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炜袁
(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丰良镇公立中心幼儿园 广东省 梅州市 514000)
摘要: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和交流最为主要的工具。幼儿在进入校园之前是有父母或家人教授基本的语言表达,在进入学校之后,幼儿开始逐渐接受和学习深度的语言运用。幼儿园时期的幼儿正是学习语言最为关键的时期。因此,身为幼儿园的教师应该重视对幼儿语言方面能力的培养,让幼儿能够完成家庭到学校的过渡,同时也为幼儿之后的学习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帮助。本文以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为主要内容展开讨论。
关键字: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发展
引言:
语言是幼儿学习所有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幼儿智力的关键因素,中国语言汇聚了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其中蕴含的价值和魅力非常丰富。幼儿大班的幼儿已经掌握了基础的语言运用,能够顺利地与其他人进行沟通,但仅限于口语上的表达。因此,为使幼儿的语言能力有所提升,教师需要根据幼儿发展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运用合理的方式促进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但在目前的幼儿语言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
一、幼儿语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良好的语言教学方式
幼儿不同于小学阶段的幼儿,学习内容有一定的体系和大纲要求。幼儿除了学习基础的语文、数学知识外,还有很多较为丰富的教学内容。例如绘画课、手工课、剪纸课等。显然幼儿更愿意去做有意思的事情,如果教师只是采用单一形式开展语言能力培养,难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其次,还有部分幼儿园的教师教学态度过于随意化,认为幼儿阶段的内容非常简单,所以在教学当中只是凭借着自己的经验进行教学,课前不备课,课后不总结。如果教师以这样的教学态度进行教学,不仅不利于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对于其他方面能力的养成也不会起到良好的助力作用。
(二)语言教学的内容与实际脱轨
部分幼儿教师在开展幼儿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结合幼儿的生活开展语言教学,对教学内容方面的缺乏深度的思考,完全按照这个教材上所给的方式进行教学。教材上的内容虽然有一定的权威性,但是实际的内容有的会与幼儿实际的生活产生矛盾,或者幼儿难以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在其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如果教师一味地一味地按照书本上的方式和内容进行教学,会使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效率较低,且对幼儿吸引力不强。
二、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路径
(一)通过直接感知,在认识周围事物过程中发展幼儿语言
婴幼儿在刚开始学习语言时,主要是通过周围的环境、人物、社会现象等展开的语言学习,结合听、看、摸、尝、闻等感官进行感知,从而掌握语言的表达和运用。因此,教师在进行语言教学时,可以结合幼儿的感知,给幼儿创造一定的学习环境和条件,让幼儿在认识周围事物中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带领幼儿春游时,会看到各种各样的小花,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的观察不同的花,不仅有一簇一簇的花朵,还有单独开放的花朵,有六瓣的,也有一层一层开放的花朵。教师通过让幼儿观察不同花朵的颜色、形状,询问幼儿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
教师:“这群不同的小花从远处看像什么呢?”
幼儿A:“像一个一个的棒棒糖”
教师:“,幼儿A表达得很好,棒棒糖是甜的,那么在形容棒棒糖时可以在前面加上前缀,比如,像一个一个甜的棒棒糖,就会使你的语言更加形象。幼儿们开动一下脑筋,看还能用什么语言来描述这群小花”
幼儿们在受到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之后,积极的探究合适的语言进行表述,并尝试着加入不同的形容词前缀。对于幼儿语言运用不完善的部分,教师要及时的更正。
幼儿B :“这群小花像一张五颜六色的画”
教师:“幼儿B表达得非常好,其中还运用到了一个成句‘五颜六色’,把这句话改成‘这群小花看起来像一幅五颜六色的画’会更好”
通过引导和完善的教学方式,从幼儿实际的生活出发,让幼儿能够结合自身的经验去形容不同的事物,教师引导幼儿将语句进行扩充。以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使教师对幼儿的语言教育更为生动和形象,还能通过生活中实际的场景,引导幼儿一步一步将语言完善,进而有效地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让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
幼儿只有准确地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更好地与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同时也能接收不同的知识。因此,幼儿园教师在教育幼儿的同时,要启发幼儿的求知欲望。引导幼儿通过多看、多听、多说、多练的方式,丰富幼儿的生活,并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2.1 引导幼儿多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幼儿创造看的条件,来引导幼儿多看。图画读物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文学形式,将文字与图画进行结合,运用鲜明的色彩,使幼儿在观看的过程中更有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图画读物的方式,让幼儿一边观察图片,一边进行想象。学校可以购买适合幼儿阅读的图画书,并在每周或者固定的时间开展图画书阅读课程。同时教师也要教授幼儿正确的阅读方式。比如教师可以让幼儿看书之前,首先要看角标,将发生的故事情境按照角标理好顺序,然后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出文中的主角。并结合上文,想象一下接下来发生的故事。让幼儿通过多看的方式,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为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奠定基础。
2.2 引导幼儿多听
聆听是语言表达中较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只有幼儿听得懂、听得准确,才能正确的模仿和练习语言的表达。因此,教师要让幼儿学会聆听,并在聆听的过程中,让幼儿能够深入相应的情境当中。例如,教师可以以讲故事的形式向幼儿讲解语言故事、神话故事等,既能引起幼儿聆听的兴趣,同时也能让幼儿深入到教师创建的情境当中。除了教师讲故事的形式,还可以通过让幼儿听录音故事、与幼儿进行交谈等方式。并带领幼儿聆听不同的声音,如,动物的声音,乐器的声音等,让幼儿进行模仿。通过不同的方式,让幼儿能够聆听,加强幼儿对语言和声音的概念。
2.3 引导幼儿多说
“说”是语言表达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幼儿在听之后,就要练习着表达自己的观点,才能有效地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教师要根据幼儿的性格特点,给幼儿营造一个“说”的环境,让幼儿进行表达,教师再针对幼儿语言的错误进行指正。例如,教师可以在课余时间带领幼儿一起做游戏,可以开展“你画我猜”“词语接龙”等游戏的方式,让幼儿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通过游戏的方式,既能丰富幼儿的课余生活,同时还能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其次,教师要注重每个幼儿的表现,给每个幼儿“说”的机会,让幼儿练习“说”,在“说”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2.4 引导幼儿多练
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是为了让幼儿掌握正确的发音,拓展词汇量,并能够正确的运用。如何充分的运用,就是要增加幼儿练习的机会。通过实践的方式,让幼儿能够逐渐地掌握语言的运用。在幼儿时期,幼儿往往讲出不合乎语言结构的句子,教师可以通过让幼儿练习,来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幼儿想要一本书,幼儿会说:“我想要一本书,美人鱼的那本”,教师就要及时进行纠正,应该表述为:“我想要一本美人鱼的书”。教师纠正之后,让幼儿多说几次,加深印象。通过多练习的方式,让幼儿熟悉和掌握语言的结构和表达方式。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时,要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了解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并通过幼儿感兴趣和容易理解的方式,创建良好的语言环境,引导幼儿通过多说、多听、多说、多练等方式,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有计划地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才能真正的实现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洁婷.幼儿教育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J].华夏教师,2020(12):26.
[2]齐秀娥.幼儿教育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策略[J].中国新通信,2020,22(08):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