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化学课堂建构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1月32期   作者:张剑明
[导读]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角度,想要提高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实践效果
        张剑明
        潍坊滨海中学 山东潍坊  262737
        摘要: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角度,想要提高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实践效果,一方面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化学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并明确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构建途径,从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化学课程体系进行有效的细分和分层。以此来强化学生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同时还应该完善当代高中学生的化学创新意识,使其能够用自己的观点和行动来展示化学实验成果,从而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化学;构建策略
引言
        自《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意见》提出后,其内容提及的核心素养体系为课程改革与立德树人目标后,核心素养逐渐成为了高中教学各个学科的教育重点。此种教育背景下,高中化学作为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体系构成与培养,已经成为高中化学教学的追寻目标,而有效确保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利于解决当前高中化学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培养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对高中学生进行核心素养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学习品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的学科习惯、化学思维、合作交流能力,能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对高中学生进行核心素养教育,有利于改变已有的教学方法。我国的学生数量较大,学生之间的竞争激烈,大部分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接受教育后能改变现状,为孩子未来的发展提供较好的条件;在这种环境下,教师之间也在竞争,高中学生在化学教育中需学习大量的理论知识。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是发展学生学科综合素养的一部分,是培养学生核心素质的具体体现。在现在的化学教育中,教师占主导地位,由于时间紧,内容多,教师课堂内容安排十分紧密,学生学习任务重[2]。教师一般重视讲解化学公式以及化学原理,片面追求课堂效率,学生按照教师提供的思路思考问题,没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对教师依赖性较强,没有主动学习,所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非常有必要。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对学生素质教育的践行,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不仅包含学生的基本学习品质,还包括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的主体性、活动性、方向性以及实践性。比如在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时,学生通过对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学习,可以了解其中的主要成分和基本组成,通过探讨每种物质的燃烧情况,对所产生的气体和残留物进行分析,学生可以对比资源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情况,了解污染的严重性,唤醒其环保意识。通过化学学习,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树立环保意识,以及为他人着想的思想,体现素质教育。
二、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化学课堂实践研究
        (一)创设问题链条培养思维能力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意义在于学生能够在核心素养的锻炼下,可以主动性与逻辑性的进行化学学习思考,确保其能够有效进行化学实践与理论知识的学习。为此,在实际进行化学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链条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例如,在进行“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课程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扩展化的化学问题链,怎么样的物质称为金属—合金金属的成分有哪些-这些成分使金属的性能会发生什么变化--金属可以制作成哪些物品-你认识的金属有哪些-这些金属共同特性在那里。通过有序性的链条设计,让学生们以探究性的思维,能够去理解化学之间的变化,使其能够根据个人所学知识与认识,充分地参与到化学学习中,以锻炼其的化学认知能力与判断能力,进而在以点到面的教学下锻炼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二)科学精神的培养
        化学是一门科学性学科,借助化学教学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也就成了教师教学中的重要任务。那么,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呢?首先,可以借助化学家的事迹来引导学生学习他们身上的科学探究精神。比如,C60的发现过程、侯氏制碱法的提出等,引导学生从中了解科学精神的重要性,逐渐形成探究意识,培养科学精神。其次,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创新。比如,在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时,渗透绿色化学实验思想,引导学生大胆进行实验的改良和创新。除此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尝试对一个问题进行多角度思考,培养发散思维。
        (三)从学科观点的角度出发,帮助学生们构建高中化学核心素养
        化学作为自然界的一个统一整体,既相互独立又相互统一。基于此,教师在实际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们能够依照记忆的定理、公式以及实验方法来实践操作具体的实验流程,使其能够在宏观探析的基础上对一些微观的化学表达形成更完善的认知,有效认识事物存在的状态和变化,并对其表征和深层次的内容进行辨识和分析,从而强化自身的知识概括、迁移以及统领的能力。除此之外,还应该让学生们有效明确科学探究活动的主要流程,提出问题之后进行猜想与假设,在制定计划并完成实验的流程之后,对实验性证据进行收集,论证和分析实验成效,以开展更为完善的合作和交流环节,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大胆的猜测和想象来进行实验论证和分析。
        (四)进行化学情境教育
        化学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打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教师在自己创设的情境中要注意引导。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们能够结合教材以及相关知识内容,实现对自身思考能力的锻炼和提高,为核心素养的形成提供条件。化学中有很多发现都是发明者在偶然的环境下发现的,比如元素周期表的发现。教师要善于引入化学中的经典案例,传播正确的价值观,确保给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思想。同时,教师也要结合时代的发展,熟练使用新型的教学工具,通过现代性的教学工具给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视角。比如现在的多媒体技术发展迅速,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设备技术给学生创设化学情境。播放操作难度较高的化学实验,或组织学生观看伟大化学家的视频,对他们的事迹进行讲解,让学生在观看视频中感受化学家的奉献精神和成功经验。教师还可以在实践中给学生创建情境,比如在学习甲烷的知识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关于甲烷的实际用途,让学生在自身的生活中留意甲烷的使用情况,了解甲烷在实际应用中是比较优质的燃烧材料,在环保方面价值巨大。
结束语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需要教师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这样才能确保学生在掌握基本化学理论知识的同时,形成化学学习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促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辛文林.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探究[C].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三).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13-315.
[2]刘文龙.浅谈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一).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79-381.
[3]王保才.基于学科素养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思考[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一).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935-936.
[4]黄镇.高中化学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中的问题及对策[C].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64-65.
[5]秦延祥.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思考[C].2018年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高峰论坛文集(十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