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进美
(云南省曲靖市第二小学 云南 曲靖 655000)
摘要:为了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思维导图在当前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可以实现大脑潜能的深度开发,为学生思维的发展奠定基础。思维导图不仅蕴含丰富的信息内容,而且其结构和条理相对清晰,可以实现对课堂教学的有效划分,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许多问题。特别是思维导图在数学学科中的应用,符合学科的基本特点,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而六年级数学复习教学涉及的内容比较复杂,是对过去所学知识的总结和复习,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相关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合理应用思维导图,可以增强复习教学的逻辑性,突出教学中重点,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
关键词:思维导图;六年级数学;复习教学;应用策略
一、六年级数学复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由于教师对思维导图的认知不够深刻,所以在教学中不能合理地应用思维导图,这是限制教学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其次,教师缺乏对复习内容的有效梳理,在教学中的逻辑性不足,导致出现了事半功倍的问题,浪费了大量的课堂时间。再次,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教师缺乏对复习内容的有效衔接,导致其实际应用效果不佳。此外,由于教师没有考虑到小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往往按照自己的思维模式绘制思维导图,导致其适用性低,不利于实现对思维导图的针对性利用。
二、思维导图在六年级数学复习教学中的应用
1.明确教学目标
明确的教学目标是促进复习教学工作顺利实施的关键,可以提高教学效率,防止方向出现偏差。首先,教师应明确思维导图在复习教学中的适用性。教师要对六年级数学的基本特点复习内容重难点和学生特点进行深入的总结与分析,确定可以使用思维导图的知识模块和教学时间,防止由于在教学中存在较大的盲目性而导致效果不佳。思维训练是思维导图应用的主要目的,在教学中,教师要防止出现流于形式化的问题,以提高课堂效率,增强思维导图应用的灵活性,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其次,教师应抓住良好的时机。思维导图具有不同层次的特征,因此,教师在应用中应充分发挥其基本特点,使其在蕴含丰富知识的同时,有效引导学生,明确教学内容的安排,知识模块之间的衔接以及教学设计等。最后,思维导图的形式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而且在不同环节运用思维导图可以不同程度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所以,教师应该对六年级数学的阶段性复习有一个明确的计划,以期能够真正将思维导图应用到每个复习模块中,并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构建,以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
2.突出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始终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无法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较低,不利于复习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师在六年级数学复习中应用思维导图时,要明确以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的理念来设计教学工作。教师应发挥引导者和启发者的角色,实现对复习计划和进程的有效控制。除了针对总复习内容绘制相应的思维导图外,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在不同的小模块中独立绘制思维导图,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思维导图,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思维导图的适用性。不同的学生在思维能力、学习水平和认知能力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教师应遵循学生的个体差异,明确学生的不同学习状态,确保思维导图的应用能够适用于所有的学生,提高教学工作的有效性。具体来说,在每个教学环节,教师都应该鼓励学生自主参与,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索思维导图的趣味性和数学世界的魅力,让他们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自主探索能力。
3.优化教学过程
在教学设计环节,教师要增强其弹性化与灵活性,真正促进教学环节的有效优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明确复习中的要点和难点,通过思维导图实现对大概路径和主要事件的设计,为学生的复习指明大概的方向,对于复习中的细节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自由空间。此外,教师在进行复习教学时应考虑到不同的可能性,以确保教学设计推进策略的精细化和多样性。在教学实施环节,教师应增强思维导图应用的灵活性。对于教学思路的调整,则应该以实际教学内容为依据,使其更加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不同的课堂情境对教师行为的引导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教师应增强对教学情境与思维导图的适应性,遵循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实现对教学设计的有效调整。在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也应采用情境性的评价措施,从真实的情境出发实现对教师教学与学生复习的有效评价,并能够通过思维导图找到教学和复习中存在的根本问题,从而实现对课堂教学的有效优化,促进教学和学习效率的提高。
4.加强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对促进学生团结合作能力的提高和对其核心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为了促进教学设计的合理性,需要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对于六年级数学复习的相关内容,教师应在备课过程中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在团结合作中解决教学难点,实现对教学方法的优化。在思维导图的应用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思想的碰撞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保证教学计划的适用性。在应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教学时,教师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水平和个性特点等进行调查分析,并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使学生能够在小组中理解思维导图的内在逻辑,从而实现学习思路的有效梳理,促进课堂复习效率的提高。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进行深入讲解,并向他人学习先进的学习方法,从而实现思维导图的有效修改和优化,使学生体验到合作学习的乐趣,进而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思维导图在复习教学中的应用离不开师生的合作。因此,教师应通过分层次性和趣味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实现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
参考文献:
[1]方鸽.思维导图在六年级数学复习教学中的应用[J].天津教育,2019,(03):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