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堂 借力课外 走向生活的艺术教育

发表时间:2021/3/2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5月14期   作者:常乐
[导读]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艺术教育应当具有三种功能:一是“教育”,二是“净化”,三是“快感”,也就是说,艺术可以帮助人们获得知识、陶冶性情、得到快乐。
        常乐
        北京市房山区窦店镇窦店中心小学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艺术教育应当具有三种功能:一是“教育”,二是“净化”,三是“快感”,也就是说,艺术可以帮助人们获得知识、陶冶性情、得到快乐。
        为了将艺术教育落实、落稳,我校构建了艺术教育发展体系。课堂是我们的根基,课外是我们外化的空间,根据教研组实际情况,通过以下途径将课堂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实现课内外一体化发展。
        一、抓好一支队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基本情况
        教研组现已形成美术专职教师9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人、本科生8人。6人为美术类专科院校毕业具有较高的艺术创作能力,3人为房山区书画家协会会员,1人为房山区云水诗社社长。从课外小组展示到专家进校园、基地校授牌、博物馆课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市区级各类活动展示最后到金帆书画院的创建。逐渐形成了一支积极进取、乐于奉献、敢于创新的教研组。
        (二)实效教研
        本学年共开展教研活动12次,房山区美术教研员高军老师指导教学3次,美术特级教师刘月娥老师走进课堂4次,中心校肖主任及组长听评课30余节。先后参加市、区级展示课8节,说课评比4节,校级展示课6节,每次活动青年教师都收获很多成长迅速。
        教育教学是我们的主战场,每学期教学处都会邀请教研员高军老师来校指导,高老师提倡的素课和以学生为核心的课堂分层教学理念值得我们深入探究、实践。我们只有把课堂抓实、抓牢,才能拥有更持久的内驱力。
        教研组内充满着年轻的活力,但是这也正显露出了我们的短板,教师过于年轻化缺乏引领教师。基于这个问题教研组制定了可行的青年教师培养计划,每学年青年教师要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申报区级及以上的系列培训活动。例如:常乐老师参加的北京市中小学生“丹青校园 共筑梦想”美术教师培训活动,段宇鹏老师参加美术教研员高军老师组织的粉笔画系列培训,丁永田老师参加的粉笔画大师班活动等。参加周期较长的系列培训对青年教师教学和创作水平的提高起到关键的作用。
(三)终身学习
        学习的脚步永远都不会停止,每位教师都意识到要不断学习新鲜事物的重要性,教研组会利用假期组织大家一起去书店选取一些有关教学理念或小组制作的相关书籍,每学期至少看两本书这是最低目标。除了书本上的学习,假期我们还会一起走进博物馆,每位教师都会根据自己所带小组选择一些最适合自己的博物馆作为长期学习场所。例如:丁永田老师的粉笔画选取的博物馆是: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博物馆,创作的主题是粉画猿人。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创作的主题是粉画青铜器。任俊振雄老师的钢笔画选取的博物馆是园林博物馆。张亚明老师的绳编和剪纸小组选取的是北京民俗博物馆等等。不要把眼光只放在周边,应该大胆的走出去。
        二、夯实三条途径提升学生艺术素养
        (一)夯实美术课堂教学
        课堂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基础,为了让组内教师更准确的把握教材上好每一节课,全员深入研究课标,钻研教材,了解教学内容的编排意图,明确教学任务及重难点。具体方式如下:
        1.通览教材
        掌握全套教材体系,熟悉所教年级全部教材,根据年级教学要求,科学地理清教材的知识与技能体系,掌握教材重难点统筹安排教学内容。学期初对各年级教学内容进行系统梳理,分析出各领域在整体教学中所占比例,把握各年级训练要点及重点,对于教学中的重难点要结合示范、讨论等方法让学生理解。
        2.充分准备
        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查阅有关教学资料,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和操作水平。搜集、绘制、制作具体的教学范画、范样、作品及电教资料。


        3.策略跟进
        好胜心强是学生的主要性格特点之一,而在激烈的竞争氛围中,学生最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促进学生自身的发展。上课中,多组织开展竞赛形式的研讨与创作,促使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成长。
        (二)构建艺术社团体系
        1.拓展第二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美术社团共开设:面塑、剪纸、绳编、工笔画、小蚂蚁、泥塑、篆刻、书法、粉笔画、衍纸、钩织、等二十余种小组活动,通过第二课堂,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注重小组阶梯建设,促进社团健康发展。
        阶梯建设是社团发展的重中之重,各小组在发展中都遇到了不同的问题。面塑小组人数较多,且一部分在以前并没有经过相应的训练,只是凭着好奇心、兴趣来学,针对这一部分学生我采取了分层教学,做到既让他们学到知识和技法,又尽快缩短差距。粉笔画在二小进行了从新组建,许多同学都是第一次接触粉笔画,通过小组活动先让学生感受粉笔画的特性,并且在尝试的过程中渗透一些粉笔画的简单技法。通过一年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基本掌握了京剧人物、青铜器、风景的画法,创作的作品多人获得市、区级奖励。
        (三)广泛实践扮美生活
        1.走出去、请进来,立足实践。
        走出去。依托校外资源,让学生大胆的走出去实践,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结合各小组的特色选取实践地点。例如:粉笔画小组走进长阳公园写生月季花,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粉画青铜等,让孩子在生活中去实践。请进来。结合学校博物馆课程,将请进来的资源用美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创作主题画、小报、手工制作等。让请进来的资源发挥到最大化。
        2.多途径的展示平台
本学年美术社团共参加市、区级展示10次,展出作品600余件。
    展示平台为孩子们的实践提供了机会,教会他们如何将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从课堂上的欣赏美、发现美,到生活中创造美,实现课内外一体化。
        三、美术教育成果与思考
        (一)教育教学成绩
        本学年教研组共获得国家级展示课2节、论文7人次,市、区级展示课12节、论文32人次。在当代家庭教育和现代教育报发表刊物3次。
    (二)学生获奖
        本学年在第八届“国戏杯”学生戏曲大赛北京地区(戏曲绘画类)比赛中荣获一、二、三等奖32人次;在2017北京市足球文化节个人小学组吉祥物评选中获得一、二等奖18人次;在第三届“鱼悦生活”鱼文化作品展示活动中荣获一、二等奖11人次;在2017年房山区中小学生才艺大赛小学甲组绘画项目荣获一、二等奖 46人次。本学年学生获得市、区级荣誉380余次。
        (三)我们的思考
        美并不只是一副漂亮的图画、一件精致的工艺品,而是让孩子们拥有一双会发现美的眼睛、创造美的手,自由体验、大胆创作。这是我们培养孩子美术核心素养的方向,不仅仅是让孩子会画画、制作,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创新。
        良好的成绩将为我们今后工作带来更大的动力。不过,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勤勉、务实工作,在美术教育教学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毫不松懈地努力奋斗,为艺术教育事业谱写出新的篇章!



【参考文献】
[1] 兰岗,中小学民族民间美术文化保护传承教育途径与方法的探寻[M].江西:江西美术出版社,2010-9-1
[2]李方,教师培训管理工具箱[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0-1
[3]赵德成,教师培训需求分析[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1
[4]李方,教师培训研究与评论(第二辑)[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0-1
[5] 殷会利,殷会利民族美术教育与研究文集[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1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