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教育管理中校长与教师有效沟通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1月32期   作者: 翟元月
[导读] 高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面临高考,学生的压力很大。
        翟元月
        河南省开封市杞县第一高级中学  (河南 开封) 475200
        摘要:高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面临高考,学生的压力很大。在这一时期,校长与教师作为校内的领导者与学生的管理者,必须加强沟通。教师要将自己所掌握的信息及时完整地告知校长,校长则要根据教师的反馈做好沟通、决策与指挥,让教师之间相互协助,共同做好教育及管理工作,促进学校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高中校;教育管理;有效沟通;校长;教师
引言
        高中作为学生学习生涯中的重要阶段,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将对学生日后的生产与生活产生重要影响。校长在高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是高中课堂教学管理的一个有效动力。因此,要想提高高中课堂教学管理的能力与水平,就必须增强高中校长的课堂教学管理能力,让校长在高中课堂教学管理的过程中真正发挥自己的作用,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
一、教育管理中有效沟通的理论基础
        在近年来的人本管理理念下,对话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并且正在改变社会生态。对话理论在教育领域渗透得较为深入。很多学者从不同视角、分不同层次展开了研究,分析对话的深刻内涵,将对话理论作为开展各项教育工作的基本理念。对话理论认为对话应该是主体之间通过语言上的互动,达成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的目标。真正的对话,是一种平等的、双向的交流活动,对话主体需要在不对另一方进行人身攻击的基础上,倾听对方的表达,同时表达自身的想法。其主要特征可概括为以下两点:其一,平等性,即双方不存在地位上的压制、思想上的强迫,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其二,生成性,即双方表达彼此当前最真实的想法,而不是将对话视作一个流程或一项任务。这样的对话,才能确保其实效性。在学校管理工作中,有效的对话是达成管理目标的必要条件。
二、教育管理中校长与教师有效沟通的策略
        (一)转变教育管理理念
        一方面,学校要尽快引导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在智慧化理念下老师应该跟上时代脚步,积极接受新鲜事物,而不是一味采用应试教育的教育方式。老师更加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教学实践中逐渐适应智慧化模式,不在沉浸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校要加快对老师的培训,拓宽教师视角,帮助使他们理解智慧管理理念。另一方面,在智慧化管理理念下,学校应该重视老师的发展,在新环境下老师不仅仅面临着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模式的转变,还面临着全新角色的挑战。在教育智慧化背景下,平台将会赋予老师更多的发展机会、更多学习机会以及更多的交流机会,作为校方应该为老师提供更多的进修机会,使得他们能够快速的适应智慧管理的模式。
        (二)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的质量和水平
        在新时期的背景下,高中校长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管理能力,就必须注重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和水平,保障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让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带动课堂教学整体质量与水平的提高。这就需要校长定期地组织教师进行一定的培训,让教师队伍可以在培训的过程高中习更多专业化、系统化的知识,从而使教师队伍可以为课堂教学管理做出更多的贡献,促进教师队伍的发展与前进。校长还需要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加强对教师的选拔,为教师队伍的整体素养和能力提供有力的保障。校长还可以制定与完善相关的考核制度,让教师有进步的平台,为教师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从而有效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温和理性沟通
        理性是优秀教师认知客观世界的方法和态度。优秀教师批判性思维的价值就在于能将具体学校的优秀文化、精神气质、道德情感等,转化为可以显性化的呈现,设计成一种可以理解、拓展、评价的教学样态,并成为教学主张。温和是优秀教师的人格追求。

校长要能让优秀教师的成长契合自己的心性与能力,而不是适应身外的东西,切不可把知识凌驾于生动的人之上,把鲜活的生命视为一张白板,把聪颖的大脑视为一个容器。而应该让优秀教师拥有温和的性情,为人不仅谦虚谨慎,而且充满勇气;要让每个优秀教师的欲望与能力匹配,能守得住内心,给自身的发展留足空间。
        (四)结合实际稳步推进
        智慧校园的建设要想稳步推进除了上述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之外,还需要有配套的制度建设,用以保证智慧化管理的有效实现。在基础建设方面,学校不能单纯以机比生多、多媒体教室的数量等来衡量学校的智慧化水平建设,而是应该以学校的实际需求为导向,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稳步推进。当学校在资金不允许的情况下,不要强行推动智慧化建设。智慧化建设并非一蹴而就,是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实践逐步形成。学校要根据自己的文化特色,摆脱“标准化”建设的思维,始终坚持“需求+发展”的原则,建设符合本校师生需求的智慧化校园,真正让师生从智慧校园的实践中体会到信息变革所带来的便捷。
        (五)敢于怀疑
        校长要重视激发优秀教师敢于怀疑的习惯和能力。历史上很多名流大家都曾谆谆教导我们,探索始于怀疑的道理。荀子说:“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他认为,人们的认知容易被蒙蔽,犯以偏概全的错误。明代学者陈献章说:“前辈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可见,敢于怀疑是批判性思维的显性特征。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只有敢于怀疑,才能防止教学观念僵化、狹隘、片面、固执和盲从,进而深人具体情境中,质疑探究,增强具身认知,从而保持着批判性思。
        维的内在活力。
        (六)强化与骨干教师的沟通技巧
        骨干教师是校内开展教学管理工作的核心力量,也代表着学校的形象,体现着学校的竞争力。在教师队伍中,骨干教师是重要的领头人,其年龄层虽然不固定,但是在教学资历与能力上都很强。这些教师不仅是学生的榜样,也是其他教师的榜样,一言一行不仅会影响学生,还会影响其他教师,甚至会影响校长的决策。校长对校内事务的执行情况及实际的事务开展需求,往往需要通过骨干教师来了解。可见,校长与骨干教师的沟通,对开展学校管理工作有着重要影响。一些骨干教师因自身在校内地位举足轻重,在与新入职教师,甚至教龄更长的老教师谈话时,容易主导谈话过程,忽视他人的观点和意见,过于重视自身理念的传达。为此,校长在与骨干教师沟通的过程中,必须让其了解倾听他人想法的重要性。此外,校长应注重培养骨干教师的育人意识,引导骨干教师向年轻教师分享自身的教学管理经验,帮助更多教师步入骨干教师队伍之列。骨干教师作为推动学校发展的核心力量,在与校长沟通时,要从大局出发,给予更多有价值的建议,辅助校长推动校内各项事务的开展,促进学校的发展。
结束语
        时代在不断发展,社会在不断前行。在新时期,要想提高高中校长的课堂教学管理能力,就必须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养与能力的提高,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管理方式,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这三种方式是促进高中校长课堂教学管理能力提升的关键,在现代教学管理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晓玲.行政化校长与专业化校长的比较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35):40-41.
[2]徐新星.校长要引导教师度过“中年危机”[J].学校管理,2018(06):22-23.
[3]刘党桦.校长要学会释放教师的个性[J].河北教育(综合版),2018,56(12):29.
[4]张平平,胡咏梅.高中校长领导力对教师专业合作行为的影响[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8,17(05):15-24.
[5]肖梦楚.高中校长对教师的赋能管理[J].风景名胜,2018(11):62+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