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 杨程

发表时间:2021/3/1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月2期   作者:杨程
[导读] 传统的初中地理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培养全面型人才的教育要求,而初中地理教师运用思维导图教学法,不仅能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杨程   湖南省怀化市宏宇中学  418000
【摘要】传统的初中地理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培养全面型人才的教育要求,而初中地理教师运用思维导图教学法,不仅能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初中地理;思维导图;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1)01-118-01

        引言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地理学科的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学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逐步地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有效使用大脑的发散性的思考方法,是目前地理课堂教学中应用较为广泛且效果较为确切的教学工具。
        一、教学中如何运用思维导图
        (一)在课堂预习中应用思维导图
        对于任何一门学科而言,预习都是非常关键的,思维导图能够在预习过程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帮助学生总结一章或者一节知识的整体架构以及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教师在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的时候,要明确提出一个中心主题。比如,让学生预习“气候”这一节的知识时,中心内容就是气候,从这个词出发,让学生来建立自己的知识框架,首先是东西干湿差异,其次是夏季和冬季南北的气温差异,接着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最后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了这样一个知识架构,学生就能够形成一个全面的知识系统,细节的知识点就可以进行填充。这样学生在理解起来也就更加方便了。
        (二)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掌握课堂节奏,提高教学的效率。将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充分应用到初中地理教学工作中,能够有效地帮助教师确定教学内容框架,把控课堂教学的内容,使初中地理教学工作达到层次分明的效果,即初中地理教师能够在教学工作中做到对重点知识充分讲解,对教材内容的讲解由浅入深,使初中生能够熟练掌握地理知识原理和规律,提升学习地理知识的效果。例如,初中地理教师在讲解中国气候的知识时,可以充分利用思维导图模式确定课堂讲解的大纲,引导初中生在理解气温和降水的季节变化及空间分布的基础上,分析、掌握我国的气候特征。思维导图模式在初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有利于明确教师的教学思路,使初中生能够充分掌握整体的地理知识网。



        (三)在复习过程中应用思维导图
        在初中地理的学习过程当中,课后的复习环节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对课堂内容进行复习的过程当中,思维导图的重要性就更加凸显出来了。对于学生而言,采用一个优秀的复习方式,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回忆起教师在课堂当中讲述的知识点,还能够帮助学生形成一个属于自己的“地理知识关系网”。因此,教师应当在讲解完本节课的知识点之后,引导学生针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由于刚刚结束这些知识点的讲解,学生做起思维导图来也会比较流畅、迅速,这样可以使学生通过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来获得成就感,从而促进其对绘制思维导图的兴趣,在以后的复习过程当中主动地去绘制思维导图。在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引导学生对每一节、每一单元的知识绘制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及时回顾所学知识,形成属于自己的思维模式。
        例如,在学习《中国的地域差异》这一节课的内容时,教师的重要教学目的就是使学生能够通过对本节课程的学习来了解到南北地区的差异以及南北地区之间存在的共同特征。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在对于南北地区的问题上思路更加清晰、相关知识体系也更加明了。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将思维导图分为南、北两大版块的形式来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与回顾。在学生绘制的过程当中,教师应当在旁指导,确保思维导图能够发挥出其应有的效果,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地理知识的回顾,对于学生巩固课堂知识、进行知识点的记忆都是有很好的效果的,采用思维导图来辅助学生对初中地理知识进行复习,有时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建立地理框架
        地理学科涉及的层面比较宽泛,是初中生学习必不可缺的一部分。所以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重要内容不能一带而过,难以理解的内容也不能直接忽略。例如:在讨论澳大利亚相关地理知识时,教师的教学重点不应只停留在单纯地介绍澳大利亚这个国家上,应深入挖掘澳大利亚被赋予这两大美称的具体原因。作为“羊背上的国家”,澳大利亚养羊数量竟达1.6至1.7亿只,是名副其实的羊毛出口国;作为“矿车上的国家”,因其自然物产资源极其丰富,矿物质积累量给澳大利亚人民和全世界带来了丰富的财富。为向学生输送更多关于澳大利亚的信息,教师必须拓宽知识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巧妙利用思维导图法将这些相关知识串联起来,抓住原因、措施、要求等基本要素,在黑板上呈现出一幅思维导图,清晰地在学生脑海中刻下有关的印象。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初中地理教学而言,思维导图是一种比较科学有效的学习方式,在地理学习过程中是能够发挥很大作用的,值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
参考文献
[1]陈蓉.思维导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20 (16):56-57.
[2]李婵妮.论思维导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读写算,2019(25):82.
[3]彭爱霞.思维导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新校园(中旬),2018 (05):1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