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关英
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六里坪镇小学
摘要:数学是一门关于“数”的学问。运算是数学“数”之含义与核心。口算是数学运算学习基础和根本。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口算能力,既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又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 数学 口算能力 培养策略
口算也称心算,是一种不借助任何计算工具,只凭思维活动进行计算的方式。口算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它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着笔算的速度和准确性。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
一、小学低年级口算能力教学的重要意义
小学数学中以基本口算为主,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然而,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由于基本口算失误所造成的笔算错误、口算速度慢造成学习效率低下,比比皆是。因此,口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特别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小学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学生在中高年级数学学习及数学能力素养的高低。与此同时,口算训练还能够让学生建立起较强的数感,是发展学生心智、培养学生思维的重要方式。
二、小学低年级数学口算能力教学中的突出问题
1、重结果轻算理。部分教师认为口算讲求的是一个速度,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一般会通过简单直接的方式告诉学生结果,并没有针对其中运算的基本道理进行过多的解释。
2、训练方法单一。在低年级口算教学中,多数教师针对学生的口算教学采取的训练方法为“我问你答”模式,没有全新的知识融入思维训练,导致学生的口算训练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学生缺乏创新能力。
3、教学手段传统。由于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以灌输为主线,教师主动教,学生被动学,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没有自己的主观创造性可言,学生学习枯燥乏味、效率低下。
三、小学低年级数学口算能力培养策略
(一)、激发学生兴趣,夯实基本口算基础。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口算教学以基本口算为主。基本口算内容必须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达到脱口而出为止。这就需要学生对“乘法口诀表”、“凑十法”、“破十法”等基本口算方法强化训练。然而,小学低年级学生受性格特征的影响,往往容易对持之以恒的基本口算训练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教师需要在进行口算训练时采取适合学生特点的方法,以直观表象、理解算理、加强说理训练等方面,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直观表象。小学低年级学生口算训练是从直观感知过渡到表象的运算。教学中,教师可把学生的直观感知归纳到学习理论系统训练方面。例如教学9+2的基本口算时,可先出示装有9个皮球的盒子,另外再准备2个皮球,让学生想一想:“应该怎样摆才能一眼就看出一共有几个皮球?”很快有学生说:“我从盒子外面的2个皮球中拿1个皮球放进盒子里,盒子里就有10个皮球,外面还有1个,一共11个。”这种口算方法叫做“凑十法”,而“凑十法”恰是口算训练的一个基本方法。学生懂得了“凑十法”的原理和运用,口算速度就会大大提高了。
2、理清算理。基本口算的教学,不在于单一的追求口算速度,而在于使学生理清算理,只有弄清了算理,才能有效地掌握口算的基本方法。因此,教师应重视抓好算理教学。例如教学8+5=13时,要从实际操作入手,让学生理解:8比10少2,求8与5的和,应把8+5的5分成2和3,8与2组成10,10加3得13,这就需要画出口算8+5=13的思维过程图。在学生充分理解了算理的基础上,进而得出进位加法的法则:看大数,分小数,凑成10,再加几。最后,再引导学生想一想“5+8”怎样算。这样,学生在图文并茂的理解掌握过程中理解了算理、掌握了口算的基本方法,同时也培养的学生的思维能力。
3、说理训练。抓好说理训练,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基本口算,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例如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上课一开始先出示13-8=?,然后就采用提示法教学问学生:“13-8等于几呢?”回答:“等于5。”又问:“是怎样想出来的?”回答:“做减法,想加法。”这时再鼓励学生:“能不能想出另外的口算方法呢?”在学生说出几种口算方法后,最后归纳出几种不同的退位减法,并要求学生就不同的方法加强说理训练,以提高口算的速度。这样,学生在不断受到提示和激励后,通过加强说理训练,使学生掌握不同的口算运算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口算速度。
(二)、加强口算训练,培养学生口算素养。
口算能力训练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需要伴随口算技能训练反复进行巩固练习,达到由掌握基础知识向学习知识技能的转变。因此,在日常训练中,既要逐渐增加口算的练习量,又要注意在训练中采取多样化。
1、分散集中结合练。集中学习,指在较长的时间里不间断地反复学习;分散学习,指学习时间分散间隔的学习。例如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基本口算训练中,先集中练“进”、“退”位的口算,然后分散练9加几、8加几……11减几、12减几……最后集中起来训练,引导学生整理出“20以内进位加法表”和“20以内退位减法表”。这样,通过“集中——分散——再集中”的反复性训练,使学生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
2、多种思维灵活练。在平常的训练中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重点训练学生的顺向性思维和逆向性思维。例如练习()+3=10,10-()=4等,教师要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既可以想()+3=10,又可以想10-3=(),学生在顺向想加法、逆向想减法的方法进行口算训练,各种思维在有针对性的练习中得到培养和提升,从而收到良好的训练效果。
3、多种方式变换练。低年级学生厌倦情绪较强。教师要采用多种多样、生动活泼的方式来训练。可采取抢答口算、口算游戏、编顺口溜等各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使学习的严肃性和趣味性有效地结合起来。例如教学2的乘法和4的乘法口诀,教师可采用顺口溜教学,比比谁说的又对又快: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池塘中央游得美……朗朗上口的顺口溜,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口算速度。
4、生生比赛互相练。在口算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自己编口算题,进行同桌对问或小组比赛训练,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使每个学生都有自主练习和体验成功的机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践证明,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教师要坚持从培养学生兴趣入手,不断加强学生口算训练,不仅能提高学生迅速口算水平,还能强化学生记忆能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只有坚持不懈的长时间练习,让学生在口算练习中逐步形成系统的数学思维方法、掌握算法、理解算理、形成技巧、养成良好习惯,才能达到提高口算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思维 周达 浅谈小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 中国培训 2017(07)
[2]张成 小学数学口算教学中的问题与解决策略[J] 小学科学 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