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彩画在陈设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3/16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1月   作者:朱蕾
[导读] 陈设设计作为传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并在陈设设计中融入古建彩画形式元素及其丰富文化内涵。这不仅是在继承悠久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更有利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文化自信与民族自信的提高。对此,本文将着眼陈设设计重点分析古建彩画的相关应用。

山东潍坊工程职业学院    朱蕾    262700

摘要:陈设设计作为传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并在陈设设计中融入古建彩画形式元素及其丰富文化内涵。这不仅是在继承悠久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更有利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文化自信与民族自信的提高。对此,本文将着眼陈设设计重点分析古建彩画的相关应用。
关键词:陈设设计;古建彩画;应用分析
        引言: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理论意义下的古建彩画已越发成为中国传统古代建筑的代表,也可丰富陈设原创设计的多变性。因此,古典彩画艺术与现代彩画的表现手法的有机结合,必将会使传统的古典文化装饰绽放出新的意义。另外,应在继承与保护的基础上,应该提高对古建彩画所蕴藏的传统文化精神的吸收与挖掘,将汲取的文化精髓应用在陈设设计,进而让此优秀建筑文化遗产获得新生。
        一、简析陈设设计应用古建彩画的基本原则
        第一,民族文化性。该原则并不单纯指汉族文化,在陈设设计中自然要在民族基石上呈现东方文化[1]。而彩画从属于建筑装饰艺术也是重要的东方建筑体系构成部分,已经深植于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经过长时间衍进的传统建筑彩画,在宋代其艺术形式已是规范成熟。针对我国传统古建彩画起到宣扬吉祥文化的显性心理功能,在其形成和完善的过程中显然灌注了儒家文化基因,进而肩负着体现伦理、礼治的重要作用。不同的工艺材料与图案纹饰,能够将建筑物的功能与等级加以完善。例如吉祥图案具有佛教文化和我国传统文化的信息,在明代与清代的吉祥题材传达的是祈祥纳福、趋吉辟邪,是古人在其精神层面上的追求,也是心理层面上的建筑文化的延伸,从而间接发挥着教化子孙的重要作用。因此,在进行陈设设计是,不能单纯思考古建彩画具备的文化属性,还应关注到陈设设计文化的整体氛围,对其传统文化内涵进行深入研究,这样才才会更好地表达相应的民族文化情感。
        第二,和环境相统一。关于陈设设计范畴主要涵盖:增强具有功能性的实用型陈设品;增强形式美的装饰型陈设品。起初彩画原来属于陈设设计中的一部分,是传承民族传统艺术的重要路径,其塑造具备浓郁传统文化气息的空间氛围。至于陈设设计也是这样,其力求能够塑造文化底蕴深厚的陈设环境,一方面能够将陈设品自身的精彩充分展现,另一方面还能把独特的设计构思有机结合整体环境,示意在进行设计时应该兼顾承载陈设的空间。要是彩画自身十分夺目则很难协调好空间陈设,由此可见怎样和环境进行统一设计,对于陈设设计理念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第三,时代性。其主要指的是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下,构成的特殊文化以及审美心理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艺术作品的形式与内容。作为建筑装饰艺术形态的彩画,是由于广泛传播的儒家礼制观念以及宗教等因素集合体。诚然在当代推崇工匠精神、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的时代背景下,时代性原则需要其新的设计不应只是关注旧形式表象,需要予以时代特征的全新的形式、思维,使用新的技术和材料,这样才能让蕴含彩画元素在内的陈设设计位于时代发展的浪尖。
        二、简析陈设设计中古建彩画的具体应用
        (一)三维彩画,去繁变简
        创作古建彩画所要追求的是进深与立体的艺术效果。以我国苏式彩画为例,梁枋箍头上的“卍”字纹与回纹、包袱烟云托子都可以呈现很明显的体积感。图1根据基本的彩画图案形态,在进行设计中不妨对空间维度展开变换试验,通过具有代表性的彩画装饰语言,使用新技术与新材质让原本的二维平面彩画变为三维,赋予了平面建筑装饰艺术全新的立体形式,进而通过光影的丰富性与更多的侧面呈现我国经典建筑彩画的多样性内涵。这幅三维彩画以祥云图案作为基础。直线和曲线建立了疏密、比例相对称的构图,通过高低错落的祥云纹样、对其持续叠加等方式强化其体量感。选择高密度PVC板作并使用激光切割技术手立体化呈现传统经典建筑彩画。


