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兆庆
阳谷县南街小学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对于教育中学生核心地位的关注越来越多,特别是最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居于核心地位。这实际上是对生本教育理念的进一步阐释,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被郭思乐教授提出后得到了广大一线教育者的认同,这实际上道出了教育的本质就是服务于人的发展,就是要在尊重、理解人的基础上,进而培养、发展、提高人,是在充分尊重人的主体地位,是人文精神在教育上的集中呈现。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小学教学管理中“以人为本”的有效应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教学管理;“以人为本”;有效应用;策略
引言
小学是学生一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基础阶段,学校管理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小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因此,学校必须认识到学校管理对小学生的影响,对学校管理引起高度的重视,同时通过各种科学、合理的途径不断增强学校管理的有效性,进而构建和谐学校。
一、以人为本是学校践行教育使命的重要途径
以人为本理念的核心理念是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把人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以关心人和理解人为心理基础,团结人,尊重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理念,还要正确认识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共处的意义和价值。过渡到教育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重要理念,就是要让我们的学校,我们的老师,在学生管理、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家长沟通、作业点评、创先评优等各项工作中充分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要抛弃以往唯成绩论的旧思想,要看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尊重学生人格,尊重教师地位,积极转变学校管理模式,在学校管理中实现人性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能积极为学生和教师创设健康、温馨的校园环境,以实现寓教于乐和教书育人的目的。就小学教育管理者来说,通过教育管理,既要确保学校稳定发展,还要促进学校的全校师生的健康发展。进行学校管理时,管理者需要具有创新的精神,关注学校的全面发展,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效益,彰显教师的教育职能、专业素养,也体现对同学们的充分尊重。要让每个同学在校园里获得应有的关怀和引导,得到相对均衡的教育资源支持。坚持以人为本的小学教学管理,还应该弘扬人文精神,积极构建和谐校园,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促进师生之间和谐交流学习。
二、小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许多学校的管理者认为小学教学管理比较简单,并无复杂的事务掺杂,只要教学和管理经验积累够多,就能够完成管理工作,甚至有些学校领导认为教学管理会有相关的部门进行管理,在管理过程中不需要教师和学生参与,由此可见其没有充分的民主管理意识。与此同时,部分学校管理者在学校教学管理的过程中掌控权很大,并利用权力要求教师教学要顺应学校的要求,不能够随意更改。如此一来不仅导致学校管理者无民主意识,还会限制教师的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活动,与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相违背。还有,由于许多学校的教学管理模式比较固定,学习和考试占据大多数,导致校园文化氛围受到影响,甚至学生的课余玩乐时间也不多,精神生活太过枯燥。在教学管理工作上,有些学校总是太过注重权威性,致力于营造严肃凝重的氛围,让学生能够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但是从另一方面看,学生的活力和创造力受到极大的限制。
三、小学教学管理中“以人为本”的有效应用策略
(一)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以评促学
教学评价是教学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教学评价能够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更有机地结合,促进学生的高效学习。要重视过程评价,善于发现学生学习潜力;要褒贬有度,重在褒奖,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要尊重学生,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二)加强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贯彻落实
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思维能力和行为习惯的关键阶段,小学阶段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直接关系着小学生日后的学习与成长。由此可见,学校管理工作的实施十分关键。作为学校管理工作人员,必须充分发挥自身角色的重要作用,对小学生的思想行为等进行积极的引导和指导。学校管理工作人员在实施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认识到其管理的主体为小学生、教师与家长,坚持落实以人为本的基本管理理念,处理好小学生、教师与家长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和谐学校的构建。另外,学校管理工作人员还应该积极收集小学生、教师与家长对学校管理工作的意见,采纳其中合理的意见,及时对管理工作进行调整和改进。学校管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要关注每一名小学生和教师,及时了解其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尽可能地帮助其解决问题和困难,尤其是关注小学生和教师心理方面的需求。这样不仅有助于学校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而且有助于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三)关爱学生,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关爱学生是班主任教学管理工作的基石。在小学教学管理中,班主任不仅要有丰富的学识,还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管理能力。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人们对教育也越来越重视。教师要教学生知识,也要教学生如何做人。想要把学生培养成综合性人才,不仅要授之以鱼,还要授之以渔。在学校里,班主任是与学生接触最久的人,因此,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变得尤为重要。只有与生建立良好的关系,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帮助。例如,班主任可以经常开展班会等班级活动,与学生在活动中拉近彼此的关系,增进师生感情。比如班主任可以在班会课上,开办一个“说出对方的优点”这样的活动,让学生们互相交流,然后轮流发言,讲出班级里同学的优点和良好品德,班主任也可以进行点评,在活动期间,班主任需要对每个学生都十分关注。通过开展此类的班级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师生之间的融洽关系,最终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同时也要突出“以人为本”这个理念。
(四)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提升学生学习、生活的愉悦性,也应注重家校联系,班主任应经常邀请家长来学校,开展亲子活动。例如,在“庆六一”活动时,要求家长观看学生的演出,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上台表演;班级开展体育竞赛活动时,要求家长参与活动;班级举办“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活动,将学生的信件公开,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心声,促进家长配合学校、配合班级做好孩子的疏导、引导工作,实现家长、学校、社会联动,促进教学管理更有效。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以人为本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小学教学管理的质量,而小学作为国家义务教育的基础时期,需要不断对管理的方式和理念进行创新,并在管理的各个环节中渗透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用人性化的方式管理教师,再让教师用规范的制度管理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意识。同时,赋予教师人文关怀理念,让校园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促进管理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促使学校能够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侯倩.小学教学管理中“以人为本”的有效体现探索[J].文理导航(中旬),2019(02):80+82.
[2]马振平.浅析“以人为本”在小学教学管理中的应用[J].新智慧,2019(04):48.
[3]益西卓玛.以人为本”在小学教学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少年,2018(27):5.
[4]王晓娟,兰平,李发平,文英,曾润会,王岚.“以人为本”在小学教学管理中的应用[C]..《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九卷).: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1184-1185.
[5]李洪信.“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在小学教学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新校园(中旬),2018(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