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冀
宜昌高新区实验小学 湖北宜昌 443005
摘要:小学数学是小学教学中的基础也是重点学科,学习数学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更好的启发思维,进而可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为此,我们应最大程度开发每位学生口算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作为老师,应该改变与引导学生,使其可以将身边事物同数学知识结合起来,以期进一步升华所学习到的知识,而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快速反应能力、观察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所我们需要重视小学高段数学口算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多样化教学;提升;小学高段;数学口算能力
引言:小学是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的最重要的阶段,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效率都会被学生的口算能力所影响。培养小学生的口算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加深数学概念的理解,熟练地掌握数学的计算方法,也会锻炼学生的记忆能力。这时候就需要进行小学生的口算训练,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但是,口算能力需要长时间的训练进行培养,小学的教师应该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进行班级里的学生的口算训练,还应该针对班级中的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学习的规律进行详细的分析,在这个分析基础上,采取科学、多样化、合理的训练方法来进行学生的口算训练。这些口算的训练方法还应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进行,培养学生的高段数学的口算能力,帮助班级中的学生养成良好的口算习惯,快速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1提高高段数学的口算能力的意义
小学高段数学在学校中应学习更复杂的知识,为此应按照更严格的标准来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还应针对较复杂的数学知识,提高教师的教学难度,学生的口语能力会影响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高等数学的口算能力,有助于提高计算效率,理解难度越来越大的数学概念,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提高高中生的算术口语能力迫在眉睫。老师和学生家长一定要重视。运用科学的方法提高高中数学口语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目前心算教学存在的问题
教学过程中,口算心算教学的创新思维较少、思维培养欠缺力度、分组教学应用没有常态化,建立数学思维模式不足等问题,造成了数学中应用题和逻辑思维题目的失分偏高,计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相对较薄弱。针对这些问题,为建立和训练出行之有效的数学思维,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喜欢数学的兴趣,为将来更深层次的数学学习,提供基础和保障,建议从以下方面进行训练。
3提高小学高段数学的口算能力的途径
3.1引发学生对口算的兴趣
现在大多数的数学教师只是通过机械地重复来进行小学生口算能力的训练,这种机械性的重复训练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还会让学生产生厌烦感,感到教师的训练过程枯燥乏味,没有进行口算学习的乐趣,也就很难坚持进行口算的训练。培养小学生的口算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加深数学概念的理解,熟练地掌握数学的计算方法,也会锻炼学生的记忆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在进行学生的口算训练时就应该注重增添教学的乐趣,采取多种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每天给学生布置10多道口算题进行日常的训练,与教学的内容相适应。还可以将口算题用扑克牌、彩色卡片或者是小黑板等形式进行展示,引导学生进行竞赛、抢答、游戏等方式进行问题的回答。教师进行训练时应该注意新旧内容的合理衔接,让学生可以温故知新。
比如,教师可以将全部的学生进行分组,然后给每个小组布置口算的任务,让小组的成员在课后通过网络与图书馆的藏书来进行口算题目的搜索工作,统计难度适中的口算题目来进行展示,可以让学生运用自己搜索的题目来进行课堂上的口算竞赛,记录小组成员的得分来进行小组间的竞赛。这种形式的训练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享受口算训练的乐趣,也可以让班级中的全体学生加入训练活动中,逐渐地增强学生的口算能力,体现高段的口算训练的魅力。学生通过对不同的数学问题的全面、科学的分析,就可以在大量的练习中提高自身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推导的能力,也可以更快的计算出问题的结果。
3.2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口算习惯
教师应该在日常的口算训练中,引导班级中的学生形成良好的计算习惯,让学生养成勤于思考、仔细观察的习惯,教师对于学生的培养应该尽量早的开始,高年级的学生更应该养成这种习惯。高段的学生应该将常见的数据进行熟练地记忆。
例如,0.25=1/4=25% ,1.25×8=10,0.25×4=1等,让班级里的学生将这些基本的计算结果进行记忆,在进行复杂的口算计算时进行直接的运用,提高口算的准确率与运算的速度。
此外,教师应该根据教材的内容来制订多种多样的口算训练的计划,这样也可以在进行口算训练的同时来开展教学内容。学生可以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培养仔细认真、独立思考等学习品质,形成良好的口算习惯,提高自身的口算能力。教师应该进行口算规律的整合,或者是引导班级中的学生进行口算的规律整合工作,这样就可以提高班级中的学生进行口算的便捷性与科学性,高段的学生不同于地段的学生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才能理解口算的规律,高段的学生应该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自己去进行口算规律的归纳与总结,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与分享,也可以通过教师的补充来进行完善。高段的学生就应该主动地进行口算的训练,自己在网络上或者是书店中的相关书籍来进行自主的训练。这时候,教师更像是一位日常的口算学习与训练的陪伴者,在教师的指导下调整自己的训练计划,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与兴趣来进行训练计划的调整,这样就可以大大地提高自己的口算能力。
3.3开展大组或班级口算比赛
老师课前,教师命制好口算题并抄写大张纸或录入在课件中。课堂上,快速展示出来。在展示前明确心算的一些基本要求。学生分组工作,为单位来回答,让四个小组的组长进行记分,给予“抢答次数多和正确率高的学生”一些学习用品奖励。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心算速度,又训练数学思维敏捷性。当然,也可以将奖竞赛机制引入到4-6人小组的训练中。以接龙的方式,看哪个小组用时最短地完成以口算题目,给予获得优胜的小组成员一定的学习用品奖励。通过口算训练,既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又能提高了集体荣誉感。此外,考虑到低段学生坐不住、易疲劳的特点,教学中也可以引入“对口令” “拍手算” “摘苹果” “抢凳子”等游戏,让愉快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融合,增强学生数学素养意识,提高对运算的理解。
3.4开展视算和听算训练相结合
视算属于常规算法,心算属于盲算。小组训练上,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小组长开展盲算的训练,并要求做到人人过关。比如,教师可根据学情和教材内容,用适当的时间(每天3—5分钟),进行学生之间的5-10题由易到难的听算或视算,将结果记录在专用本子上,然后进行小组互改或全班集体订正,让学生们保持学习的渴求状态。
结束语:
一言以概之,“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这是新课程标准赋予教师的理念。如果教师可以摆脱认知、技能条条框框的枷锁,让学生成为自主探索算理算法的主人,便是在进行实践开放性的计算教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和自我个性会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计算学习也可以实现从知识、技能性学习到探究性、创新性学习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冯丽.小学数学口算教学的有效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2):204.
[2]刘晓竹.小学数学计口算教学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山东青年,2017(2):52-54.
[3]王淑平.多媒体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杂文月刊:教育世界,2014(12):294.
[4]陶建国,周栩梅.试论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口算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2):74.
[5]袁秀委.小学低年级数学口算能力培养尝试[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8):105.
[6]薛廷会.如何优化小学数学口算教学的教学效率[J].青春岁月,2015(24):15-16.
[7]韦豪将,郭利群.小学数学课堂口算教学有效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5(29):238-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