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条件下小学数学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变革研究

发表时间:2021/3/1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月2期   作者:游菊桂
[导读] 随着信息化教学手段在教学领域中日益丰富与渗透,教学信息化已是教学改革活动中重要的课程改革方向。如何将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应用在教学实践之中,发挥出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实际教学意义,教师应在不断地接触、学习以及应用信息化教学工具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策略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创新。

游菊桂    娄底吉星小学  湖南省  娄底市
【摘要】随着信息化教学手段在教学领域中日益丰富与渗透,教学信息化已是教学改革活动中重要的课程改革方向。如何将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应用在教学实践之中,发挥出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实际教学意义,教师应在不断地接触、学习以及应用信息化教学工具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策略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创新。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手段;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1)01-116-01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小学数学迎来了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其倡导教师运用信息化教学,实现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数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教师应具有前瞻性的眼光,积极推进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有效推动学生提升数学学习的兴趣,强化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现代化的学习思维,促进其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本文分析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弊端,探究了信息化条件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势,并针对信息化条件下小学数学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展开了研究。
        1构建教学平台
        以往教师在教学时,只是依靠教科书向学生讲解知识,这样就使得教学较为单一。在信息化的时代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来获取资源,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构建资源库,让学生通过资源库来查找学习的资料。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来观看名师的视频,从这些视频中挖掘教学的经验,增强自身的教学能力。还可以搭建师生交流的平台,因为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上,师生之间缺少沟通,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改变这一局面,让学生随时随地向教师请教,同时教师也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将课上教学延伸到课下,让学生能够对知识进行巩固。教师也可以录制微课,将一节课的重难点知识通过微课展示出来,因为小学生年纪较小,他们很难一直集中注意力,而微课的时间一般比较短,学生通过微课能够更好地理解本节课的内容,这也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
        2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还处于一个成长的初级阶段,好动性强,精力不够集中,对于数学中比较抽象的知识点难以理解。因此,提高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是较好的办法,一般情况下,那些比较简洁明了、形象生动的东西更容易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但是数学课程中的内容很多是比较枯燥的,需要动脑思考琢磨的。在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课本,增加了许多图片、场景,把学习的知识运用实际生活中会出现的场景图片进行解释说明,运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将数学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创造一种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教学情境,增加数学教学的乐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奇数和偶数”的教学中,教师先给学生讲解理论知识,然后在课堂中将学生每两人分为一组,问学生班级所有同学是否都能凑成两人,若可以凑成两人,那么班级人数就是一个偶数,若有落单的同学,那班级人数就是奇数。


根据课程中举例,给学生布置相应的数学题,分别出几个数字,让学生区分奇数和偶数。通过有趣的课堂情境,加深学生对相应知识的学习,激发出学习数学兴趣。
        3查漏补缺,丰富教学内容
        由于课本页面的限制,书本上所呈现的知识往往是最精华的那一部分,对于很多推理和运算过程都是省略了的。这种省略对于小学学生来说,难免会对理解知识产生影响,增加了学习难度。而在以前的板书教学中,大量推论过程的书写是极其消耗时间的,这就导致教师陷入了不写学生难以理解,写则时间不够用的两难处境中。因此,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时,应该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提前备案的特点,将这一节课需要补充的推论或者是有助于学习的一些内容提前输入到教学PPT中,等到课堂上就可以直接讲解,省去了大量的时间也达到了帮助学生理解的作用。比如,在“表内除法”一节的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教师可以在PPT上对除法进行拆分。在两个学生分酸奶的练习中,教师可以将除法计算过程用更易懂更详细的过程展示出来。先让两个学生一个人拿一盒酸奶,就还剩下八盒,让两个学生继续再拿一盒,就剩下六盒,以此类推,就在保证平均分配的情况下分配完了所有的酸奶。这样的计算过程相比于直接讲述运算法则要容易理解得多,对学生学习的帮助也更大。
        4线上指导课后问题,提升课后学习质量
        课后学习是学生巩固课堂知识的重要学习环节,然而由于学生在课下缺少教师的指导,常常出现问题难以及时解决的现象。为了保证学生课后学习的质量,教师可以充分地发挥出线上交流工具的应用意义,通过线上交流的方式在课后时间关注学生遇到的数学学习问题,及时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保证学生课后学习的连贯性以及维护学生课后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建设。例如在《约分》一课中,由于学生刚刚掌握约分方法,对于分数数值较大的分数难以顺利地理清关系进行约分解题,于是纷纷在线上群组中向笔者求助。笔者在关注群组中学生的问题后,及时地给予学生一些提示,并为学生再次强调了约分的使用方法,在教师于线上及时的提醒与引导下,学生又一次投入到解题过程中去并解决了问题。
        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课堂上运用一些科技手段促进教学发展,已经变为常态。在课堂中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画面生动形象的感染力,调动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积极性,有助于教师教授数学知识,提高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效率。运用信息技术教学,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还能简化教师的工作,促进小学数学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丁杰,于曰坤.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方式的策略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7):65.
[2]刘露.信息化环境下小学智慧教学样态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19.
[3]袁红娟.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8.
[4]华春芳.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微课的策略浅析[J].文存阅刊,2020(4):12.
[5]王丹.基于信息化平台的小学数学个性化教学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20):160.
本文系湖南省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名称《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批准号:XJKX 18B1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