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运算能力的组成及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下)第30期   作者:李占勇
[导读] 高中数学作为学生深入理解数学概念,并以此为基础提升自身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科,
        李占勇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第一中学  253500
        摘要:高中数学作为学生深入理解数学概念,并以此为基础提升自身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科,在新的教育发展形势下面临新的挑战,即强化学生知识应用能力,以此为核心,提升学生对数学课程知识的认知水平,进而强化其数学学科综合素养,达到数学课程开设的教育目的。而运算能力作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基础能力,是教师的重点培养目标。因此,如何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提升学生运算能力,进而提升其数学知识应用水平,成为相关教师当下主要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运算能力;培养
引言
        高中数学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而运算能力培养则是数学教学活动中的核心之一,学生自身运算能力高低与其学习成绩有密切关系。同时,数学运算也是获得数学结论的有效手段,通过运算能力解决问题,对学生数学思维拓展、数学知识的运用都有很大帮助。对此,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自身特性、喜好兴趣等方面信息,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运算能力进行培养,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一、培养高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必要性
        高中是教育中最重要的阶段,这一时期的高中生要面临高考,这也受到教学环境与教学效果的影响。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局对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生日后要走向社会进行工作或者是继续升学,所以知识点的积累对他们来说十分重要,除此之外,教师也应当在教学的基础上融汇核心素养的培养,从而使学生得以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但是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很多教师在教学时无暇顾及落后的学生,这些学生也因为对教师有惧怕的心理而不敢提问,所以成绩一直不理想。根据目前我国发展的大趋势分析得知,未来我国对人才的需求不仅是体现在学历上,还体现在学生的知识点实际运用能力和创新以及素质上。因此,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应当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运算能力培养,并通过有效的方式和学生实时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然后分析,并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使学生能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拥有较高的人文素养,从而发展成为综合实践应用型的人才。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运算能力培养现状
        (一)教师不够重视
        高中教师忙于完成教学目标,为了应付高考和升学率,时常会忽视对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教师的不够重视体现在只要学生能得高分,教师便满意了,至于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知识点,是否形成了思维能力,教师则不予重视。
        (二)学生审题容易出现错误
        高中生存在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审题容易出错.这一方面,是部分学生数学基础差,虽然明白了题意,但不懂得匹配恰到好处的方法;另一方面,是部分学生数学基础好,但是理解能力缺乏,所以对部分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审题时很容易出错.此外,计算能力缺失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由于数学是一门很严谨的学科,若计算能力存在问题,那么自然很容易出现一些“很可惜”的错误,从而影响数学成绩。
        (三)对运算缺乏兴趣
        高中阶段的学生普遍都是处于时间少、任务重的状态,部分教师在教导数学运算知识时,为了加快教学进度,其讲解往往都会比较快速,这对于基础知识较为薄弱的学生而言,有很大难度,这种快节奏教学他们完全无法适应。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产生紧张、焦虑等负面心理情绪,对学习效率造成了极大不利影响。还有学生面对数学运算知识的讲解,经常无从下手学起,甚至对于数学中的概念、定义、规律都不是很明确,更别说利用运算知识去解决问题了。还有学生在解题时还未曾彻底理解题意就开始下笔运算,最后由于粗心大意,导致运算结果出现误差。这些问题都会致使学生丧失对运算的兴趣。


三、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运算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一)激发学生运算积极性
        相较于其他学习环节,数学运算稍显枯燥,部分学生在该学习环节中积极性较差,削弱了相关教学活动的实际效果。为此,教师应发挥自身效用,针对运算环节设置教学活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的课时教学中,为帮助学生通过不断应用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其数学运算能力,教师可利用多媒体首先将不同函数模型展示给学生,带领其简单回顾函数知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设置微型竞赛活动,即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数学问题,要求学生以抢答的形式说出解决该问题需要用到的函数模型。一方面,教师可通过该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快速回忆有关一次函数模型、二次函数模型、对数函数模型以及指数函数模型等函数知识概念,强化其知识印象,为本堂课程教学内容做好铺垫。另一方面,教师也可通过微型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其思维活跃性,为教师在后续教学环节中引导学生应用正确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强化其数学运算能力打下基础。同时,通过快速对应函数模型与问题类型,学生可快速建立函数知识应用方式认知体系,对其运用函数运算解决数学问题有一定帮助。
        (二)提高重视
        提高高中生的运算能力,关键是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首先,教师在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时,不能忽略对其数学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的培养.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建立数学思维,具体可通过在课堂、作业和随堂测试等措施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算能力。
        (三)加强运算练习
        学生的运算能力并不是短时间便可以培养的,需要长时间的锻炼才能形成较高的运算能力,这就要求高中的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多带着学生做一些数学题,从而使学生在积累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运算能力。随着科技的进步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作为新时代下的产物被广泛运用,而计算机科技中的多媒体则在教育中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高中数学教师也应当跟进时代的步伐,利用多媒体多元化的教学展示来促进学生的运算能力提升。例如:高中数学教师可以抽出一节数学课专门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在网上找一些运算的题目,然后排号顺序,由简到难,学生准备好笔和练习本,教师用显示屏展示题目,让学生在下面做,做好之后教师随机提问学生,学生起立之后回答运算结果,如果学生做错了,教师便让他坐下再提问其他的学生,最后抽出一名做对的学生将他的运算思路讲给其他学生听,从而达到以学生教学生的效果。或者是教师可以在网上找一些优质的数学运算题,然后再自己出一些题,将他们在网上排版,然后打印出来发给学生,让学生做好以后交上来,教师进行修改,这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错误数据来分析他们在运算的哪一方面比较薄弱,从而开展针对性的教学。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有效提升学生运算能力,教师应积极发挥自身效用,提升学生运算自主性、积极性、思维全面性,综合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使其在多元化培养模式中及时弥补自身在数学运算方面的不足,并通过有效提升运算思维水平,掌握各类运算方式与技巧,达到教师开展相关工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恩.浅析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策略[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二).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55-57.
[2]黎春霞.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生数学运算能力培养的思考[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贵阳会场)论文集.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76-179.
[3]聂英杰.高中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现状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9(20):433.
[4]翟庆姣.高中生数学运算素养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8.
[5]周忠武.高二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现状归因分析[D].西华师范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