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仲红
云南省临沧市双江县贺六中学
摘要:初中生刚刚进入青春期,这一时期的学生情绪起伏较大,同时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擅长直观教学,同时学生的学习能力各不相同,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应该注意帮助学生进行学习技巧的教授,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在教学时,教师应该注意,及时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注重学生心理变化,在教学时教师还应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本文便基于此就教学策略进行了相应的讨论。
关键词: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在进行初中阶段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及时和学生进行交流,在教学时,首先应该使学生知晓知识来源于生活,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适当结合生活实际,培养感知意识;其次在教学时教师还应注意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也是进行高效教学的重点,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将知识进行整合,构建知识网络;最后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对学生进行分层;在教学时还应注意培养学生实践素养,及时的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本文就以上内容进行了相应的讨论,希望可以为大家提供参考。
一、结合生活实际,培养感知意识
物理这门学科的知识与生活联系较为密切,物理知识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学生要想提高学习能力,必须较为灵活的理解相关概念, 只有理解相关概念,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而同时,物理现象有大都存在于生活中。 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从生活化的视角讲述相关物理知识,以便学生理解记忆,提高他们对物理知识的应用能力。同时结合现实的场景,向学生提出些问题,进行课堂互动。
例如教师《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询问学生:语言是我们交流的前提,但是我们是如何听到声音的?学生通过相关的问题进行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信息技术进行相应的讲解,在教学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按着自己的喉咙进行说话,从而了解到声音是振动传播。教师还可以提出相关的问题:如果大家跑向对方,并说我来了。那么理想状况下,我们是如何听到的?借助相关的问题,开阔学生的思路,为接下来的物理教学创造相应的便利。在进行知识学习时,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感知意识。
二、借助思维导图,构建知识网络
在初中阶段教师的教学效率实际和学生的理解能力密切关系,所以若想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能力,首先需要老师带领学生对相关的基础知识有所了解,即学会一些物理常识。同时老师还要意识到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相应的思维导图进行描述。借助思维导图向学生直观的展示相应的知识,使知识具象化。所以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借助树状图,讲述有关知识点,使学生对相关物理学科知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例如教师《光现象》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适当结合思维导图。随后老师可以详细进行相应的分支,常见的光现象,又可以分三个分支,反射,折射,色散,反射涉及概念,类型,定义,平面成像,而平面成像又可分为相关特点,以及相应的应用;同样光的折射往往涉及,折射的规律,折射角,在折射的相关知识点下,可以讲述生活现象如海市蜃楼。同样色散。光的色散可以继续向下分支,涉及三棱镜以及三原色,同时在三棱镜色散下可以画出分支如雨后彩虹。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思维导图的构建,培养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构建知识网络。
三、进行分层教学,突破教学瓶颈
在教学时,教师还应意识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各不相同,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应该注意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实行分层教学有助于老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提高整体教学水平。而若想进行分层教学,首先需要老师了解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程度,利用问题进行提问,是最便捷的手段,所以在教学时,老师可以结合相关内容,提出不同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同时还可以结合相关的物理现象,帮助学生理解,充分调动课堂学习气氛。
例如教师《机械能及其转化》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首先向学生讲述知识概念,以及相关的例题,同时还可以结合中考的相关题型进行有效的讲述,结合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相关的划分,为接下来的初中物理教学创造相应的便利。鼓励那些学习能力较为薄弱的学生,大胆发言,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树立对物理学习的信心,否则久而久之,一定会产生畏难情绪。而在学习过基本概念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布置难度不一的习题,这样既能拔高训练,也可以巩固基础,为接下来的教学创造相应的便利,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综合学习素养。
四、实行课堂实验,锻炼实践素养
在教学时还应该意识到新时期的物理教学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进行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对于学生而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实践素养,是高效的物理教学的重要保证,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在教学时鼓励学生自主创新,并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素养。在教学时教师还可以适当进行知识讲解,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为接下来的物理教学创造便利。
例如教师《欧姆定律》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首先讲述相关的电路图,结合相关的电路图。进行相关的实验,在教学时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实验讲解,记录相关的实验步骤,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素养。在教学时,教师结合实验让学生对实验步骤加以记忆,老师应该首先画出相应的电路图,然后将电流表以及电压表调零,按电路图连接电表和电阻等。滑片还应该位于阻值最大处。使电路处于连通模式,用电压表测出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并记录示数,老师通过具体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素养,为接下来的教学创造相应的便利。
五、设置监督机制,巩固学习成果
在进行初中物理教学时,教师应该注意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自身的控制能力相对薄弱,所以经常出现,学生在课上掌握了相关的知识,但由于没有及时的巩固,导致无法熟练运用相关的知识,这使得初中物理教学效果不断下降,作为教师应该及时对相关的知识进行巩固,设置合理的监督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素养,教师还可以和学生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实现双向监督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素养,为接下来的教学创造便利条件。
老师在教学时,还应该注意针对初中阶段的学生,这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弱,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之余设定相应的考核机制,对这一类学生进行简单的鞭策,在下节课开始之前,对学生进行之前内容的回忆,帮助学生及时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对于不达标的学生,老师可以让学生将所提问的知识点进行抄录和背诵,在日后进行相应的检查,此外老师还可以对这类学生的课堂表现通过评分的方式进行直观的展现,帮助学生真实了解自身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对于自身觉得无关紧要的学生,老师可以及时和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共同制定相关的教学计划,实行家校监督的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方位的监督,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创造一定的便利条件,借此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素养,为接下来的教学创造便利。
综上所述,在进行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时,教师应该注意到,培养学生高效学习能力是初中阶段的重要内容,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适当进行生活实际的讲解,培养感知意识;其次在教学时教师还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将知识进行整合,构建知识网络;最后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对学生进行分层;在教学时还应注意培养学生实践素养,及时的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参考文献:
[1]华红云 . 浅析如何构建初中物理生活化课堂 [J]. 教育界, 2014 ( 16 )
[2]王簃轩. 思维导图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N]. 美术报,2019-09-14(004).
[3]吴海荣. 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