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堂下初中数学初中数学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3/1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月2期   作者:蒲晓波
[导读] 在新教改形势下,教师应尽早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对传统教学工作内容加以完善修改。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教学工作重心由对学生知识灌输转移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构建智慧课堂,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课堂互动渠道,从授人以鱼变为授人以渔。

蒲晓波   成都嘉祥外国语学校  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在新教改形势下,教师应尽早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对传统教学工作内容加以完善修改。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教学工作重心由对学生知识灌输转移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构建智慧课堂,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课堂互动渠道,从授人以鱼变为授人以渔。
【关键词】智慧课堂;初中数学;初中数学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1)01-084-01

        在学生素养体系当中,数学学科和谐素养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它直接影响着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教师应当深刻意识到这一点,并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对教学工作做出有效的调整,转变观念,将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点。
        一、初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
        与其它阶段的教学工作相比,初中教学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能够为后期学习的展开提供必要的保障,因此应当对这一阶段的教学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初中数学学科中的核心素养涵盖内容较多,包括学生的基础知识能力、知识运用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数学思想方法运用能力等,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通过问题与情境、交流与反思、思维与表达、知识与技能等角度入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应当将核心素养教学融入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让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发展。
        二、建立初中数学智慧课堂的具体策略
        (一)加强课程间紧密联系,引导学生自我学习
        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课程结束时,向学生布置课程相关作业,让学生们对下一课程所讲授知识自我预习,在下节教学课程开始前,让学生们对课程内容有系统性的了解,提前对预习作业中受限于自身掌握知识无法理解的问题做好标注,在下一节教学课程中提出问题。教师在课堂中通过询问学生们所预习课程内容中理解不透彻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在教学工作正常有序展开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我全面反思,思考自身在学习中的薄弱之处,通过针对性的自我学习,提高自身全面发展。
        (二)划分学生层次,因材施教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由于学生学习成绩和知识掌握程度的差异,成绩相对较低的学生与其他师范生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教师不能因材施教,导致极化的存在。


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并针对每个层次开展相应的教学工作。对于数学成绩好的学生,讲解教学内容中较难的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课外资料,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拓宽思维视野,夯实重复的基础。把教学工作转变为课堂工作,督促学生复习所掌握的知识。向数学成绩一般的学生讲解教学内容中较难的理论知识,引导学生自主复习知识,挖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和各种能力的综合发展。针对数学基础差的学生,讲解教学内容的基本理论部分,在对基础理论知识的反复讲解中保持耐心和尊重,定期举办数学专题讲座,调动数学基础差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做到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三)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教师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增设情景环节,与学生之间实施分工教学方式,在部分知识理论程度较低的课程内容中切换教师与学生的身份,让学生变成“小老师”,锻炼学生的各项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讲解概率统计理论知识教学工作中,设立情景环节。教师准备一个纸箱,在纸箱中放入黑、白、蓝三种颜色的小球,让一名学生从纸箱中抽取一枚小球,记好颜色后将小球放入纸箱中,将纸箱晃动后再从纸箱中抽取一枚小球,通过多次抽取小球的颜色来分析抽取同一颜色小球的概率是多少。通过开展课堂游戏与课程内容的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四)开展课外知识拓展训练,激发学生自身能力
        在学生学习课程外,通过接触、了解到其他课外知识的多样性和新奇性,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对学生各项综合能力的提高有着显著功效。在今后遇到困难题目时,学生不妥协、不放弃,通过多种角度方式思考问题的办法,分析题目知识点内容,寻找最佳解题方式,形成自我学习、深入分析的良好学习习惯。例如,在课程知识内容讲解之余,适当讲解几道奥数题,根据奥数题的角度新颖、解题方式独特等特点,在灵活学生思维、放松学生高速运转大脑的同时,拓宽学生的数学思维宽度,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不断进行自我突破,完善自身不足,挖掘自身潜力。
        三、总结
        初中教学阶段相较于小学教学阶段,数学科目更具有逻辑性。这一阶段数学教学工作的内容应侧重于引导学生学习兴趣、构建智慧课堂方面,完善传统教学模式中课堂枯燥、乏味问题,在丰富教学内容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和学生各项学习能力,提高初中数学教学工作效率和质量,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智慧课堂阅读教学策略[J].李冬莲.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9(05)
[2]基于大数据云平台智慧课堂教学实践的思考[J].朱呈霞.初中生世界. 2019(08)
[3]核心素养观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智慧课堂的构建[J].沈明海.新课程研究.2019(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