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开展德育工作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1月32期   作者:邢杰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虽然人们在物质和精神方面都得到一定的满足
        邢杰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隆或镇初级中学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 533419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虽然人们在物质和精神方面都得到一定的满足,但是人们的道德素养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缺失,所以学校要重视学生在德育方面的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为了促进初中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班主任在管理过程当中要对德育工作进行有效的渗透,及时发现在德育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来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推进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工作;开展策略
        
        在初中教育过程中,班主任不仅要对班级进行有效管理,还要对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德育教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但是有的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过程中并不重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从而导致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得不到有效的培养。因此,班主任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心理发展特点,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进行自我品质的完善,从而实现班级德育教育目标。下面就针对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开展德育工作的有效策略进行探究。
一、对德育资源进行整合,促进德育工作全面性的开展
        在初中德育教育工作中,只依靠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不够的。因此班主任在班上开展德育工作时要将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德育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比如学校可以用开放课堂的形式鼓励家长走入课堂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的具体情况,家长也可以将学生在家庭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些问题反馈给班主任并与孩子进行交流,这样班主任才能根据学生情况展开有效的德育教育工作。
        比如班级里面有一位学生最近学习状态较差,几次月考的成绩呈下滑趋势,班主任跟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建议家长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参与学生的课堂学习以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建议家长要经常关注学生在家里的生活状态,最近发现孩子比较喜欢玩网络游戏,晚上经常熬夜,导致孩子第二天早上起床困难,课堂上精神萎靡,经常犯困。家长将相关情况告知班主任之后,班主任就此事找这位学生交流,给学生分析网络游戏的利与弊,并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网络游戏的危害,让学生明白现阶段的学习对自身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促使学生改掉自己的不良习惯。班主任也要建议家长在课后关注学生的生活状况,平时与孩子多沟通多交流,分散孩子对游戏的注意力,监督孩子完成作业,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让孩子戒掉网络游戏。将班主任与家长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来开展班级德育教育工作,不仅能够提高德育教育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而且还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丰富德育工作内容,引导学生积极配合德育教育工作
        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开展德育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摒除传统的德育教育观念,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以及需求,对德育教育观念进行不断更新和认知,并对德育教育工作进行不断优化和完善,促进德育工作内容不断丰富 [1]。目前班级的德育教育工作不仅要对学生进行道德、心理、安全方面的教育,而且还要对学生进行理想、养成以及人格方面的教育,德育教育内容相比以前丰富了很多。因此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将以上内容进行全方位兼顾,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每一个阶段学生的德育教育需求,对德育工作进行优化和完善,促进学生积极配合德育教育工作,保障学生全面发展。


        比如班主任在开展有关于安全方面的德育教育工作中,班主任组织本班学生开展有关防溺水、交通安全等主题班会,利用影像资料让学生掌握防溺水“六不准”相关知识,防止溺水事件的发生;组织学生学习交通安全知识,不乘搭“三无车辆”、不私自驾车上下学,以免出现交通事故发生意外,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再比如在开展以“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为主题的德育教育工作中,?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为学生直观展示有关于目前我国环境现状的相关视频和图片,这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参与德育教育活动的积极性,而且还能让学生深刻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促进学生养成保护环境的优良品质,从而提高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质量。
        三、德育工作要凸出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学生不仅是班级管理的对象,也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体。所以学校在开展德育活动的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班级进行民主化管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以主人翁的身份为班级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其一,老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互动交流,并且在交流过程中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想法,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鼓励和肯定学生。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引导,帮助他们建立积极自信的态度[2]。其二,老师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跟学生一起建立有效的班规,通过班规来约束班级成员的行为。比如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发现一些学生在偷偷地谈恋爱,这时老师要与学生进行单独交流,让学生明白早恋的是弊大于利,进而以此激励学生好好学习,将早恋化为学习的动力,帮助学生走出思想的困境。其三,组建团队管理班级,班主任组织学生进行民主选举,选出一些大家认可的同学做班干部,辅助老师管理班级。班干部不仅要给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而且要在为人处事方面得到大家的认可,在班上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但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时常会出现一些学生不服从管理,扰乱班级秩序的现象。老师可以进行角色换位,让这些学生来体验一下班干部的角色,并且从心理方面对这类学生进行疏导和关心,引导他们用班级制度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此外,老师要对班干部在管理过程当中出现的不良行为进行指正和纠错,引导他们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接受大家的监督,齐心协力建设一个优秀的班集体,这在一定程度上极大的提高了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四、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进行德育工作的有效渗透
        目前初中很多教材当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要进行充分挖掘,采用丰富的课堂形式,将德育教育进行有效渗透,这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到一定的知识,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在无形之中受到道德知识的熏陶,从而真正的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3]。例如在学习语文时,学生学到《再塑生命的人》这一篇章的时候,它里面就体现了海伦凯乐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及积极的生活态度。在进行课堂学习的时候,老师可以以丰富的课堂形式让学生受到海伦凯勒精神的感染,让学生学会珍惜生活,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从而有助于建立和谐、向上的班级氛围。这样的道德教育素材在其他科目当中也有很多,这就需要各位科任老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安排,善于发现教材当中隐藏的道德素材,从而有效的将德育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当中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
        结语:初中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根据社会发展要求更新自己的德育教育观念,明确德育工作目标,结合学生的个性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德育教育策略,对德育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丰富德育工作的内容,并将德育工作渗透到各个学科教学当中,让学生深受德育知识的熏陶,帮助学生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提高初中班级管理工作中德育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朱剑平.初中班主任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开展德育工作[J].新课程·中学,2019, (12):213.
[2]梁清泉.初中班主任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开展德育工作[J].读写算,2018,(22): 50.
[3]刘阳.初中班主任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开展德育工作探究[J].青年时代,2019, (10):252-2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