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形势下非薪酬激励机制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3/16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1月   作者:于俊华
[导读] 在新形势下,管理人员已经深刻意识到以往激励机制存在的弊端,并更加重视非薪酬激励机制,以通过该机制促进薪酬分配公平性的提升,使员工对事业单位产生强烈的归属感,不断提高事业单位经济利益,为员工满足个人发展需求创造良好的条件。基于此,必须将非薪酬激励机制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

河南开封尉氏县医疗保障局办公室    于俊华 475500

摘要:在新形势下,管理人员已经深刻意识到以往激励机制存在的弊端,并更加重视非薪酬激励机制,以通过该机制促进薪酬分配公平性的提升,使员工对事业单位产生强烈的归属感,不断提高事业单位经济利益,为员工满足个人发展需求创造良好的条件。基于此,必须将非薪酬激励机制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
关键词:新形势;非薪酬;激励机制
        前言:目前,为了促进事业单位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必须对激励机制加以完善,以确保当前社会及事业单位的发展需求得到有效的满足,同时为员工职业发展做好科学的规划。基于此,本文对目前激励机制存在的不足展开深入的分析,并结合具体实际提出科学的解决措施,以为事业单位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一、非薪酬激励机制的必要性
        只有确保人际关系、工作条件等激励因素得到有效的满足,才能产生积极的正面情绪。因此,为了使员工在工作过程中保持充足的工作动力,必须建立完善的非薪酬激励机制,以通该机制激励事业单位员工,让人产生强烈的渴望,将员工的内在潜能充分挖掘出来,使员工可以将自己的个人发展与事业单位发展相结合,制定科学的工作计划,并通过个人的力量影响事业单位的发展,为事业单位发展提供人才方面的保障。
        二、员工激励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缺乏深层激励,激励效果有限
        薪酬激励机制的合理应用,虽然可以满足事业单位员工的物质需求,但所带来的快乐相对比较短暂。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如果长时间实施薪酬激励机制,反而会降低其作用,难以让员工对工作产生较高的积极性,金钱虽然可以对其员工进行有限的刺激,但无法保持这种刺激的长久性,且激励机制本身所缺乏的因素比较多,因此事业单位只能满足员工的物质需求,但工作积极性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在工作过程中有时会感觉懈怠,导致创新工作能力逐渐降低。
        (二)激励方式单一,忽视能力开发
        事业单位对员工所实施的薪酬激励机制过于单一,与事业单位实际情况不符合,也没有对员工的需求进行充分的分析和考虑,所制定的激励机制难以满足员工个性化的需求,导致事业单位的激励机制普遍缺乏弹性。事业单位在制定薪酬激励机制时,只会对职位高低、工作年限等加以考虑,而对于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并没有加强重视,也没有结合员工的实际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路线,导致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无法严格要求自己,对员工的进步产生了严重的阻碍。
        三、非薪酬激励机制的应用策略
        相比于物质享利所带来的强烈刺激,非薪酬激励机制具有明显的不同,当满足员工的自豪感以及价值感时,员工就会将这些精神力量转化为自身工作的动力,进而促进员工敬业度和创造力的提升。因此,新形势下,事业单位必须结合长远发展需要,制定科学的激励机制。



        (一)愿景激励机制
        愿景可以对员工行为进行有效的激发,使员工产生强大的工作动力。很多员工在工作中会对工作产生负面性的情绪,不愿意付出自己的劳动,主要就是因为员工与事业单位发展的愿景存在差异性,或者认为事业单位愿景与自己没有任何的关系。这样的团队所形成的凝聚力比较弱,难以结合所有员工的集体力量。未来的员工队伍必须具有多样化和差异化的特征,对不同员工之间的差异性加强尊重,并将这些差异利用好,这就需要事业单位建立所有员工都能够信服的共同愿景,使所有人的力量得到有效的激发,并汇聚这些人的力量。
        (二)制度激励机制
        第一,建立以绩论人的用人机制,结合员工的个人能力合理选拔人员,保证可以通过相应的测试,选拔每个岗位所需要的人员,这样员工也可以拥有晋升的途径。第二,完善绩效考核机制给予完善,建立科学的分配机制,彻底转变以往的分配方式,确保分配制度的科学性,在划分绩效时,需要保证这一工作的科学化和透明化,使员工可以更加信服,促进员工稳定性的提升。第三,为了有效促进激励效果的提升,必须开展适度的竞争,让员工在公平的环境下展开相应的竞争,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彻底的激发员工的潜力,使员工可以在工作过程中保持长久的活力。只有让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感受到自己被认可,从中获得激励,才会使其永远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第四,建立赏罚分明的奖惩机制,结合心理学研究,当奖励占据月收入的较大比例时对工作产生较强的动力;而当惩罚在月收入中占据比较大的比例时,员工就会比较心疼自己的劳动所得。只有奖罚分明奖惩合理,才能将激励的助长和致弱作用有效地发挥出来。
        (三)推动激励机制
        第一,制定与员工需求相符合的激励机制,对员工有全面的了解,尊重员工的需求,为员工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确保事业单位激励制度的长久合理。科学分析不同类型的员工,对员工的需求有准确的了解并合理分类。青年员工有着较强的自主意识,比较重视工作的环境和气氛;而中年员工已经工作多年,稳定性较强,如果这些员工对发展有着较强的需求,需要组织其参观培训,使其可以在培训过程中及时更新知识。而对于有其他追求的员工,则需要通过激励机制激励其工作,有效满足其个性化的需求,进一步提高激励效果。第三,不断强化员工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激励意识,为员工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学生在这一空间中可以施展自己的抱负,发挥自己的力量,且员工需要感恩事业单位,当员工可以在事业单位受到重用时,自己需要负责事业单位的发展,在独立完成工作的同时,将自我发展的责任独立承担起来,有效激励和提高自己。
        结论:综上,在形势下,以往的薪酬激励机制已经暴露出了许多的不足,这一机制的存在并没有提升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反而会让员工产生倦怠心理,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制定科学规范的激励制度,对员工考核内容加以完善,将非薪酬激励机制的作用发挥出来,使员工对事业单位产生强烈的信任感,提高员工的稳定性。通过非薪酬激励机制,不仅可以将事业单位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落实到实处,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的发展速度,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文君,朱子涛. 基于新形势下非薪酬激励机制的分析与研究[J]. 中小事业单位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9(09):27-28.
[2]石颖. 新形势下非薪酬激励机制的研究[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24):105-106.
[3]许淑真.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非薪酬激励管理机制研究[J]. 经营管理者,2020(07):66-67.
[4]周湘峰. 事业单位核心员工非薪酬激励问题探讨[J]. 商场现代化,2019(35):298-2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