        (二)水墨意蕴,虚实相伴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这片土地上也蕴藏着十分绚丽的艺术形式,其实中国画与中国经典建筑彩画可谓是异曲同工[2]。对于中国画而言,通过对墨色干湿、浓淡调节的手段获得虚实远近、生动形象地描绘效果。在《历代名画记》中就提出了“运墨而五色具”的观点,其所以表达的就是多层次的墨色干湿浓淡变化。基于现代设计理念出发,是通过刚柔的轮廓变化、明度变化来体现空间层次感与图案形象的立体感。在相对有限的立体厚度开辟广阔的艺术空间。出于让建筑彩画自身的水墨意蕴呈现在空间深度,本文建议可以通过黑白状态下体现立体形象的多元光影变化,具体如图2所示。将玻璃当作媒介使用喷砂雕刻的方式体现古建彩画自身的形式美,绘制的旋花图案主要突出曲线美与花瓣厚度。依托玻璃厚度,在正面与反面的深度不同的雕刻,从而形成代表性的建筑彩画形式,加之使用LED光将浓烈的传统彩画色彩剔除,体现出虚实的立体的纯净的层次效果,这样也能呈现出彩画图案形式的唯美。剔透的玻璃与柔美的线条形成明显的对比关系。通过光线折射,比对“柔”和“刚”突出其艺术表现力。


        (三)彩画饰面,亲民质朴
        如图3所示,便是再现了传统彩画元素符号,通过古建彩画梁枋位置的旋花图案,重现在结构与形式,在形成单元之后重复排列。在色彩处理方面,使用温润的绿色壁纸映衬局部深绿色图案,彰显敦厚质朴的空间氛围。而且体现在主要立面,使用大范围的玻璃材质弱化图案成为空间背景,有机融合在整体环境中。采用明代时期彩画的旋花纹样,并不需要过多技巧便可以尽情展现民族传统文化风格。在图4中能够呈现其装饰性陈设艺术,依据图1的设计语言再进行实验。通过提取和重构古建彩画元素,在融入陈设设计过程中并运用到墙面装饰,使用体积和色彩的结合,在陈设设计中彰显古建彩画的艺术气场。
图3:立面装饰
图4:彩画装饰陈设
        总之,传承单一的彩画元素并不是最终目的,汇聚成多样性的造型层次与丰富的视觉感受,进而为人们带来艺术美享受,这才是设计师所要追求的目标[3]。伴随着历史的发展,陈设设计的形式与类型也会随之变化。当前的社会是人的个性特征与科学技术开放发展的时代,所以装饰去向应该满足时代审美与文化特征需求。因此,创新彩画设计不仅不能脱离其文化根基,而且也不能和当代人文环境与人们的审美需求相背离。在将中国传统图案绘制在现代建筑构件表面,或是在室内装设老旧木构件表面,这样的设计对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其实是十分肤浅的。古建彩画形式的深度探索应该顺应多元化的趋向,将我国优秀民族文化融入陈设设计中,是文化情感与精神的融合,那么对于古建彩画形式的创新也是如此。
        结束语:进一步扩展古建彩画的艺术底蕴与文化内涵。从平面到立体、局部至整体、具象到抽象的实践过程中,能够探寻出古建彩画独有的形式美原则,而且对于当代设计的确起到一定的启迪作用。通过新的材料与技术,有助于创新发展彩画形式,将古建彩画元素与陈设设计有机融合,其创作空间是巨大的。不断出现的新技术、新材料能切实推动糅杂优秀传统文化的陈设作品的产生,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这也赋予了传统文化遗产全新的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汪艳荣,罗彬.传统建筑彩画艺术在陈设设计中的应用实践[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9,39(03):86-89+124.
[2]蒋广全.中国清代官式建筑彩画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宋文婷.古建彩画融入空间陈设之探索[D].北京:北京建筑大学,2016.
[4]姚田.传统古建彩画文化衍生品设计实践——以旋子彩画为例[J].湖南包装,2019,34(03):87-90.
个人简介 姓名:朱蕾,单位: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讲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