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3/2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5期   作者:  邱静娟
[导读] 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无处不在,小学数学这门课上不好影响的不仅仅只是小学,还有初中、高中,乃至大学。
        邱静娟
        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沧浪小学 湖南省 常德市 415900
        摘要: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无处不在,小学数学这门课上不好影响的不仅仅只是小学,还有初中、高中,乃至大学。刚接触数学的小学生眼中是十分抽象的一门学科,小学数学是基础阶段,教学容易枯燥无趣,就会容易导致小学生容易对数学产生厌恶情绪,从而无法学习好这门课程。如何把小学数学讲的生动有趣,提出趣味教学法把抽象的概念衍变成具象化,是解决目前数学教学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趣味教学法;小学数学;教学分类
        引言:由于数学学科自身特点和普遍性基础差的原因,数学教学在当下已经成为了学生的不愿学也不喜欢的课程,落入到没有办法而又不得不学习的困境。面对整个教学体系而言,数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学数学的铺垫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趣味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运用中提出了四大教学概念和策略。
        一、体验式教学
        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没有办法调动学生的情绪进入自己布设的场景中,教师是成人思维且跳跃性强,往往教师在感知中觉得教学内容讲解的清晰明了,而小学生却难以理解。教师的思维和小学生的思维并不在一条水平线上,因为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是不断成长的过程,形成了“鸡同鸭讲”的感觉,教师容易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挫败感,学生容易在教学的过程中有失落感。体验式教学方法让学生轮流充当老师讲授部分课程,这是一面镜子,不仅可以反映教师的教学质量,也可以反映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新人教版三年级上中第一课《时秒的认识》,学习本次课程时教师先按照正常的讲课方式来教学第一堂课,注意观察上课教学质量,第二堂课让“小老师”教学《时秒的认识》,教师坐在学生位置观察“小老师”讲课的方法和上课小学生的教学质量,就会发现其明显差别。往往“小老师”教学的质量高于正常教学的质量,原因是第一体验式教学有复习感,教师正常讲解一遍,学生重复讲解一遍。第二体验式教学会让小学生培养使命感和责任感,让小学生会努力学习好知识内容好之后教授其他同学,让小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参与感。第三体验式教学让小学生易提升学习的自信心,特别是理解能力偏弱小学生每解决一个数学难题,可以产生浓厚的自豪感,对学习的充满热情。
        二、情境式教学
        情境式教学是新型的一种教学方式,让教学内容模拟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等,使得小学生的接受度更强、更广,还能产生学习兴趣。

案例:“数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创设故事情境,采蘑菇的小姑娘去山上采了20朵蘑菇,碰见没有吃饭的老爷爷给老爷爷5朵蘑菇,放在篮子的蘑菇有3朵坏掉了不能吃,请问小姑娘还能吃的蘑菇还有几朵?勾起小学生的好奇心,积极计算数学结果。活动中,教师创设情境不仅很好的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在后续的活动中会发挥良好的导向作用,情境设置对教学活动的整体性向上影响,让小学生的思维处于爬坡状态,循序渐进的跟上教师教学内容。
        三、游戏法教学
        荷兰语言学家和历史学家约翰.赫伊津哈提出的“游戏论”中,游戏是文化中的固有成分,游戏所代表的竞赛精神和休闲精神,促进了社会发展。游戏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形成游戏法教学方式,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实现了抽象数学知识到具象化游戏的跨越。如在学习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教师让学生写上东、南、西、北四个两组卡片,然后让学生利用这两组四个卡片在所坐位置对周边同学相互发放卡片,(1)每个学生对其他学生发放卡片进行验证是否发放正确,(2)可以让学生表述发放卡片的想法,我给b同学东卡片,说明b同学处于我的东方位置。b同学给我西卡片,我处于b同学的西方位置。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对东南西北的四个方向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刻的理解,这样的游戏法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小学生锻炼思维、反应能力和规则意识。
        四、合作式教学
        合作式教学就是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本形式,利用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关联性来促进学习,相互关联性就是学生之间以教学内容为基础,相互交流不同教学内容的想法和问题,相互之间交叉疑问和交叉解答,这是一种问题合作,也是交流合作。合作式教学容易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辩证和反思,从而达到取他之长,补己之短的效果。如对克和千克认识这堂课,先认识克和千克的含义,在小组成员对生活中常用物质进行称量,如一瓶水、一本数学书、一只笔等,小组成员把自己称量好的数据统一汇总并展开讨论,根据实验、调研、讨论和意见不同阶段的合作形式,在探究中合作,在合作让探究更深入、更主动。
        结束语
        总而言之,趣味教学法是为了更好服务于教学,让教学轻松愉快的开展,减轻教师和学生对教学中生硬、抽象事物的负担。但凡事过犹不及,过度追求趣味性容易偏离实际教学的目的。合理适度的运用趣味教学法活跃课堂氛围,增加学生主动性,提升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了在快乐中学会数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郑秀丽.趣味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0(07):148.
        [2]肖明霞.浅议趣味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9(53):1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