,教师则可以适当拔高要求,将教学要求放在知识的应用上;对于发展良好的学生,为了促进其得到有效的发展,教师就可以将要求放在知识发散上。这样一来,当教师可以对教学达成分层化的设计,教师的教学效果也就能得到有效化的提升。
三、合理利用工具,进行教学展示
教学展示是数学教学得以有效推进的保障,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数学只是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而为了帮助学生进行抽象知识的有效理解,教学展示就是必须的教学环节。但在当前的教学实际中,有部分教师难以实现多媒体教学工具的有效运用,这一情况就造成教师的教学难以得到有效推进。为了达成教学优化的有效进行,提升教学展示的有效性,教师在教学实际中就需要能将教学工具的有效开发重视起来。多媒体教学工具是一种有效化的教学工具,若教师想将其作用有效的发挥出来,就势必要能结合其特性进行研究。一般而言,多媒体教学工具的作用主要为资源指出和动态展示,而为了将这两个作用发挥出来,教师在教学开始前就需要能借助网络检索的方式去搜集可用的教学资源,在将教学资源搜集完毕之后,教师就可以再着手对教学内容的动态展示进行研究。
例如,在进行“时、分、秒”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结合这一课的教学内容进行研究,分析有效教学展示的方法。为了达成对多媒体教学工具的有效利用,在课下教师要能结合本课的主题内容进行研究,搜集有效的教学展示资源,分析一些优秀的教案和课例。在完成教学准备后,教师就可以预演教学展示的进行。这样一来,在实际的课上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的方式,使学生借助对时钟图片和视频的观察,掌握时分秒之间的联系,达成知识内容的掌握。
四、利用线上途径,开展补偿教学
得益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络现在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普及。在此背景下,如何利用互联网优化教学,也就成为教师进行研究的一个方向。线上教学是一个较为新颖的概念,虽然在很多经济较为发达的区域,线上教学已经成为了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构成,但在大部分区域,线上教学的实际实施案例仍相对较少,很多教师对于线上教学的认识程度也有所不足。从教学效果上来说,线上教学相比于课堂教师并不具备优势,因为在线上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较为困难。但在开展便利程度上,线上教学不受空间时间限制的特性就给予其巨大的优势。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考虑将线上教学作为补偿教学开展的主要形式,这样一来,课上的时间可以得到节省,且教师也可以将学生课下的时间有效的利用起来。
例如,在完成“四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相关知识的教学后,教师就可以利用课下时间开展线上补偿教学。在其中,教师就可以跟学生越好授课时间,然后进行线上授课,针对课上授课时存在的欠缺和学生存在的知识漏洞进行重点讲解。对于那些不能及时参与补偿教学的学生,教师则可以将授课视频上传,让学生进行下载观看。
综上所述,为了达成小学数学教学的优化进行,教师需要能结合实际进行研究,分析自己教学中存在的不当之处。在此基础上,教师再从问题出发,采取相应的调整策略,实现教学的有效推进。
参考文献:
[1]施磊明.创新教学方式开展小学数学优化教学[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6(12):32-33.
[2]王淑娟.深入开展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考试周刊,2015(40):16.
[3]李庆锐.开展导学式教学法,优化小学数学教学[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4):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