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反思能力培养策略 罗彩英

发表时间:2021/3/1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月2期   作者:罗彩英
[导读] 小学数学是小学学段异常重要的学科,对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过程,促进学生进行反思,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罗彩英   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田家炳小学  512300
【摘要】小学数学是小学学段异常重要的学科,对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过程,促进学生进行反思,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反思能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1)01-063-01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对小学数学的课程要求越来越体现出整体性和统一性,不再仅仅局限于对于知识点的运用和掌握,而是将眼光放置于核心思维的培养、创造力的激发及对数学这一门学科的兴趣养成。本文对小学数学课堂现有的反思能力进行简要的探讨。
        一、方法研判,提供反思路径
        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在教学的各个时间点都渗透反思方法,例如,课前预习法、课中反思法、以及在错题之后、考试之后、阶段性教学结束之后的课后反思法,教师要经常性地引导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反思。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认识方程》时,学生已经掌握了如何用字母来表现数量关系。教师先组织学生开展列方程式的集中训练,但效果差强人意,学生经常出现错误。教师要求学生制作错题集,将错题摘录进去,并且写下反思内容:错误的原因、怎样订正、其他的解题方法、错误的思路等,让学生自我反思,预防再错。学生在解题时,等量关系最容易发生错误,教师提醒学生解题方法不止一种,可以同学互助。学生开始互相讨论,交流经验,有学生用线段图帮助分析,并且指导其他学生具体做法。遇见较为复杂的方程式时,学生都不会做,教师让学生进行反思回顾,回顾探索和推算的过程,有学生想到加减乘除的简便运算,把复杂的方程式拆分成两个简单的方程式,进程顺利推进。教师针对集中训练的结果,为学生提供反思的路径,要求学生制作错题集;在遇见困难时,教师让学生交流经验,获取解题思路;又让学生反思回顾,让学生在回顾中迁移。学生在教师的方法研判下,获得有效的反思路径,取得良好教学成果。
        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反思能力
        长久以来,学生的学习习惯只是一味地等待,不会主动地进行知识的探究,这种消极的学习态度限制了学生的成长,使学生的思想停滞,思维能力驻足不前。因此,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反思是改变这种形式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反思,改变了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地进行思考,对知识有了新的认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用量角器画角”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动手画出一个60°的角,多数同学凭借已有的学习经验,借用三角板来画,只有小部分的同学拿出量角器画图。教师并没有对画图方式提出建议,在学生交流画图方法之后,又提出让学生画出一个65°的角。这时,那些用三角板画图的学生就感觉无从下手了,不断的思考应该如何画图,这时,有的同学拿起了量角器,用量角器开始画,于是,教师提问:你有没有想对大家说的呢?学生回答:用三角板不能画出65°的角。教师继续提问:60°的角可以用两种工具进行画图,65°的角为什么只能用一种量角器来画图呢?你能说说是为什么吗?学生通过反思,前后进行对比,优化两种画图方法,体验了量角器画角的实际意义。由此可知,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反思,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学生自身的素质,使学生积累了学习经验,拓宽了学生学习的视野,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的效率,使课堂因反思而变得更加精彩,学生的思维也因反思而变得敏捷。
        三、生成书面反思报告并通过报告有所收获
        除了上述方法之外,定期的总结对于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也是十分重要的。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周末写一篇简短的自我反思报告,内容可以包括:1.本周我在课堂上学会的知识点2.本周我在课后问老师学会的知识点3.本周我与同学们讨论的知识点4.本周我掌握较好的知识点5.本周我出错的知识点6.本周我学习数学的感受。通过这些内容的梳理总结,其实是给了学生与自己对话的机会,除了帮他们回顾这一周所学的知识点以外,还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及自主反思的能力。写“自我反思报告”只是引导学生学会反思的手段之一,而是否从每次的反思中有所收获、有所醒悟才是书写这份报告的最终目的。在书写反思报告的初期,老师及学生家长的引导与帮助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老师应为学生提供书写报告的模板,并自己首先创作一篇反思报告并为学生进行展示,使学生对如何书写反思报告有了更加直观的印象;家长应为学生提供辅助性的指导意见,要尊重学生自己的想法及他们的创造能力,在写完之后鼓励孩子与自己分享,也可以通过一定的角色设定引导学生为自己梳理所学知识点,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掌握得更加透彻,充分发挥反思报告的意义与作用。
        结束语
        总之,反思使学生理解数学问题,发现数学问题的本质。教师要先让学生想反思,再是会反思、常反思,养成反思的好习惯,提升学生的反思能力,加强引导和调控教学,让学生的反思真正落在实处,实现有效反思渗透,逐渐成为学习的自主者。
参考文献
[1]宋娟娟.在错误中培养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策略研究[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三).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15-17.
[2]万丽芸.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反思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3): 233-234.
[3]燕明霞.浅谈小学高年级数学反思能力培养实践[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695-6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