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情境教学有效实施的研究与实践分析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下)第30期   作者:何训强
[导读] 在新课改革的背景下,高中数学极为重要的改革方向便是将学生立为教学的核心,
       何训强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中学 广东 佛山 528300)
        摘要:在新课改革的背景下,高中数学极为重要的改革方向便是将学生立为教学的核心,教学环节应围绕学生进行设计,确保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产生浓烈的兴趣,进而增加对数学知识的渴求。不难看出,本次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对数学学习产生一定的积极性。基于此,情境教学的教育价值逐渐被凸显出来。本文主要探究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情境教学有效实施的研究与实践,并结合这一问题进行了以下阐述。
关键词:高中数学;情境教学;策略分析
        所谓情境教学,即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中营造与其相似的教学环境,以便于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当前数学教学中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种方式。从教学发展角度上来看,这种教学方式,对于调整学生的学习态度,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应充分发挥情境教学的优势,加深对情境教学理念的理解与认知,并以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主,创设更加有效的教学策略,以便于推动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一、高中数学情境教学创设原则
(一)启发性原则
  开展高中数学教学最为重要的一个目标,便是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创设情境,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而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应遵循启发性原则,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在温馨活跃的情境当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认识,从而提升个人的学习能力。
(二)实际应用性原则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当中,由于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严谨性以及理论性,学生在学习时往往会感觉到十分枯燥无聊。为此,教师应遵循实际应用原则,结合教学内容,引入生活化元素,进而确保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有效提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从而提升整体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直观性原则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针对高中数学教材进行了全新的编排,现如今的教材内容,大多数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这也是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学科,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若想清晰的理解数学知识,有效的解决数学问题,往往存在一定的困难,面对这一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遵循直观性原则,化抽象为具体,调整学生的学习态度,触发学生的感官意识,使其在感悟中有所收获,更加高效的掌握数学知识,并搜集大量的数学信息,从而加强对数学结论的理解与掌握。
二、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情境教学策略
(一)借助生活背景创设情境
        从当前数学教材上来看,教材中绝大多数内容都是以生活或者生产问题中剥离出来的。但是伴随着数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数学知识本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而使得数学问题变得更加抽象化,所呈现出来的特点,被大多数学生认为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是不融合的,外加数学具有较强的严谨性,学生难以掌握有效的学习方式,从而导致对数学公式以及数学概念的学习望而生畏。为改善学生这种错误的认知,教师应结合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通过实际问题创设生活化情境,以便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基本算法语句》时,针对“条件语句”教学,教师可将生活中常见的场景搬到课堂之中,如,为答谢广大消费者对本店的支持,某地区的商场决定在周年庆中举行打折促销活动,具体的优惠方案如下,其一,当顾客购买金额超过800元时,在总额的基础上进行9折优惠;其二,当顾客购买金额超过1600元时,在总额的基础上进行87折优惠;其三,当顾客购买金额超过3000元时,在总额的基础上进行85折优惠;其四,当顾客购买金额超过4000元时,在总额的基础上进行82折优惠.在本次商场促销活动中,商场利用购物卡进行结算,消费者可以事先在购物卡中存入一定的金额,在结算时可以直接通过购物卡进行消费,为了使顾客结算的更加便捷,应该的怎样设置价格优惠程序呢?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确保教学内容与学生熟知的事物有机结合在一起,不仅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本章知识的理解与认知。
(二)借助相关学科创设情境
        数学一门综合化的学科,从学科特点上来看,大部分学科都是以此为基础进行研究分析。为此,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可将数学内容与学生熟悉的其他学科内容进行联系,确保学生能够站在不同的角度上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而且也能够使数学工具性凸显的更加明显。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正多面体”知识点时,已知多面体的边长为5cm,顶点到中心点的距离为3cm,试求出该正多面体的体积?这时,为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便可以将学生所熟悉的“CH4(甲烷)”分子结构图呈现在学生眼前。从甲烷分子结构图上来看,其分子的分布恰巧构成了一个规则的正四面体,四个氢原子将碳原子包裹其中,其中氢原子代替了数学“正多面体”的顶点,而碳原子则代替了“中心点”再以“指数函数”为教学案例,一直3x+8=9,试求出x的取值,以及该函数的值域范围,为加深学生对指数函数这一章节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解题效率,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技术,将历史学家考古的视频展示在学生眼前,在没有任何参考资料的背景下,专家依靠人体当中的“碳-14”这一种元素,便推算出了墓穴的时间,而这种衰变规律与数学当中的指数函数基本相似。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创设数学情境,使得学生透过问题看本质,从而对数学学习有了明确的理解。
(三)借助实验操作创设情境
新课改背景下,之所以烘托情境教学的重要性,其只要的目的在于两个方面,其一,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受任何影响;其二,帮助学生适应这种改革方式,促使学生逐渐摆脱对教师的依赖,积极的投身于教学活动之中。为高效实现新课改当中的教学目标,教师可带领学生参与一些教学实践活动。组织学生亲自动手实践,这样的过程符合学生的求知需求,也满足于情境教学的基本要求。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数学归纳法”时,若想让学生对该数学原理更加深层次的理解,教师便可引入“多米诺骨牌”这一教学实验。从数学角度上进行出发,数学归纳法分为两个基础步骤,而这两个步骤与“多米诺骨牌”的两种现象相对应,其一,由于外力的作用第一张骨牌会倒下,就相当于数学归纳原理中的n取初始值;其二,当第一张骨牌倒下时与它相邻的骨牌也会倒下,满足数学当中的递推原理,将骨牌数量看成k,在假设n=k成立时,则存着n=k+1命题的成立,以此类推,便有了初始数值与递推原理之间的关系。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具体的事物让学生进行形象的思考,实现思维的连贯性,从而对本章知识学习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结束语:总而言之,开展高中数学教学时,通过创设高效的数学教学情境,有助于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确保教师的教学效率稳步发展。其次,教师应注重改革创新,紧跟时代的发展方向,将学生立为教学的核心,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拓展学生的思维视野,使其通过学习逐渐认知到自身的缺点与不足,从而扬长避短,夯实基础。当然,情境教学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但是笔者相信,在广大教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势必会推动我国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芸.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情境创设策略的探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6(6).
[2]张丽芳.浅谈高中数学教学情境创设方法[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3):00307-00307.
[3]孙祥.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策略[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