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弦
湖北利川市东城街道办事处腾龙小学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各学科的教学更加注重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在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通过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学习习惯和思维模式,最终提高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引言:
小学时期是各种思维和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在这时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帮助小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思维,通过自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掌握数学知识的规律,从而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一、打造自主学习的环境
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学习体验出发,营造一种民主、自由、平等、活跃的开放式学习环境【1】。这种活跃的开放式学习环境,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度。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体,而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通过与学生交流互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对问题进行交流讨论,最终通过思考和探究解决问题。
活跃的课堂氛围,学生的身心会更加放松,可以使小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当小学生有问题时,敢于向教师提出问题,有助于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自由的课堂氛围,可以促进学生间的交流讨论,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总之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环境,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在讲解时更加具有针对性;同时学生的学习反馈,教师也可以及时进行教学调整,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要注意对学生的评价。教师要和学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使小学生乐于听教师的话,愿意和教师进行交流。教师要对小学生进行肯定、鼓励和赞扬,树立小学生的学习信心。不要打击小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小学生的创新思路也要予以肯定,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更有利于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培养自主学习兴趣
兴趣是促使人探究的动力。通过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提高小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因此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要注意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别开生面的课前导入、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趣味十足的教学实践等,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小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通过把数学知识和日常生活进行结合,提高教学的实用性,让小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他们产生解决问题后的成就感,培养他们自主学习,探究的生活问题的兴趣。
比如在学习了混合运算的相关知识,就可以帮助妈妈计算价格,去超市买菜时,应该付多少钱,找回的钱数对不对;在学习了长度单位后,可以度量身边的物体,形成对身边物体的数学认识;学习了几何图形,发现身边隐藏的各种几何图形,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技巧,比如两点间直线最短、三角形最稳固等。
三、培养自主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需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习惯,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教师可以培养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课堂自主思考和课后复习的习惯【3】。
课前预习,可以设置相关的导学问题,帮助学生完成课前预习。让学生掌握要预习的重点,完成对初级导学问题的思考,对即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个大概了解,对自己掌握不了的学习内容进行标记,这样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更加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
在课堂学习中,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通过对知识的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对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通过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方法,提高学生对知识分析、归纳、总结、迁移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后巩固复习也是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可以对照课堂的笔记进行复习,也可以运用思维导图,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在进行习题练习时,要注意对错题进行分析,发现自己知识的缺漏,还可以把每次试卷的错题进行整理,通过错题集,对自己容易犯错的题目类型进行分析,通过查漏补缺,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
四、培养自主学习思维方式
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思维方式。数学是学习难度比较大的学科,年级越高,数学知识越复杂抽象,需要学生具备相应的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相应的思维方式,从而更好的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然后通过相应的知识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深化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形成学生的自主学习思维模式。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探究。比如学习计算的定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时,教师可以通过举几个例子,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推导出乘法的运算定律。比如教师列出18×25=?25×18=?,学生通过观察会发现,两个式子交换了数字位置,但是结果是一样的。再列举其它的式子,也具有同样的特点,由此学生就可以得出结论:乘法中,两个因数的位置,不会对积产生影响。这样学生就可以把18拆分成2×9,从而把算式变为(5×2)×(5×9),这样就可以得到结果450.这种自主学习的过程,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归纳和总结,得到了相关的运算定律,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结束语: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然后通过营造相应的学习气氛,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模式,然后通过不断的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孙长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新课程,2020,(34):201.
[2]郭丽亚.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2020,17(22):149.
[3]苟蓉.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南北桥,2020,(16):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