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策略浅析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下)第30期   作者:李洪银
[导读] 初中数学,作为初中阶段综合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学科,对提升学生思维拓展能力、数学文化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李洪银
       山东省东营市  利津县东津实验中学  257400
       摘要:初中数学,作为初中阶段综合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学科,对提升学生思维拓展能力、数学文化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有效保障学生在具体学习与掌握知识过程中少走弯路,获得更加良好的学习效果,在现代核心素养教育时代背景下,身为初中数学教师,必须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牢牢抓住“核心素养”教育理念,重视学生核心素养教育的培养与渗透,并以此为基础针对课堂整体教学模式进行必要的创新与改变。从全面构建高效课堂教学环境角度出发,真正意义上实现数学课堂高效教育环境的合理构建,最大程度上营造适合学生学习与生活的课堂教学氛围,从而将核心素养教育落到实处。
关键词:核心素养理念;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对数学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不像原来单单需要考试成绩优秀的人才,而是需要可以将数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工作当中的实践型人才,所以核心素养这个词应该引起数学教师们的重视。教师要将授课内容与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向相结合,创新数学教学方式,让提高初中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在开心与愉悦的学习过程中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一、现如今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
        1.知识点较多,学生有为难情绪
        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相比,知识点更密集,对学生理解和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要求也更高。但是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还没有转换过来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一味的灌输给学生知识,只能是增加学生的负担,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吸收与理解教师所传授的知识。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对于数学学习感到越来越无力,由此产生抵触情绪,不愿进行数学的学习。
        2.课程多、压力大、没有时间吸收
        自从进入初中开始,学科从3门增加到7门,学生对此感到十分头痛。不仅如此,教师们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课堂上用知识点来堆积,将课堂用书本内容或章节测试塞得满满当当,还会留下相应的作业,学生没有一点“回味”的时间,以至于难以跟上教师的上课节奏。数学是一个需要学生静下心来整理的学科,需要时间。但是根据现在的教学情况看,很难挤出时间供给学生自主总结,整理,不能感受到数学深层次的内涵。
        3.学生没有良好的数学学习品质
        数学的学习除了认真听教师讲课之外,还要有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和努力解决问题的性格。良好的学习品质是帮助学生进行高效学习的保障。拥有良好的数学学习品质能够让学生在遇到数学难题时迎难而上,越战越勇,直到将难题拿下。但是通过教学发现,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没有认真钻研的态度一知半解,缺少良好的学习品质,这是阻碍学生进行高效数学学习的关键所在。
二、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1.基于核心素养培养,转变教学观念
        有研究学者曾经说过,意识是决定行动的开端。因此,对于我们每一位初中数学教师而言,我们都应该加强“教学效益”意识,不断转变教学观念,不断促进数学教学上的改革和发展。在核心数学素养培养的视角下,我们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将原来的教学目标转化为“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种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管理经验,我认为意识不仅是行动的开端,更是决定了我们数学教师教学的基本方向。

所以,我们初中数学教师应该摒弃原来落后、传统的教学理念,将“知识”与“技能”有机整合到一起,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从而实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良性循环。与此同时,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应该将学生当作课堂教学的主体,把学生放到教学的中心。根据我多年的初中数学教学经验,我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主动加强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并在合理和正确的引导下帮助学生们发挥课堂主人翁的意识,让学生们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开展高效的自主学习,从而不断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核心素养。
        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这一教学内容为例,我们教师在开展“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让学生们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比如,我们教师可以结合太阳上升与降落过程中太阳与地平线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们大胆思考,通过合理观察说出自己认为的太阳与地平线之间的联系,然后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充分导入课堂教学内容。另外,教师可以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方式,将学生认为的几个时刻段通过图形在黑板上展示出来。这样,通过一种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做课堂学习的主人翁的教学方式,可以不断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最终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核心素养的提高,有效加强学生思考能力和思维能力。
        2.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信息技术也开始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应用。因此,对于初中数学教师而言,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教育信息化的手段,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利用信息手段来帮助学生们获得更多的学习资源,从而改变学生落后的学习方式,最终促进学生的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比如,讲解“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这一章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二次函数,通过形象的动态展示的方式向学生直观地呈现出来。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观看的同时提出自己的见解,也可以让教师在此过程中通过动态化的展示对同学们进行知识的讲解,不仅可以缓解教师们的教学压力,而且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所以,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来辅助课堂教学,对于学生们知识的学习以及核心素养的提高很有帮助。
        3.深度挖掘数学教材中知识点
        第一,尽量以实际问题为模型,引入学习内容,以生活情境提出问题,以增强数学的趣味性。教材的特点是贴近生活,将基础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因此,在设置教学问题情境时,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引发初中生的深入探究学习,通过探究的过程,发散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地参与学习。第二,课堂上增加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讨论交流,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讨论,让学生深入分析教材内容,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点,对课后习题等进行有效练习,使学生可以认识到教材内容的趣味性和逻辑性,从而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逻辑。教师通过教材可以为初中生提供形象、直观的学习素材,引导初中生仔细观察。第三,注重数学教材的开放性。由于初中生的知识掌握水平和运用水平存在差异,教师要特别注意学生通过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缩小差异,从而全面提升初中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在教学设计上,要注重选材新颖、挖掘教材的奇特内容,并且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和探究的空间。教师要在数学教材中挖掘出具有开放性的习题内容,或者根据教材内容制定出相关的开放性习题,从而落实教材开放性的特点,使学生可以得到有效锻炼。第四,突出创新,重在探究。因此,教师在对教材内容进行挖掘的时候,应有效地增添探究性教学的内容,使学生可以多角度地进行思考,领域数学的精髓和魅力,从而激发初中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本文结合数学教学实际,详细分析探讨了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整体构建,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为目标,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李涛.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12).
[2]庞永红.浅析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20(07).
[3]吴国庆.初中数学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研究分析[J].东西南北:教育,2018(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