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向阳
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第一中学417000
摘要:在当今时代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方法突出了许多缺点和不足,现如今各级教师都在努力地研究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而高中是学生学习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步,高中老师的有效教学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还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能力。因此,高中数学老师必须继续研究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关键词:高中数学;有效性;教学策略
数学是高中学习的核心学科。通常,高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决定了他们未来的发展方向。如果学生不能通过对数学的学习来扎实的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那在高考时就会遇到困难,并难以考进自己理想的学校。因此,作为一名高中数学老师,需要能够更加重视高中数学教育。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老师必须能够清楚的了解其教学策略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优化和调整教学过程,探究出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现如今,数学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老师需要从这些问题中入手,并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探究出有效的教学方法,实现有效教学。下面是高中数学教学中一些常见的问题。
1、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忽视学生的作用
在过去的高中数学教学中,由于老师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所以老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一般过于单一和过时。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下,由于老师是教室的绝对控制者,因此知识的传递也是师生之间的单向传递。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活跃度都很低,同时也无法在教学中发挥有效作用。因此,老师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2、教学脱离社会现实
在当今社会,新的课程标准着重于对教学的应用,但是在数学教学中,许多老师却没有这样做。在教学过程中,只单方面强调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获取,而不是优化学生的学习经验,从而使数学教学的发展脱离了生活的现实。
3、作业设计效率低下
作业是学习知识巩固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当今的课堂上,一些老师在作业设计上产生了问题。他们通常布置的作业仅仅是为了检查学生学习情况。而这种作业设计会阻止学生有效地发展自己的技能,这对他们的未来发展没有好处。
二、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方法
1、深入分析教材,优化教学方法
老师的教学设计、政策和方法将直接影响其课程的设置。因此,老师可以优化自身教学方法,以实现有效的教学优化。为了优化教学方法,老师必须能够在课堂准备阶段结合实际的教科书内容并将其可用的教学资源相结合来进行有效的课程设计。在过去的高中数学教学中,老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更加注重知识内容的教学,而设计的内容主要是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分析。大多数老师在进行实际教学时都会强调和理解知识内容,而不会过多地关注其对教学的设计。这些课程无法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有效地优化当前的高中数学教学,老师需要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充分考虑教学设计的趣味性,在特定的教学环节中设计一些活动,并显示出与教学知识相关的内容。以此来有效地激发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向学生提供微课视频,加强学生对预习的重视
预习是学生在上课前必须要完成的部分。预习不是课堂教学的直接内容,但对教学质量也有重要影响。通过让学生进行有效预习,学生将能对本堂课学习的知识有更清晰的了解,并在事先掌握了本堂课的知识要点后,学生可以更加集中注意力来听老师对本课中的知识进行讲解。但是,在早期的高中数学教学中,由于缺乏学习工具和老师的重视程度,学生在提前预习时能够使用的学习资源比较少。仅仅通过分析教科书难以有效地理解知识和内容,因此预览效果变的很差。如今,为了增强预习的效果并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资源,老师们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向学生提供一些微课视频,以便他们可以更好的进行预习。同时,可以在预习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
3、提出问题,协作学习
为了实现有效的教学优化,老师必须能够改善其基本的教学方法。在以前,老师使用理论教学法进行数学教学,尽管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内容,但其在教学过程中却忽视了学生的作用。由于这些教学方法不符合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必须能够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更改,并通过提出问题等方式,与学生一起讨论问题,协作学习。
结语:综上所述,为了保证高中数学的有效教学,老师必须能够适应实际情况并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并结合各种教学方法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将现实生活引入到数学教学当中,同时也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增加一定的趣味性,以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通过有效的布置作业,来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贵君.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讨[J].才智,2017(13):76.
[2]李俊丽.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2):128.
[3]丁永刚.再论高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J].上海中学数学,2016(03):9-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