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创新方法 黄茂元

发表时间:2021/3/1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月2期   作者:黄茂元
[导读] 现阶段,语文教学的重点就是作文教学。但是,大部分的教育者都应该知道,小学作文的教学是语文教学过程中最困难的一部分,究其原因有二点:其一,小学生没有很高的热情进行写作;其二,小学生作文素材的积累比较缺少。正因如此,大部分的小学语文作文老师的教学工作均属于“压迫式的教学”,小学生被迫学习写作知识,并没有主动学习写作的想法,进而他们写作的能力难以有效地提高。

黄茂元     江西省高安市建山镇桥头小学
【摘要】现阶段,语文教学的重点就是作文教学。但是,大部分的教育者都应该知道,小学作文的教学是语文教学过程中最困难的一部分,究其原因有二点:其一,小学生没有很高的热情进行写作;其二,小学生作文素材的积累比较缺少。正因如此,大部分的小学语文作文老师的教学工作均属于“压迫式的教学”,小学生被迫学习写作知识,并没有主动学习写作的想法,进而他们写作的能力难以有效地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创新方法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1)01-083-01

        引言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教学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水平,此外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内容对于小学生而言在学习上具有较大的难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小学生对作文学习产生了厌烦、逃避的心理,从而导致当前小学语文整体教学质量下降,由此可以看出加强对小学生语文作文教学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开展生活化作文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对于学生来说,写作的灵感大都来源于实际生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平时应该引导学生多观察生活,在生活中不断地积累写作素材,并针对积累的素材进行总结和分析,随后自主展开写作训练。在具体开展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化作文教学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结合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场景、人和物来引导学生进行写作。
        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以“我的父母”为题,组织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时,其目的并不单纯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也是为了让学生更加了解父母,学会感恩。学生在进行写作的过程中,可以写发生在父母身上的事、日常生活习惯以及自己和父母之间发生的小故事等。不管写什么内容,只要充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就行。为了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以此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随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讲述自己的父母,最后要求学生落实到书面上,形成一篇完整的作文。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会,使得学生的作文更具真情实感。
        二、基于信息技术提升写作兴趣
        只有行为人具有深厚的兴趣,才可以做好这件事情。任何事情都是如此,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也是一样的。所以,教师要全面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更加主动地进行写作,使学生觉得有内容可写。


在创设作文教学情境时,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通过声音、图像以及动画等不同形式,刺激学生的耳朵和眼睛,使其主动进行想象和观察。并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对观察到的事物予以分析,进而明确写作框架与题材,在语言库中找到更合适写作的语句及词汇。
        例如,在写作训练时,以“美丽的秋天”为主题,虽然教师已要求学生提前对秋天来临时的景色进行观察,但是在写作教学开展中,小学生对于秋天的描绘只是简单的一两句话,先前的快乐体验也在慢慢淡化,无法准确地描述秋天的美丽景色。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将秋天的美丽景色充分展现出来,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当学生面前呈现出“金灿灿的谷个个笑弯了腰”“蔚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等景色时,小学生必然会被优美的景色深深吸引。使学生在对《秋日的私语》背景音乐和相关图片进行欣赏过程中,联想到自己搜寻秋天美景的快乐感觉,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大脑进入兴奋状态时,拿起笔准确地将脑海中景色描绘出来。
        三、组织情境教学,引导情感带入
        从小学生的作文练习现状来看,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不仅是写作时无话可写,还有作文中缺乏真情实感。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不成熟。对于大部分的小学生而言,他们的生活环境较为简单,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情感缺乏较为深入的理解和体验。再加上其思维能力和共情能力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他们无法通过阅读文章来实现对复杂情感的理解,对作文主题所要求的情感也没有清晰的认知和体会,在写作时自然也就无法进行真实的情感表达。其二是教师没有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和勤于思考的习惯。小学生要想在写作时进行情感的表达,就要写自己有所感触、有所思考的事。要想引导小学生实现写作过程中的情感带入和表达,一方面,教师要利用课堂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观察生活、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课堂上根据教材文章的主题和情感提出一些观察和思考的要求,让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在作文课堂上采用情境创设的方式引导小学生丰富情感体验。对于一些在现实生活中缺乏体验条件的作文主题和情感,教师可以采用情境创设的方式帮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通过利用博物馆等实地条件及多媒体技术等信息技术与数字化教学资源来实现相应情景的创设。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可以通过参与情境来实现情感的深入体验,从而增加对相应感情的理解和认知,进而在写作的过程中表达真情实感。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作文写作教学方法的创新,需要教师充分了解当前小学生在作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制定符合小学生实际发展情况的教学方法,与此同时在创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时教师应当与时俱进,充分运用现代教学工具实现信息化教学,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够逐渐实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进而提升小学语文作文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薛金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创新浅谈[J].读写算,2020(27):8.
[2]王健.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J].中华少年,2019(33):82+ 84.
[3]兰秋英.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途径[J].考试周刊,2018(A1): 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