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焕铃
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沙溪镇盐井小学 636749
摘要:计算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必须掌握的一项能力,因为如果没有计算作为学习的基础,学生也就不可能在数学学习中获得高分,教师一定要重视在小学数学中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计算能力不仅仅是教学生学习如何计算,它还要求了学生计算的正确率以及计算速度,但是很多教师往往却忽视学生的计算准确率,纰漏百出的计算并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反而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受到影响。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增加练习量;保证质量;规定时间;开始竞赛;
教师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还要尽量避免学生在计算中容易出现的马虎等现象,也就是说教师要保证学生计算的正确率,这样多方面结合才能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计算。在本篇文章中,我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从增加学生日常的练习量、保证学生练习的质量、使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计算练习、开展比赛检验练习成果这四个角度来阐述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希望我的分析对各位教师有所帮助。
一、增加学生计算的练习量
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内容是计算的方法,学生在课堂上跟随着教师一步步地讲解能够完成一道题目的计算,这样似乎代表着学生学习会了计算方法,但是一旦让学生独自进行做题,学生就会暴露出各种各样的缺陷。学生虽然知道理论上该怎么做,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总是这里漏掉一个符号,那里漏掉一个数字,这其实是和学生的不熟练有关,要是可以在课堂上设置相关的课堂练习,让学生在一道道的题目练习中将这些知识内化为己用,教师同时也要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下进行练习。
例如,在进行讲解“两位数乘两位数”这一节内容时,我会在课堂上向学生讲解竖式计算的方式,并且结合几个具体例子来向学生演示如何进行计算,同时我也会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课堂练习实践一下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但是仅仅在课堂上进行短短的练习并不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计算能力,我会在下课前向学生布置一连串的数学计算题目,让学生放学回到家后也依然能够有数学题目进行练习。同时我也知道班级内的绝大多数学生都购买了口算题卡,我也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书写,这也是增加学生练习的一个途径。这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题海战术,通过一遍又一遍的训练让学生逐渐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虽然有很多人在唾弃题海战术这种教学方式,但是就目前来看,题海战术仍然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方法,当然我也不会给学生布置远远超出学生能力范围的练习量,我会控制好每天给学生布置的题目练习数量,确保我每天布置的都是学生可以顺利完成的作业。
二、保证学生完成题目质量
在上述的内容中讲述了增加学生练习量的必要性,但是有些学生为了逃避这些大量的训练,会选择敷衍地对待计算练习,以这种恶劣的态度对待练习的话哪怕学生做再多的题也无法提高绩效能力,因为学生没有用心完成练习。因此在保证学生练习数量的同时,也要保证学生的练习质量,或者说是需要教师在数量和质量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兼顾二者才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计算,不论忽视了哪方面学生的计算正确率都不会得到太多的提高。
例如,在进行讲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这一节内容时,我在课堂上给学生布置了课后作业,但是我第二天将作业收回来时却发现有一些作业写得非常敷衍,不仅没有竖式计算过程,答题的正确率也不符合这个学生的真实水准,我就和这些学生一个个进行谈话发现很多学生利用家里的计算器得出答案。我会严厉地批评这些学生,然后我会在班级中向学生强调作业完成的要求,作业都是对课堂所学内容的复习,只要用心都可以完成的,所以大家要认真地对待每一次的课后练习独立自主地完成计算练习。
为了保证学生的练习质量,我也会和家长进行沟通,拜托家长多多看顾一下学生,不让学生接触到类似计算器这样的物品,甚至让家长多多关心学生完成作业时的表现,这样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上交作业的质量。而作业质量的提高又表现了学生对待习题的认真,当学生认真完成某一件事情就会收到一个意外惊喜,经过一段时间学生就会发现自己的计算正确率有所提升,这就是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收获之一。
三、限定时间完成计算练习
学生认真对待每一次的练习计算能力很快就会得到提高,但是随之而来就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学生计算速度过慢,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有的题目计算。所有的考试都是有时间限制的,如果学生在计算速度上落后他人太多,可能他人都在进行第二遍的检测时学生第一遍的计算还没有写完,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计算速度的提升,最好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养成定时练习的好习惯,这样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自己的计算速度。
例如,在进行讲解“分数乘法”这一节内容时,其中,学生不仅要对分数进行乘法计算,还要对最终计算的结果进行约分,这样得到的最终结果才是正确的答案,通过每一次学生上交的作业我发现学生对分数乘法掌握得较好,当我尝试让学生进行课堂小测时,却发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虽然学生的计算正确率很高,但是解答一道题所花费的时间远远超过了我的预估,这就导致了很多学生不能在我规定的时间所有的题目,这其实也是我教学的一个疏忽,过于在意学生计算正确率而忽视的学生的计算速度。我会及时做出弥补,重新寻找一些基础的分数乘法练习题,在下课前将这些练习题作为作业下发给学生,但是这一次我有了额外的要求,我会让学生在计算这些题目时开启计时器,最后将自己所用的时间写在作业最上方,并让家长签字,然后每天我都要求学生比前一天所花费的时间更少,直到学生的完成时间处于正常区间才停止这种方法。
四、开展竞赛督促学生练习
学生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下都是独自在进行练习,对于自己的计算能力并没有一个很清晰的认知,我会定时开展一个小小的计算比赛,让所有的学生在同样的情况下进行计算的比拼。从最后的排名中学生可以了解到自己计算能力的高低,这样可以很好地督促学生,使学生在接下来的练习中更加拼尽全力,教师也可以准备一些奖品颁发每次获得前三名的学生,这样对于剩下的学生也是一个很好的激励,让学生在接下来更加努力。
例如,在进行讲解“分数混合运算”这一节内容时,混合运算的计算难度比起单一的加法或者减法计算困难得多,其课堂讲解难度并不是特别高,但是其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技巧,从而提高学生分数混合计算的正确率,对此我的做法是让学生不断地进行练习,熟能生巧学生的计算能力终会提高。但是我发现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没有了,而且有些学生对于自己的计算水平没有正确的认知导致一些学生过于骄傲自满,我会在班级内开展个人计算竞赛,让学生在相同的时间内完成一样的题目,并由我进行批改,我会按照分数的高低给学生排一个名次,并对于前三名给予相应的奖励。这种竞赛我会定时地开展,一是为了让学生明白自己的计算能力现在是什么样的一个水准,二是希望能够借助这个比赛机会督促学生更加努力地练习,因此我会将其作为班级的固定项目,并且每次比赛的内容都根据近段时间所学内容来确定,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总而言之,想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光靠课堂上讲解计算方法是不够的,教师需要为学生搜寻合适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先写练习,又要操心学生对这些练习的态度,同时还要想办法来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每一项工作都不是那么容易完成的,更何况是所有的工作堆积在一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应该做好长久坚持的心理准备,在小学阶段中想办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参考文献:
[1]钟建林.小学数学运算技能教学的三个层次[J].教学与管理,2017(29)
[2]董成平.小学数学运算能力培养探究[J].赤子(上中旬),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