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资源在高中历史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3/1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月2期   作者:黄海
[导读]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从古至今华夏儿女对中国土地有着深沉的热爱。对于现阶段的学生青年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但同样拥有一个共同的家,那就是我们的祖国。家国情怀是时代的主旋律,家国文化历来都是很重要的,只有国家富强、民族团结,大家的生活才会更美好。

黄海   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第一中学  657000
【摘要】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从古至今华夏儿女对中国土地有着深沉的热爱。对于现阶段的学生青年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但同样拥有一个共同的家,那就是我们的祖国。家国情怀是时代的主旋律,家国文化历来都是很重要的,只有国家富强、民族团结,大家的生活才会更美好。
【关键词】红色文化;高中历史;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1)01-101-01

        引言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家国情怀是探究了解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同时指出,用好红色资源、文化资源等教育作用,充分发挥学校育人功能。历史学科与红色资源在教学内容上和价值导向上高度契合,挖掘红色资源、创设红色历史情境、弘扬红色文化,是高中历史课堂在新时代背景下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方法和举措,而且依托乡土历史、感悟家国情怀为主旨的历史课堂更富有新、活、生、趣四大特点,可以突破历史课堂纯文本教学的局限。
        一、开辟第二课堂深化家国情怀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并非单单集中于课堂内,教师应善于开辟第二课堂,拓宽学生学习视野。所谓第二课堂即通过课外阅读、参观访问、考察遗址、专题讲座等方式达到教学与学习目的。大部分学生喜欢参与第二课堂学习活动,有利于夯实基础知识,活跃思维,发展智力。历史教师还可借助每周一的升旗活动开展“国旗下讲话”活动,营造良好的红色文化氛围。因为国旗以及升旗场景有着一定的庄严性,雄壮的国歌在校园中冉冉升起,整个校园弥漫庄严肃穆的氛围,有效激发学生潜在的高尚情感并深度思考红色文化。国旗象征着革命先辈拼搏与奋斗,无疑是开展国旗下讲话活动与培养家国情怀的最佳因素。当全体学生聚集操场聆听红色文化宣讲,传承红色基因以及弘扬革命精神,有利于激发潜在的爱国情感,更能对红色文化展开深入思考,从而形成正确思想观念,此外每个班级教师还可定期开展红色主题班会,积极鼓励每个学生畅所欲言,也要耐心倾听他人对红色文化的认识,为更好地传承和发扬红色文化奠定坚实基础。此外还可采访地方革命老人;事实上,通过采访革命老人是一种保留民族历史记忆的方式,更能揭示中华民族在危难之时的表现以及形成的民族精神。以“抗日战争”教学为例,作为一场伟大的反侵略和争取民族自由独立的战争,战争的胜利不仅仅促进中华儿女团结,一定程度也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对此,高中历史教师可组织学生采访革命老人,因为革命老人会讲述自身所经历的事实与历程,而学也能切实感悟当时艰苦环境时革命先辈为国家做出的努力与牺牲,激发学生潜在的爱国主义情感,进而发自内心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自身一份力量。与此同时在采访革命先辈时还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即为学生展现具体真实的人物事件,完整且真实地还原历史事件,从而努力学习投入到国家建设当中。在具体采访中需明确告知学生不能歪曲历史事实,站在真实原则基础上采访,切实理解历史知识,并形成良好的爱国主义情感,提高历史教学效率。



        二、创新革命传统教育方法
        在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时,教师切忌硬性说教。高中生有较强的判断力,思想也渐趋成熟,硬性说教很难触动他们,需要让他们自己感悟。为此,教师要为学生列举更多历史事实,提供更多历史信息。特别是影像方面的信息,可以给学生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让学生自然进入到情境中,自觉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例如,在教学抗日战争相关内容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影视片段,借助影视作品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在观看影视片段时,教师要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可歌可泣的一部斗争史,通过观看这些影视片段,你对抗战有哪些认识和感触?可围绕一个中心展开论述。观看结束,我们要进行即兴演讲。学生听说要进行即兴演讲,在观看视频片段的过程中,开始酝酿和构思,并列出演讲提纲。演讲活动开始后,学生都能够顺利进入到情境之中,教师不时给出一些提示,演讲获得圆满成功。即兴演讲活动给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对抗日战争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借助影视作品,学生了解了日本侵略者所犯下的罪行,感受到中华民族抗击侵略的伟大斗争精神,为国家富强而刻苦学习的情感油然而生,较好地接受了革命传统教育。
        三、深入挖掘课本中包含的人文内涵
        高中历史课本中包含着很多的人文因素,而人文精神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收获的思维体制和内心感受,同时也是历史知识的来源所在。我国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每个时期人们所奉行的道德准则、思想理念以及价值观念都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高中历史老师如果想要培育学生自身的人文精神,就需要深入挖掘课本中所包含的人文元素,对于历史事件与人文有着足够的敏感,重点探索其中所包含的文化背景、价值理念以及人文情感,借助历史人文精神来强化对学生自身思想观念的熏陶,这样来完成对人文教育的渗入。爱国主义作为人文精神的关键内容,就将此作为案例来进行《抗日战争》这一课程的教学,就课本中所讲述的中国军民齐心协力把侵略者赶出中国的整个过程,在面临侵略者时毫不畏惧,奋起反抗,并且慢慢团结起来,创建起牢固且强大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直至获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史实。老师能够立足于此来唤醒学生内心潜在的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增强其民族自尊心,指引其借助团结抗战进程的学习,更为深入的了解到团结具有的意义,使得学生内心的爱国主义情感迸发出来,进而产生爱国主义精神,还有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这时老师还能够指引学生对有关抗日战争的知识进行学习,强化其对于历史发展中以人为本、善待他人、重视人类命运这些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与掌握。
        结束语
        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培养,需要充分发挥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的价值,引导学生在历史思辨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在古今交融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爱国、爱家的家国情怀,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高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也能够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徐淮.红色文化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思考[J].新课程,2020 (24):166.
[2]杨养梅.高中红色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J].教育艺术,2019(10): 22.
[3]周赤思.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初探[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10):1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