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有效教学策略研讨

发表时间:2021/3/1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月2期   作者:谢坚辉
[导读]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中,采用灵活有效的教学策略,不仅能较好地帮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收集数学信息并理解数量关系,掌握解决类似问题的一般方法,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谢坚辉    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双定镇中心小学
【摘要】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中,采用灵活有效的教学策略,不仅能较好地帮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收集数学信息并理解数量关系,掌握解决类似问题的一般方法,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1)01-096-01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思维,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启蒙阶段。解决问题是小学数学知识的应用与升华,是学生养成数学能力的重要一课。同时学生在应用中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从而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以致用。那么为了进行解决问题有效教学呢?
        一、激发学生对解决问题的兴趣
        由于这部分教学内容比较难,学生有种胆怯的心理,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走出胆怯的心理,敢于直面困难,敢于攻坚克难,树立解决难题的勇气与信心,我在教学采取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兴趣可以集中学生的心智活动,排除外界的干扰,净化学生的心灵,专注自己的学习目标,开发学生的潜能,可以在教学中采取以下方法:(一)数学问题情境创设。要引起学生对数学问题兴趣,必须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打开学生数学思维的天窗,我在教学中从学生司空见惯的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入手,就会把学生的心思转移到学习内容上来,渲染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对数学问题联想犹如天马行空,数学的美景对学生无尽的感染力。(二)表格教学法。表格可以直观形象展示数学关系,可以使学生形成一幅幅知识网络图,清楚地看出习题中已知条件与未知条件,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表格给学生一个清晰严谨视图效果,形成严密的思维,在空白表格处思考数学问题,克服思维的盲点与误区,高效地进行数学问题的链接。
        二、创设问题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
        小学生由于年纪较小,多数是比较活泼、好动的,对社会生活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很容易对新奇的事物产生兴趣,传统的教学方式很容易让小学生感到无趣和学习的疲惫,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教师也认识到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并不断地改进与完善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中运用“问题解决”教学方式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觉得数学课堂有趣,并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想要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进而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引导,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掌握数学知识,对如何分析与解决问题也能够有一定的思路,学生的综合素养也会有所提升。
        三、注重解决问题教学的过程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参考学生的意见,发挥学生课堂主人翁的作用,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改变以往教学模式中“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参与到教学工作中。


每个学生的生活背景不同,所以他们对事物的认知也存在着差异,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教师要分析个体之间的差异,总结课堂教学经验,良好的完成课堂教学。由于新课标的改动,课堂教学不再是单一的知识的传输,而是把教学看成一个学习、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提高自身学习能力以及学习韧性,并且不断积累学习的经验,提高自身对数学的理解能力和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这不仅需要教师熟练掌握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知识点,熟悉每个教学重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还要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有意识的渗透给学生一些以后教学过程中会遇到的知识点,让学生可以有意识的、有动力的前行。
        四、优化教学模式
        首先,制定合理的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目标。小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同整体的数学教学一样,它也需要设定一个合理的培养目标。有了培养目标作为指导,教学工作就能够更为顺利地进行,学生的学习也更具有动力,教学效率能够明显得到提高。其次,设定科学的问题解决能力培养方案。小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方法,必须以整体的教学大纲为依据,以数学教材为基本教学工具,并根据不同学生的思维习惯、知识掌握能力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设定。再次,针对性教学,确保每一位学生的能力都得以提升。由于学生的知识储备、学习能力强弱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能会有较大的差别。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就要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习惯,选择最佳的学习方法,从而使每一位学生的能力都得以提升,掌握解决问题的技巧。最后,运用合作教学的方式,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合作教学可以是不同年级班级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可以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通过借鉴他人的经验,快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能有效增强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五、引导反思评价,优化解决策略
        解决问题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解决一个或几个问题的本身,而应该是让学生通过课堂上的几个问题解决过程的经历、探索与体验来学会解决问题的一些常用的基本策略和方法,并且获得情感上的体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才是数学教学的策略,才能适应问题的千变万化。而组织学生对解决问题过程与方法的反思评价是形成数学思想和策略非常关键的一步,也是过去教学未能重视的一环。在探求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许多不同的方法和结果,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允许他们发表意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问题解决后,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比较多种答案,找出最好的解决方案。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学会分析自己解题途径是否最简捷、推理是否严谨,如果问题解决的方法失败了,那就要部分或全部地重复问题解决的整个过程。有效地评价问题解决的成果,有助于学生的发展性成长,能促使学生真正地提高数学技能。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解决问题是数学学科的难点所在。因此,需要教师对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中所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充分的认知和研究,并不断根据时代的发展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完善,实现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王凤月.小学生数学学习力的培养[J].江西教育,2021(06):62.
[2]沈利明.小学数学学习进阶节点教学研究[J].小学生(中旬刊),2021 (02):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