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策略

发表时间:2021/3/2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5期   作者:史海燕
[导读] 随着新教改的不断深入,围绕小学数学教学涌现出一批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其中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其中的典范。
       史海燕
        扬州市邗江区美琪学校(小学部)225000
        摘要:随着新教改的不断深入,围绕小学数学教学涌现出一批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其中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其中的典范。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充分突显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具有促进作用。但在实际运用中难免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本文以实际教学为背景,阐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的策略,供大家参考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探讨;有效性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素质教育的重视力度越来越大,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变为能力培养。目前而言,围绕这项教育改革涌现出了很多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其中,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其中的代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互相讨论,进而完成学习任务,实现了共同进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在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涌现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围绕这些问题,我们集中进行论述,以便于教师更好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
一、已实施的小组学习所取得的成效
        教师在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进行教学时,能够有效减轻教师教学压力,教师在明确学生方向和学习任务时,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进行讨论学习,教师可以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讨论当中,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充分突显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作用,教师则需要发挥好引导者的作用,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畅所欲言地表达,进而拓展学生的思维。不仅如此,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获得明显的进步,进而缩小了学生之间的差距,全面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
二、小组学习暴露出的新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创新性的教学方法,随着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将会严重影响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目前而言,小组合作学习所暴露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学生自律性差、组织纪律性差
        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大部分的学生会按照教师所制定的方向进行讨论学习,但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自律性较差的学生,在刚开始时会自主参与讨论,但时间一长,就会出现溜号、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甚至还会利用讨论之便来聊天,影响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正常开展,导致出现小学合作学习效率低下,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小组合作学习开展效果不理想的情况。
(二)学生自控能力差、小组学习过于形式化
        小组合作学习首先要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完成学习任务。

但在实际开展过程中,教师在划分小组成员时,考虑较少,随意就近划分小组,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浮于表面,流于形式主义。这样划分的小组成员,组成成员相对比较了解,没有任务的新鲜感,另外,采用就近划分的原则,学生之间没有形成优势互补,或者是无法进行正常的学习交流,无法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另外,就进划分后,小组成员之间所讨论的话题多是与学习无关的内容,导致小组合作学习名存实亡,影响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
(三)依赖性学习风气日益严重
        目前而言,由于很多学生不善于表达,习惯了让教师来讲解知识点,自己不会动脑思考问题,对教师存在严重的依赖心理,这部分学生擅长跟随教师的思路,当教师提出问题后,会借鉴小组成员的意见进行回答,在小组内部形成严重的依赖作风,并且这种情况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最常发生的一种情况,也影响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
三、进一步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有效性的新举措
        为了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教师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纠正上述问题,具体措施如下:
(一)公平地有计划地进行分组,达到平衡分组
        教师在划分小组成员时,要充分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学生的基础、学习能力、理解能力,甚至还要包括学生的兴趣爱好。要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以优势互补、共同进步为原则划分小组成员,保证每一学习小组水平处于同一水平线。教师还可以采用“一带一或一带多”的原则,将优秀学生平均划分到各小组之内,进而实现学生共同进步的目的。
(二)加强学习小组内的互助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进而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实现全面进步。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比较缜密的学科,在学生过程中,需要小组成员各抒己见,发散思维,充分交流,这对于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而言,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对于优秀学生也是一个充分表达的机会,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利用学生,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三)提高各组积极性
        在科学合理的划分小组成员之后,教师可以引入竞争机制,让各小组之间展开良性竞争。这样,同学们才能在小组活动中努力学习、发散思维,不断完善自己的观点,提高小组活动的积极性,同时也能激发同学们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有效规避传统教学的弊端,不仅如此,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不仅符合新教改的精神,更符合素质教育的初衷,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符德军.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探究[J].中国教师.2018(S1):75.
[2]方正霞.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探索[J].新课程(上).2015(10):3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