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明
浙江省景宁中学 323500
摘要:物理是一门讲述基本结构、相互作用、一般运动规律的自然基础学科,其中所运用的实验方法、研究策略和科学思维是人类认识未知世界最有效的工具。在当代社会,物理学已经成为人类生活和科技发展的重要组成。学生学习物理学这门基础课程不仅是为了提升全体高中学生的科学素养,对于学生研究物理知识、体验科学探究、增强创新精神、锻炼实践能力、进一步探索自然都有一定程度的帮助,因此,教师通过制定相应的知识技能目标、过程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当前的发展趋势和经济发展状态对高中学生的物理学科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应用研究;策略分析
引言:体验式教学方法是一种将学生原有生活经验与学科教学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方式,通过教师设计的相关活动和情境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体验到课本知识,经过体验式教学能够最大程度的促进学生行动、心理和情感三方面的体验。本文通过教师在课堂上对体验式教学的应用、观察和反馈得到了一些相对符合高一物理教学课堂的实践经验,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分析改善传统教学课堂的不足,优化物理教学效率和课堂氛围、提升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积极性和专注度。
一、高中物理的学习现状
当今高中物理教学通常将传统的教育理念作为指导思想,整节课堂几乎是物理教师一个人的演讲,学生积极性低、学习被动、教师处于主体地位等问题是传统教育观念的通病。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关于学生作业纠错、测验评分、练习作业布置等一系列工作会极大地牵制教师的精力。对于刚入学的大部分高一学生来说,物理学科依旧是比较困难的一门科目,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和众多一线教师教研讨论分析,得出抽象物理知识和相关定理推导过程对于学生来说理解困难的结论,因此,如何加强对概念和规律等基础知识的学习和体验,脱离书本的理论知识是急需当前教师解决的问题。当代新型教育观念逐渐向“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方向变化,希望通过一系列的研究与教研能够真正融入到当前高中教学模式中。
二、体验式教学实施的意义
讲授、探究、合作、体验等方式是当前高中物理教学中较为常见的几种,其中体验式教学虽然被偶尔提到,但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较为少见,教师对体验式教学的重视程度低不仅是因为相关教学实践事例较少,还有相关体验教学理论研究不足的原因。随着新型教育观念的逐渐推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发表有关体验式教学的观点,越来越多的教师也意识到了体验式教学的重要性。运用较少的体验式教学理论研究改变当前高中物理的教学现状是应该被广大一线教师注重的问题,通过运用体验式教学的内涵培养高中学生学习物理和探究未知事物的兴趣。
三、体验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20世纪初的杜威理论教育提出了当时的教育弊端,该观念认为经验与学习二者是不可分割两部分,主张不结合个人经验而进行的机械记忆的学习是毫无用处的,该学习方式会将理论与实践分割开称为相对独立的两部分,所谓的结合经验也并非让学生进入实验室中自行探究实验,而是通过学习蕴含科学知识的相关实验将课文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种经验与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法不仅能够让学生真正收获到知识,还能让学生持续对学习保持积极性和积极兴趣。另一位教育家杜威认为只有将学习的知识变成学生的本能才能真正地获得能力的提升。因此为了让学生真正学到有用的知识,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该尽量创设体验情境或设计体验活动,开展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增强物理课堂有效性的体验式教学法。
四、高中物理体验式教学的实践
1、情境体验法
在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中,学生获得直接理论知识心理状态常常是复杂的、模糊不清的,这些心理状态不利于学生后续的学习、知识的运用和习题的练习等过程质量上的提升,因此通过情境体验法将学生引入教师精心设计的情景中并进行适当的引导,从而达到促进学生积极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有效性、摆正学习态度、树立正确价值观等目的。
经实验研究表明当刺激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时,学生学习过程中会夹杂积极情绪和正反馈调节,这些情绪有利于学生提升学习效果,反之当出现负向情绪发生时学习效果就会出现降低的现象。
在高一物理第一章节的学习中,参照物以及物体的相对运动状态是学习的重难点,此时教师可以采用情景创设的方法解决学生无法理解的抽象问题,比如利用问题情境法让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过相关经历,从而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学习在生活中的运用以及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演示相关题目运动状态的方法,让学生真切的感受、观察到运动时相对的。
2、活动体验法
在学习物体加速度这一章节的时候,教师可以开展相关实验活动让学生进入实验室真切测量实验数据,从而得到相关结论。该种活动体验法能够使学生加深对实验步骤的印象,不需要死记硬背的过程学生便可以理解记忆,从而在考试的实验题中取得不错的分数,将实验课程与成绩直接联系的活动方式,能够让学生在从多角度体验和思考的同时提高考试分数,并且对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也有促进作用,一举多得。活动教学法就是让物理的抽象概念真真切切的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并体会到,而并非学习课本上冰冷的理论知识和枯燥无味的理论数据。
3、视频观测法
在学习天体运动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万有引力的相关纪录片向同学展示计算万有引力这一公式的重要意义,让同学们从视频片段中真切的感受到牛顿发现这一万有引力是多么伟大的事,并且可以播放神舟七号宇航员在太空中的失重现象以及在月球的跳跃片段,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在月球可以轻而易举的跳出那么远、那么高,激发学生对未知事物的探索和思考能力,从而达到提升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让学生观测视频进行相关物理学习的方法再一次拓展了体验式教学的实践方法。
4、组织比赛法
开展相关科技比赛是体验式教学中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之一,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深度、拓宽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知面。科技制作比赛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团结协作与合作共赢能力,还能够锻炼学生信息搜集、实际操作、个人毅力等能力。
比如:在学习动量与动能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制作水火箭并开展相关比赛。学生通过灵活运用并组装塑料瓶、试管塞、双面胶、防水胶带、硬纸板、自行车气门芯等材料制作水火箭,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准备并给学生演示制作原理。总有学生眼高手低认为简单但是实际操作却不成功的;也总会有人在听理论原理时认为无聊、没意思,没有不认真听最后不会做的;大部分学生团结办理、积极参与的身影让老师真切体会到身为教师教书育人的快乐。在学习重力时,教师可以发起“保护鸡宝宝”的挑战书,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和身边常见的材料保护鸡蛋,从四楼掉落的鸡蛋一定会碎,如何减小鸡蛋的重力让其平稳落地成为了学生们好奇的事情,“会有人成功吗”“我一定可以的”等想法在学生脑海浮现。在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勤于开发各类与理论知识有关的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高中生活,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结束语:总而言之,体验式教学相对当前的教育模式一定有利也有弊,适当引入传统教学课堂能够激发后进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高中学习生活。
参考文献:
[1]朱志恒. 体验式教学在高一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9.
[2]吴爽.体验式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下),2019(03):150.
[3]李玉霞.体验式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对策[J].青春岁月,2019(03):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