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

发表时间:2021/3/1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月2期   作者:赵皓宇
[导读] 如何让学生回归到为生活而作文的状态上来,让学生的作文真正和生活联系起来,是老师应该负的责任。

赵皓宇   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黄泥河中学
【摘要】如何让学生回归到为生活而作文的状态上来,让学生的作文真正和生活联系起来,是老师应该负的责任。
【关键词】初中;作文教学;教学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1)01-115-01

        作文教学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仅可以培养初中生的表达能力,又可以训练学生思维,帮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过,在传统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过于重视写作的技巧与方法,忽视对初中生生活经验的积累,作文教学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致使丧失写作兴趣。生活化写作是以现实生活为写作对象,可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一、结合实际生活写作
        学生只要留心观察,就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风光,欣赏风景也是学生为自己的写作积累素材的好机会。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可以因地制宜,结合特殊的节日在班级展开以传统习俗为话题的讨论课,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这些讨论的过程将会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记忆,这些记忆也都会成为学生写作时需要用到的话题。例如,在学习完鲁迅的《社戏》这一篇具有民俗风情的文章后,教师可以由此展开话题讨论,让学生自由讨论当地的民俗风情,并结合实际生活,将自己的认识和感受融入写作之中。再如刘绍棠的《本命年的回想》也是写小时候过年的事情。文章通过一件简单的生活小事写出丰富的情趣,教师可以由此向学生讲述将生活融进写作的奥妙,同时激发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的灵感。
        二、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
        (一)创作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设定一个特定的场景,让学生在不经意间进入写作的氛围,以此激发出学生的写作动机,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例如,教师在上完《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后,要求学生写关于四季变化的作文时,可以先以当下的季节作为引导,让学生逐渐感受到当下季节有什么特点,然后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启发学生写作的灵感。
        (二)审题激发灵感并引出写作兴趣
        在写作之前,审题非常重要,作文的题目要审查清楚才能把握写作范围。农村的初中学生在知识面上比较窄,需要教师引导其思维的发展,才能更好地审题,从而激发写作灵感。例如,“我的家乡”这个题目。首先从题目上看要写什么,要写的是自己的家乡。其次是要对内容进行思考,“家乡”就是写景。最后就是对题目进行重点思考,题目的重点就是“家乡”。
        三、以心灵触动为线索,培养学生及时创作
        启发学生的写作感受是作文教学的基础。唐代诗人李贺时常骑着驴,带着一个大口袋出门,在路上看见美好景色时,他诗心一动,便写下一两句诗,放进口袋里,这样走走停停,回到家时已有几十句诗,于是他挑选出其中质量高的诗句来作成完整的诗。


李贺采诗给我们语文教师的启发便是灵感是一闪即逝的,需要随时随地去捕捉,而生活中触动学生心灵的时刻也是一闪即逝的,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去捕捉触动学生心灵的时刻,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体悟生活的习惯。这样的触动可能来自大自然,也可能来自人类活动,动物的世界,甚至书本中的世界;这样的触动可能是情感上的震撼与转换,也可能是事件引发的思考与观念。当老师在学生的心里撒下关注生活的种子,指导学生记录这些瞬间后,接下来便只需静待花开。
        四、以实践活动为方式,引导学生集体创作
        给予学生写作素材是作文教学的保障。“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指出:“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唯一源泉。”无论老师将作文的教学理论参透得多么彻底,给学生讲解得多么清晰,学生若不真正地将理论运用起来,作文教学便没有达到目的。因此老师可以举行一些全班学生参与的实践活动,设置活动环节,为全班学生创设一个共同的作文话题,“就是像生活中进行写作那样,比如要报道一个人物,记者们不是凭空杜撰,而是先要列出采访提纲,再对人物进行现场采访,还要从多方面对人物了解,在充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才开始写作。”在集体参与的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以同一主题写作,将不同学生的作文加以展示,让学生们互相借鉴,理清自己写作的长处和短处,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我在班上进行了“寻找最美的叶子”的语文作文活动。其过程如下:1)预先明确任务——请学生去寻找他们心中最美的叶子,告知在下周的语文课上将评选最美的叶子,届时请参加评选的学生上台陈述他的叶子的参赛原因;2)课堂大评比——学生一一上台陈述自己手中的叶子为何是最美的,学生们举手表决,我作总结;3)课堂大练笔——请学生回忆自己是如何找到叶子的,那时有怎样的心情,课堂评比时,自己的心情如何,听他人发言时心情又如何,最后评选结果出来时心情是怎样的,据此,选出此次活动中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片段,写成一篇作文;4)分享美文——展示学生作文,分析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当活动开展之后,我为学生们的创造惊叹,有两名学生的叶子不是植物的叶子,而是手工制成的叶子,有一名学生仿效《皇帝的新衣》中的骗子,走上台后,伸出空空的手,说自己手中有世界上最美的叶子。他们写成的作文从不同的角度来切入,表达出自己的独特体验,有写寻找叶子的艰辛过程的,有写寻找叶子时明白的道理的,有写满心以为自己的叶子是最美的却被推翻的,而学生对自己手中叶子的参赛原因的解说成为此次活动的亮点,大多数学生选择写评选过程,几位讲得精彩的学生的片段频频出现在学生的作文中。随后的作文分享活动中,学生在他人的作文里,发现自己作文的不足之处,互相学习,活动目的基本达成。
        五、讲评的生活化
        个人认为,作为讲评课还应以学生为主体,不管学生的作文写得如何,都是他倾注的心血,应该给予尊重。在讲评课上教师难免带上自己的喜怒讲评,学生的头低得都快塞进课桌,这样的场景倒像在开批斗会,把师生关系搞得不愉快,因此,在讲评时应注意生活化,让学生针对两次作文的修改谈谈自己的心得,并朗读自己的文章,其他的同学边听边做记录,提出修改意见。这样,讲评不再是教师一个人在唱主角,学生的写作能力都会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谭欣,董欢.初中语文生活化作文教学策略[J].科技信息,2017,(19):117 -117.
[2]丁怡.浅谈“生活化”作文教学模式[J].阅读与作文,2017,(7):112-112.
[3]陈春霞.浅谈作文指导生活化教学方法[J].作文成功之路,2016,(10):94 -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