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生活化教学在高中化学中的运用 李红飞

发表时间:2021/3/1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月2期   作者:李红飞
[导读]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指出过“生活即教育”的理念,这就充分体现了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生活化教学是一种相对新颖的教学方法,将其运用到高中化学课堂上,使化学教学更具生命力,为学生化学素养的发展创造有利平台。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探讨生活化教学在高中化学中的运用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李红飞    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泼机镇泼机中学  657000
【摘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指出过“生活即教育”的理念,这就充分体现了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生活化教学是一种相对新颖的教学方法,将其运用到高中化学课堂上,使化学教学更具生命力,为学生化学素养的发展创造有利平台。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探讨生活化教学在高中化学中的运用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高中化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1)01-103-01

        引言
        高中阶段的化学知识已经具备一定的系统性以及完整性,它是学生在高中阶段需要了解的一门重要学科。但是大多数时候化学知识对于学生而言还是较为抽象的,学生要想学好高中化学,就必须在生活化视角探寻过程中了解化学知识的学习特性。将生活教学与化学知识教学融合在一起,教师需借助生活现象,对化学知识做好总结,传授生活经验,提高化学课堂教学质量。
        一、当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现在很多教师惯用的教学方式依然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吸收能力,大量的知识点,甚至很多的知识难点,都是学生一时之间没办法接受的。由此,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渐渐变差,被动学习也只会使得记忆力越来越差,死记硬背的知识也并不能灵活的运用。这样的现状使得高中化学更加的枯燥乏味,学生的兴趣不高,使得课堂了无生趣。如今的教师,抑或是家长、学校都非常重视升学率,往往忽略了教育本身。
        二、生活化教学在高中化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立足生活问题,实现教学内容生活化
        为了体现学科育人的特点,促进学生观察生活,降低知识理解的难度,教师还需建立教学渗透意识。只有实现教学内容生活化,促进高中化学与生活的联系,才能在现实生活背景下高效推进教学,使学生兼具解题思路、应用意识与化学思维。让他们不仅把握要点知识,巩固学习记忆,更具有化学理解,能够关注与关心生活问题。这便需要教师将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发展当作重点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生活化思考与实践,密切师生教学交流,以便更好地掌握学情。继而,帮助学生不断开阔知识视域,增强他们的求知欲。为此,教师应充分认识到传统课堂的教学弊端,重视对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使化学教学更具开放性、多样性与灵活性。
        (二)引入生活实例,激发学习兴趣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


”赞可夫也指出:“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这就充分体现了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对此,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将学生的兴趣爱好作为着手点,有针对性的教授一些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知识,以此提升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同时使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具有价值的化学知识形成初步的认识。如若只是生硬的传授化学教材中的内容,那么部分学生就难以真正掌握化学知识,其化学应用能力也无法得到有效培养。而生活化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使学生逐步养成观察日常生活的习惯,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消化课堂教学的内容。基于此,教师有必要对日常生活中具有价值且趣味的化学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并且把握教学时机,将其巧妙的渗透到化学课堂上,以此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例如:在教学“铝、金属材料”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其中涉及铝的相关性质知识,在向学生介绍铝和酸的反应原理时,教师就可以引入生活实例:“同学们,相信你们在家时都听到过家长说这些话吧:‘不要用铝制品盛酸性或碱性的事物,当遇到顽固污渍的时候,应当温水浸泡后再清洗,而不是直接用钢丝擦洗……’”以此集中学生的精神,引发学生的共鸣。接着,教师继续引导:“大家知道为什么酱油不能放在铝锅中吗?”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正式教学当中,从而对铝的相关性质有一个更加透彻的记忆,并且明白化学知识就在身边。
        (三)创新授课方式,组织生活化教学实验
        促进高中化学教学方式生活化,有助于学生获取学科知识,丰富他们的实验学习感受,提高其动手能力。因此,教师应善于发现与收集生活中的化学知识,运用多元教学辅助工具,使学生感受化学科学发展对生产力的影响,让他们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同时,应使其了解不当应用化学物质,会对生活、生产造成的不良影响,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意识。例如,为促进在线教学,构建智慧课堂,可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看《穹顶之下》这一公益纪录片,并引入慕课中对微观粒子结构解析的片段,在生动教学中使学生了解原本略显晦涩的知识点,让他们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具有应用互联网进行自主学习的意识。另外,为促进教学实验生活化,教师还应带领学生应用生活化用具自制学具。在乙醇与乙酸实验中,可将淘汰的废旧电线、小孩玩具收集起来,获得实验用铜丝,使学生展开乙醇的氧化反应实验,从而降低实验成本,为学生创设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助力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实施。
        结束语
        生活本身就是教育,所有的教育活动都离不开生活,所以教师应该致力于在生活化的形势下开展教育。高中化学应该在新课程的推进下,倡导学校、教师实施生活化教育,教师也应该研究更多新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尝试着找寻一种最适合学生的方式来进行授课,既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能保证高质量的学习效果,还能达到学生和教师互相配合,共同学习的课堂效果。
参考文献
[1]邵艳华.生活化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9(27):67-68.
[2]臧瑞芳.生活化教学理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J].学周刊,2019 (28):83.
[3]杨华俊.生活化教学在高中化学课堂的有效应用[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11):268-2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