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健全人格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1月32期   作者:庞娟清
[导读]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是家庭明天,是民族的未来
        庞娟清
        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第三小学  
        摘要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是家庭明天,是民族的未来。现在的小学生存在孤独、缺少小伙伴、叛逆心理、心理承受能力不足等问题,要使小孩子学会独立、学会关心他人、学会有担当、有责任感,培养他们树立正确人生观,形成健全人格和创新意识,是全社会、学校、家庭不可缺少责任,然而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下如何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做一个懂礼貌、讲文明、知感恩的守纪孩子是我这次要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德育教育  健全人格 正确引导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这是习总书记在陕西安康市平利县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小学体育课更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体育独特魅力,不仅对体育教学的过程进行创新,还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渗透德育教育,褒贬善恶、辨别美丑、培植爱心、塑造人格,让学生德智体美兼备,培养提高学生需要具备专业相关的意志品质,让他们自己学会直面困难,不骄不躁,团结互助,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在小学体育课堂实际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根据学生在运动中出现各种的行为,及时好地实施爱的渗透,正确引导和培养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学会担当、有责任感、爱国家、爱学校、爱同学的情感,健全人格,无形中已经成为每一名小学体育教育工作者的最大责任和义务。
一、对孩子进行爱的德育教育
体育课区别于其他课堂教学的最鲜明特点就是上课场所大多是在户外、严格的组织纪律,集体性、技能性、知识性等生动、活泼、运动的过程。小学生是无知的东西,好奇的感知期,好动、好竞争,认同感强烈,但心智相对狭隘。在上体育课过程中往往是因一点小事情产生不愉快事情发生。比如,每次上体育课排队时,都会有个别同学因为站位置闹矛盾,有的同学是语言不当,有的是直接用肢体去推撞,造成不愉快的事情发生。要解决这些问题,老师对学生进行爱的德育教育尤其重要。教育学生学会文明用语,文明用语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体现,让孩子学会文明用语,礼貌待人,是培养孩子做文明人的第一步,应该及早抓起,学会文明用语,“请”“谢谢”“对不起”等文明的用语,比起脏话充耳、行为粗野好很多。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都遇到调皮同学。在我所教班级中有个男同学有霸道行为,不管他身边是哪位女同学,他都可以对她吆三喝四,颐指气使:“小红,帮我把小绳拿来!”“乐乐,替我拿水杯!”或者不开心话拉同学头发等,面对这样学生我晓之以情,对他讲道理,人与人之间交往是平等,不然就会出现关系危机。同学们之间是相互关爱,男孩子乐于为女孩子服务,女孩子也乐于帮助男孩子,这样我们班才是和谐、友善班级,从此以后这位同学语行有很大进步。
二、让孩子懂得欣赏和爱护自己的身体,健全健康人格
身体是我们生命、思想的载体,我们应该尊重和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可是现在有些孩子,动不动就拿自己的身体撒气,有的甚至用摧残自己身体的方式来和别人争胜或者是赌气,这些现象应该引起家长、学校、老师的足够重视。有一次上体育课时,在练习跳绳比赛时,小林同学比赛输给同伴同学,他心理愤愤不平,老时觉得不开心。在下课准备回课室时,他用自己头猛烈对着墙撞。

我赶紧制止他。“傻孩子,心里不痛快,还可以有别的方式释放,怎么能糟蹋自己的身体呢?“身体是你安身立命的根本,你要是不爱护它,它也不可能很好地为你服务”勇敢不需要通过伤害自己身体来证明,这种行为不可取,要爱惜自己的身体,保护好自己,小林保证今后再也不作践自己的身体为止。
三、让孩子懂得批评和鼓励同样重要的德育教育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鼓励是我的惯用的手段,这种手段能够帮助学生构建积极向上的心理机制,充分激活他们的内驱动力,使他们能够更加主动地发展自我,确实行之有效。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单靠鼓励教育不能解决学生成长中的所有问题,批评也是不可缺少的教育手段,片面地追求鼓励教育,必然会走入教育的误区,造成孩子的心理缺陷。一年级有个男同学,在开学初他妈妈说:我的孩子喜欢夸,你要是表扬他,他就肯听你话,你要是说他哪里不对,他就会和你对着干!”这些妈妈爸爸总希望老师能够多多满足孩子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希望老师始终顺着孩子的脾气教育,不要对孩子说重话。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往往有人格缺陷,行为上也容易和环境发生冲突。记得在体育课玩“贴膏药”游戏时,他老是抢着抓人,不按游戏规则去活动,哪位同学对他有意见,他就举起拳头打同学,同学都不喜欢和他在一个小组,他也不听老师劝告,气凶凶地站在一边觉得自己好委屈的样子。课后,做他的思想工作,批评和鼓励是飞行的双翼,鼓励让我们明白怎么做是正确的,批评让我们懂得怎样的行为是不可取的,才能端正航向,我们不能拒绝批评,虽然听起来没有表扬那么舒服,但是,它同样有益健全我们的人格,帮助孩子成长。
四、通过德育教育培养孩子健全的爱国情怀
爱国,是每个社会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素养,小学生进学校首先学会唱国歌,每周升国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此外,在体育教学过程,以及“文明的精神,他们的野蛮体魄”直接接触学生的情感中心,震撼他们的心灵,对学生的情感世界,思想感情和道德价值观有直接的影响,通过获得情感体验运动,并受美国的影响,从而提高自己的能力辨别真善美和丑陋假恶,这样的审美情感到理性的认识,产生了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人的思想,道德得到净化和升华。在组织学生观看一次足球联赛中,由于我国足球在比赛中输给了外国,同学们非常气愤地说:“我恨死外国佬,我要诅咒死他们”听到孩子不和谐的声音,就对他们说:“同学们,爱国是好的,可是爱国也要讲社会公德,体育竞争是公平竞争,靠的是自己的实力和心理素质,输掉了我们可以重新再来,不能把怨气撒在对手身上,像你们这样的态度,是不对不公平。”作为中国人帮中国人,这是对的,可是不能违背体育道德,违反竞赛原则,如果这样做,不仅不能为国争光,反而会给我们伟大祖国抹黑。这样孩子们受益匪浅。
五、总结
总而言之,学生的健全人格发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它需要提高我们中国社会、家庭、学校不断地学习进行教育引导,规范要求学生的行为习惯,学生这样才能逐渐形成一个良好的道德品质。因此,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设定为学生的好榜样。用宽容和耐心对待学生,适时地对学生可以进行表扬,培养提高学生学习行为习惯的目标,家校合作,充分发展发挥自己家庭环境教育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琴.《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2.王小娟.《与孩子的成长对话》, 广西人民出版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