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下)第30期   作者:李兴玉
[导读]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浓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李兴玉
        重庆市奉节县永乐镇江南小学404600
        摘要: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浓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这不仅是由数学课堂的特点决定的,也是由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培养学生;探究兴趣
        引言
        在小学阶段,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智力发展水平都不高。这些能力的低水平也决定了他们的注意力不能长期集中,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在小学,每节课需要40分钟。为了让孩子们在这40分钟内学会老师所教授的内容,只有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因为轻松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初中生注意力的集中。这种学习是有效的,这种学习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教师传授的知识。在小学所有课程中,小学数学是最难的,这导致了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注意力最差,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进一步推广,这一问题越来越难解决。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一)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可以使学生了解本课的内容,使学生对本课的内容产生兴趣,进而做好听课的准备。为了提高小学生对数学课的参与程度,必须使他们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方法有很多种,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任务,比如学习加减法时,可以让他们简单地计算几组加减题根据自己的理解,然后,在这节课学习完后,根据加减法的知识重新计算这些数据,看看谁最正确。
        (二)提高学生上课的注意力
        那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上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度呢?这对教师有很大的要求。首先,小学数学难度较大,教学过程枯燥乏味。许多低年级的学生不能很好地集中注意力,因为他们没有完全理解。如果你想让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老师教的数学知识上,你只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谈论他们感兴趣的东西。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玩一些与数学有关的有趣游戏,让学生的思想暂时放松。这可以激活课堂气氛,为下一步数学知识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你也可以准备一些小奖品奖励那些专心听课的学生,或者最简单的口头奖励,有利于促进学生上课认真听讲。
        (三)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
        课后作业的安排是对学生在课堂上掌握了多少知识的一种检验。为了让初中生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我认为老师可以在检查作业时宽松一些。因为有很多学生不会自己完成作业,而是抄袭他人或直接从网上寻找答案。主要原因是他们害怕因为犯太多错误而被老师责骂。教师可以在课后适当降低自己的作业标准,并向学生传达这样一个理念:无论做对了多少,只要是自己做得,都是值得称赞的。这样,有利于低年级学生主动完成数学作业,在做数学作业时能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也有利于他们数学思维的形成。
        二、丰富教师教学方法
        (一)以学生为本,理解学生
        因为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个性都不一样,这就导致了有的学生学得快,有的学知识慢。老师不能对他们差别对待。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以饱满的热情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亲切。这是因为低年级学生太小,不能在课堂上讲话。为了鼓励他们积极发言和参与课堂,教师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


        (二)为学生创造一个熟悉的教学情境
        数学课堂的内容大多比较抽象,这对小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为他们的抽象思维还不够完善。如果他们想直接了解老师所教授的数学内容,就需要把老师教的和学生熟悉的联系起来。例如,在学习计量单位时,教师可以使用学生身边的东西举例,让学生测量,例如桌子、铅笔、书籍和其他东西。这样,抽象的长度在学生眼中会变得更加具体,更有利于初中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
        三、基于兴趣的小学数学教学发展策略
        (一)优化各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既能活跃气氛,又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其在情境认知过程中产生积极的情绪,并在学习中表现出更多的主动性,从而建立一个高效的课堂。以加减法的操作学习为例,如果老师只让学生反复练习,难免会累。这使得学习效率下降,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理想。这时,老师可以设置突破情境,将难度不同的习题分成多个层次,每个层次的题目对应一个层次,并配备相应的奖励,让学生以竞赛的形式积极参与到习题计算中来。这样,学生就可以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
        (二)开展数学游戏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
        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教师可以利用这一功能开发多种数学游戏,依托游戏完成数学教学,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在游戏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例如,在二年级教100以内的数字认识的时候,可以通过玩游戏来完成教学的。教学之初,教师与学生沟通:“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堂新课。学了这一课,我们就知道如何用100元买东西了。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100以内的数字,我们今天做一个游戏好吗?游戏的名字是“今天我来当店长”。请轮流担任每组的店长。把他们想卖的东西放在桌面上,然后显示两位数的价格。记住这是两位数的价格。当其他学生去购物时,准确地读出数字。”这种教学方法比较新颖,类似于学生的生活体验,能极大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探索并不断总结游戏教学的经验。
        (三)培养动手操作,提高动手能力
        实践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师可以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建构发散性数学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以一年级11-20号认识为例。要求学生按小组提前准备材料。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对苹果、桃子、梨、香蕉、橘子、铅笔、长方体等进行分类和计数。在分类实践中,学生可以边走边学,在享受乐趣的同时,完成知识模块的学习,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四)设置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动脑
        小学生普遍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通过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促进学生在思考和分析的过程中找到答案,逐步帮助学生形成强烈的学习兴趣。在一年级认识图形(二)教学中,由于观察对象的角度不同,所看到的图形也不同。因此,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一个物体从正面看是矩形的,从侧面看是矩形的,但是从顶部看的则为圆形”。学生可以通过思考和讨论找出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当有问题要探究时,学生的思维就比平时更活跃。
        结束语:
        总之,培养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教师应根据自己的班级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法。相信通过他们不懈的努力和扎实的脚印,学生听课的兴趣一定会逐步培养。
        参考文献:
[1]蒋艳娟.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探究学习兴趣,习惯的培养策略研究[J].信息周刊,2019,000(004):1-1.
[2]阳晓.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策略探究[J].南北桥,2017(12):75-75.
[3]马颖华.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探究学习兴趣、习惯的培养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8,000(032):P.78-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